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地西泮(安定) A阻滞钠离子内流 D阿托品、东莨胆碱 B阻滞钠离子外流 E吗啡 C阻滞钾离子内流 37.同等剂量时普鲁卡因、丁卡因 D阻滞钾离子外流 利多卡因毒性大小为 E阻滞钙离子内流 A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 41.当局麻药作用于外周混合神经干 B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时麻醉顺序 C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 A先麻醉感觉神经后麻醉运动神经 D丁卡因>普每卡因>利多卡因 B先麻醉运动神经后麻醉感觉神经 E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C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同时麻醉 38.对循环影响最小的静脉麻醉药为 D只麻醉感觉神经 A羟丁酸钠 E只麻醉运动神经 B异丙酚 42.普鲁卡因在体内消除的方式是 C氯胺酮 A以原形从肾排世 D咪达唑仑(咪唑安定) B重新分布于脂肪 E依托咪酯 C在肝氧化分解 39.与肾上腺素合用可导致严重心律 D被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失常的全麻药 E被单胺氧化酶代谢 A氯胺酮 43.普鲁卡因不宜用于 B氟烷 A浸润麻醉 C氧化亚氮 B表面麻醉 D硫喷妥钠 C传导麻醉 E乙醚 D硬膜外麻醉 40.局麻药产生局麻作用的原理是 E腰麻
C 地西泮(安定) D 阿托品、东莨胆碱 E 吗啡 37.同等剂量时普鲁卡因、丁卡因、 利多卡因毒性大小为 A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 B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C 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 D 丁卡因>普每卡因>利多卡因 E 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38.对循环影响最小的静脉麻醉药为 A 羟丁酸钠 B 异丙酚 C 氯胺酮 D 咪达唑仑(咪唑安定) E 依托咪酯 39.与肾上腺素合用可导致严重心律 失常的全麻药 A 氯胺酮 B 氟烷 C 氧化亚氮 D 硫喷妥钠 E 乙醚 40.局麻药产生局麻作用的原理是 A 阻滞钠离子内流 B 阻滞钠离子外流 C 阻滞钾离子内流 D 阻滞钾离子外流 E 阻滞钙离子内流 41.当局麻药作用于外周混合神经干 时麻醉顺序 A 先麻醉感觉神经后麻醉运动神经 B 先麻醉运动神经后麻醉感觉神经 C 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同时麻醉 D 只麻醉感觉神经 E 只麻醉运动神经 42.普鲁卡因在体内消除的方式是 A 以原形从肾排世 B 重新分布于脂肪 C 在肝氧化分解 D 被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E 被单胺氧化酶代谢 43.普鲁卡因不宜用于 A 浸润麻醉 B 表面麻醉 C 传导麻醉 D 硬膜外麻醉 E 腰麻
44.丁卡因不宜用于 D用药前询问过敏史 A浸润麻醉 E皮试阴性者仍有过敏者 B表面麻醉 48.可抗心律失常的局麻药是 C传导麻醉 A丁卡因 D硬膜外麻醉 B利多卡因 E腰麻 C普鲁卡因 45.为了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减少 D布比卡因 其吸收中毒,常在局麻药中加入适量 E以上均不是 A肾上腺素 49.下列哪一个具有分离麻醉作用 B去甲肾上腺素 A麻醉乙醚 C异丙肾上腺素 B硫喷妥钠 D多巴胺 C氯胺酮 E阿托品 D氧化亚氮 46.为预防腰麻的血压下降,最好先 肌内注射 E氟烷 A肾上腺素 50.既可用于静脉麻醉,又可抗惊厥 的药物是 B麻黄碱 A乙酰 C去甲肾上腺素 B硫喷妥钠 D异丙肾上腺素 C氯胺酮 E以上均不适宜 D氟烷 47,关于普鲁卡因皮试哪项说法不正 确 E氧化亚氮 A用25%溶液0.1ml皮内注射 51.其水解作用能降低磺胺药药效的 局麻药是 B20分钟后观察结果 A丁卡因 C红晕直径超过lcm者为阳性
44.丁卡因不宜用于 A 浸润麻醉 B 表面麻醉 C 传导麻醉 D 硬膜外麻醉 E 腰麻 45.为了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减少 其吸收中毒,常在局麻药中加入适量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阿托品 46.为预防腰麻的血压下降,最好先 肌内注射 A 肾上腺素 B 麻黄碱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异丙肾上腺素 E 以上均不适宜 47.关于普鲁卡因皮试哪项说法不正 确 A 用 25%溶液 0.lml 皮内注射 B20 分钟后观察结果 C 红晕直径超过 lcm 者为阳性 D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 E 皮试阴性者仍有过敏者 48.可抗心律失常的局麻药是 A 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普鲁卡因 D 布比卡因 E 以上均不是 49.下列哪一个具有分离麻醉作用 A 麻醉乙醚 B 硫喷妥钠 C 氯胺酮 D 氧化亚氮 E 氟烷 50.既可用于静脉麻醉,又可抗惊厥 的药物是 A 乙醚 B 硫喷妥钠 C 氯胺酮 D 氟烷 E 氧化亚氮 51.其水解作用能降低磺胺药药效的 局麻药是 A 丁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