静力学 公理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4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 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1: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B B B F F Fi/F2 F2=F=-F1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作用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6
6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 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1: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作用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公理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R 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F2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R=FI+F2 R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 Fi F3 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必共面, 在特殊情况下,力在无穷远处汇交一平行 力系
7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 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必共面, 在特殊情况下,力在无穷远处汇交——平行 力系。)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R=F1 +F2
静力学 证∵F,F2,F3为平衡力系 4∴R,F2也为平衡力系 R 又∵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B 三力F1,F2,F3必汇交,且共面 公理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等值、反向、共线、异体、且同时存在。 例]吊灯 F灯给绳的力 F"绳给灯的力 P重力 地球对灯的引力 P是P的反作用力
8 公理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等值、反向、共线、异体、且同时存在。 [证] ∵ 为平衡力系, ∴ 也为平衡力系。 又∵ 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 三力 必汇交,且共面。 1 2 3 F , F , F 1 2 3 F , F , F 3 R , F [例] 吊灯
力学 公理5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 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柔性绳 拉←入→→拉 公理5告诉我们:处于平衡 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 拉 拉 刚化为刚性杆 力学的平衡理论
9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 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公理5告诉我们:处于平衡 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 力学的平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