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肾尿生成的调节 重点讨论对重吸收和分泌的调节 肾內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个,小管液渗透压个阻碍水和NaC的重 吸收尿量个尿中NaC排出↑ 糖尿病人的多尿; 临床上甘露醇山梨醇用作利尿剂的原理; 渗透性利尿
第五节 肾尿生成的调节 重点讨论对重吸收和分泌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渗透压, 阻碍水和NaCl的重 吸收,尿量,尿中NaCl排出. 糖尿病人的多尿; 临床上甘露醇,山梨醇用作利尿剂的原理; 渗透性利尿
二)球-管平衡 定义:肾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而变化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近球小管都 是定比吸收( 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其 重吸收率总是占小球滤过率的65-70% 意义: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肾小球滤过的增加或减 少而有大幅度的变化 滤过率近球重吸收(70%)远侧肾小管的量 125ml/min 87.5mlmin 37.mamin 150ml/min 105ml/min 45ml/min 100ml/min Oml/min 30ml/min
(二) 球-管平衡 定义:肾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而变化. 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近球小管都 是定比吸收(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 .其 重吸收率总是占小球滤过率的65-70%. 意义: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肾小球滤过的增加或减 少而有大幅度的变化. 滤过率 近球重吸收(70%) 远侧肾小管的量 125ml/min 87.5ml/min 37.5ml/min 150ml/min 105ml/min 45ml/min 100ml/min 70ml/min 30ml/min
机制:与肾周围毛细血管压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 肾血流不变时小球滤过率个→小管旁毛细血管压A, 胶体渗透压↑→小管旁组织液加速进入毛细血管→ 组织间隙静水压→>细胞间隙内Na+水加速进入组织 间隙→Na水重吸收量增加 反之则相反结果 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乱,如渗透性利尿时
机制: 与肾周围毛细血管压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 肾血流不变时,小球滤过率 → 小管旁毛细血管压 , 胶体渗透压 → 小管旁组织液加速进入毛细血管 → 组织间隙静水压 → 细胞间隙内Na+ ,水加速进入组织 间隙 → Na+ ,水重吸收量增加. 反之则相反结果. 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乱, 如渗透性利尿时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时影响尿生成通过如下途径 1入球、出球小动脉收缩尤以入球动脉为明显有效滤过压↓, 滤过减少 2球旁器的颗粒细胞释放肾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活动个,NaC和水的重吸收个 3增加近球小管和髓襻上皮№aC和水的重吸收 二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ADH) 血管升压素( arginine vasopressin,VP) 1来源: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经丘脑-垂体 束输送到神经垂体储存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 肾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时,影响尿生成通过如下途径 1.入球、出球小动脉收缩, 尤以入球动脉为明显,有效滤过压, 滤过减少. 2.球旁器的颗粒细胞释放肾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活动, NaCl和水的重吸收. 3.增加近球小管和髓襻上皮NaCl和水的重吸收. (二) 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血管升压素 (argininc vasopressin,VP) 1.来源: 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经丘脑-垂体 束输送到神经垂体储存
脑室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下丘脑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大 细胞肽能神经元合成 动脉 ADH和催产素,经下丘 级毛细血餐 漏斗柄 脑-垂体束的轴浆运输并 橡垂 神经垂体 储存于神经垂体。 能y2 动脉 静脉 激業转运方向 图11-5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 1:单胺能神经元2、3、4、5;为下丘脑各类肽能神经元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大 细胞肽能神经元合成 ADH和催产素,经下丘 脑-垂体束的轴浆运输并 储存于神经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