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 不计热损失时,Q吸=Q放 焦/(干|J/(k 比热容 比热容表 比热容表的规律 焦/干克/kg或 热值 q 热值表 热值表的规律 或(焦/米3)J/m J 电功一电度表1kWh=3.6×106J 功率 P瓦 频率 f赫兹 HZ 能量 几个定义量的物理意义】 定义量 物理意义 铝的密度27×103kg/m31立方米米铝的质量为27×103kg 手表对课桌压强为100Pa课桌每平方米受到手表的压力为100牛 某机械做功功率为40W此机械每秒所完成的功(消耗的能)为40焦 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此时有用功占总功的80% q石油=44x107J/kg 1干克石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4×107J c水=42×103Jkg·℃)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 g=9.8N/kg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牛 若自行车的速度为3m/5该自行车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 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3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3安 第6页共
第 6 页 共 25 页 热量 Q 焦 J 不计热损失时,Q 吸=Q 放 比热容 c 焦 / ( 千 克 ·℃) J / ( k g·℃) 比热容表 比热容表的规律 热值 q 焦/千克 或(焦/米 3) J/kg 或 J/m3 热值表 热值表的规律 功 W 焦 J 电功—电度表 1kW·h=3.6×106J 功率 P 瓦 W 频率 f 赫兹 Hz 能量 E 焦 J 【几个定义量的物理意义】 定义量 物理意义 铝的密度 2.7×103 kg/m3 1 立方米米铝的质量为 2.7×103kg 手表对课桌压强为 100Pa 课桌每平方米受到手表的压力为 100 牛 某机械做功功率为 40W 此机械每秒所完成的功(消耗的能)为 40 焦 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 80% 此时有用功占总功的 80% q 石 油 =4.4×107J/kg 1 千克石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4.4×107 J c 水 =4.2×103J/(kg·℃) 1kg 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 3 J g = 9.8N/kg 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9.8 牛 若自行车的速度为 3m/s 该自行车 1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3 米 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3A 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3 安
3A、209 209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姆 电能表所标注的3000/kw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000r 或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毎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6 或6400imp/kwh 400次。 某电能表上标有 220V表示:该电能表适用的额定电压为220伏 220v10A 10A表示:该电能表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培 【重要的物理公式】 序 定义式变形公式各物理量及单位 号 p kg/m3 k g m3 V=m/p p=m/V 质量 体 m=oV g/cm3 g cn 积 m/s t时 2V=s/ s路程 t=s/v km/h km 间|h 时 3P= W/ t=W/P Kw·h 间h m=G/G重力/ G=mg m质量/kgg=98N/kg 5|F浮=G排p液=F|F浮浮力p液体密度kv排排开液体体积/m3 第7页共251
第 7 页 共 25 页 “3A、20Ω” 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 欧姆 电能表所标注的 3000r/kw h 或 6400imp/kwh 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 3000r 或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 6 400 次。 某电能表上标有 “220V10A” 220V 表示:该电能表适用的额定电压为 220 伏 10A 表示:该电能表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0 安培 【重要的物理公式】 序 号 定义式 变形公式 各物理量及单位 1 ρ=m/V V=m/ρ m=ρV ρ 密 度 kg/m3 m 质量 kg V 体 积 m3 g/cm3 g cm3 2 v=s/t s=vt t=s/v v 速 度 m/s s 路程 m t 时 间 s km/h km h 3 P= W/t W=Pt t=W/P P 功 率 w W 功 J t 时 间 s kw Kw·h h 4 G =mg m = G/ g G 重力/ N m 质量/kg g=9.8N/kg 5 F 浮 =G 排 ρ 液 = F F 浮 浮力 ρ液体密度 k V 排 排开液体体积/m3
=p液gV|浮/gV排|/N v 浮/p液g F p p压强/P 6 P=F/S F压力/NS受力面积/m2 F/p 7W=Fsss=W功刀J|F力/N s做功的距离/m W/F n= w W有有 W有=nW总W总=W有/n门效率 W总总功/J /W总 用功/J W总=WW有=WW总总W有有用功/ 9 W额额外功/J 有+W额总W额功/J U= W 1W= UI W电功/ I t t U电压/t时间/s I电流/A W/ UI I=U/R|R=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U/I N= n/ n电表转w电能/ N电能表常数/r/Kwh 数/r =N W 第8页共251
第 8 页 共 25 页 =ρ液 gV 排 浮 /g V 排 /N g/m3 V 排 = F 浮 /ρ液 g 6 p = F/S F = p S S = F/p p 压强/P 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2 7 W = Fs F = W/ s s = W/F W 功/J F 力/N s 做功的距离/m 8 η= W 有 /W 总 W 有 =ηW 总 W 总 =W 有 /η η效 率 W 有 有 用功/J W 总 总功/J 9 W 总 =W 有 + W 额 W 有= W 总 -W 额 W 总 总 功/J W 有 有用功/ J W 额 额外功/J 1 0 W = UI t U= W / I t t = W/ UI W 电功/ J U 电压/V t 时间/s I 电流/ A 1 1 I = U/R U = R I R = U/I I 电流/A U 电压/V R 电阻Ω 1 2 W = n/ N N = n/ W n = N W n 电表转 数/r W 电 能 / K w·h N 电能表常数/r/ Kw·h
U P/ 1|p=W P电功率 U电压/V1电流/A 3t=UI /w P儿U Q放/I2t 1Q放=2R t=Q放/2R|Q电热/J|I电流/AR电阻/Ω t时间/s I2=Q放/Rt Q放/q Q放 m质量/ q=Q放/mQ热量/J q热值J/kgJ/m3 ma kg △t=Q/cm 1 Q=cm c比热容 t温度差 m=o/c△tQ热量/J m质量/kg 6|△t J/(kg℃) /C c=Q/m△t 1 V=A/T=T=Av f=l v波速/m/sλ波长/mT周期/s f频率/Hz 7λf 1|F1L1=F F1F2动力和 F1/F2=L2/L1 L1L2动力臂阻力臂/m 8|2L 阻力/N 【重要的推导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公式 适用范围 公式 适用范围 柱形固体自由静止于水平 p= pgh p=p液gh 计算液体内部某深度处的压强 面时求其对水平面的压强 F浮=G-F拉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F浮=G 当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 第9页共251
第 9 页 共 25 页 1 3 P = W/ t =UI U = P/I I = P/U P 电功率 /W U 电压/V I 电流/A 1 4 Q 放 =I2R t R = Q 放 /I2t t= Q 放 /I2R I 2 = Q 放 / Rt Q 电热/ J I 电流/ A R 电阻/ Ω t 时间/s 1 5 Q 放 = mq m = Q 放 / q q = Q 放/m Q 热量/J m 质量/ kg q 热值 J/kg J/ m3 1 6 Q = cm Δt Δt = Q/cm m = Q/cΔt c = Q/mΔt Q 热量/J c 比热容 J/(kg ℃) m 质量/kg Δ t 温度差 /℃ 1 7 v= λ/T= λf T =λ/ v f=1 /T v 波速/m/s λ波长/m T 周期/s f 频率/Hz 1 8 F1L1 = F 2 L2 F1 /F2 = L 2 /L1 F 1 F 2 动力和 阻力/N L1 L2 动力臂阻力臂/m 【重要的推导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公式 适用范围 公式 适用范围 p = ρgh 柱形固体自由静止于水平 面时求其对水平面的压强 p = ρ液 gh 计算液体内部某深度处的压强 F 浮 = G-F 拉 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 F 浮 = G 当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