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1.质量一般是不变的,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 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 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瓶装气体用掉一些以后,密度会减小 2.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 盘中加减砝码;砝码缺损读数偏大;砝码生锈、弄湿、污渍 读数偏小。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 度一定是一个定值。每隔一段时间(如1分钟)通过的路 程相同时,不一定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4.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总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 间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 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 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判断平衡力的关键因素是看这 两个力是不是在同一个物体上。互为相互作用力的两力大小 是一定相等的。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 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 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改变(保 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做变速运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可能加 速、减速或曲线运动)。 1.1Kg≠98N。5L≠5Kg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 计算得出。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1. 质量一般是不变的,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 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 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瓶装气体用掉一些以后,密度会减小。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 盘中加减砝码;砝码缺损读数偏大;砝码生锈、弄湿、污渍 读数偏小。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 度一定是一个定值。每隔一段时间(如 1 分钟)通过的路 程相同时,不一定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总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 间。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 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 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判断平衡力的关键因素是看这 两个力是不是在同一个物体上。互为相互作用力的两力大小 是一定相等的。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 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 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改变(保 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做变速运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可能加 速、减速或曲线运动)。 11. 1Kg≠9.8N。5L≠5Kg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 计算得出。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
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 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 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与面积、速 度无关;压强和受力面积有关。 15.杠杄调平:左倾右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向右调。两侧 的平衡螺母应向同一方向调节。 16.动滑轮不一定就省2倍力,也可能费2倍力。 17.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二画力的 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 作用线的垂线)、四标范围和力臂的符号 18.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力臂最大做法:在 杠杆上找距离支点最远的点,与支点连线,做这连线的垂线, 再找对方向画出最小的力 19.压强的受力面积,单位是m。注意几条腿、履带的问题, 单位换算:1cm2=104m2 20.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和密 度有关。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竖直距离,不 是指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 体压力先运用P=p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 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1.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 关,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2.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密度 有关。 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V物 求浮力要灵活运用各种公式: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 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则可以根据F浮=G一F拉计算,若知道密 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pgv计算
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 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 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与面积、速 度无关;压强和受力面积有关。 15. 杠杆调平:左倾右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向右调。两侧 的平衡螺母应向同一方向调节。 16. 动滑轮不一定就省 2 倍力,也可能费 2 倍力。 17.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二画力的 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 作用线的垂线)、四标范围和力臂的符号。 18. 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力臂最大做法:在 杠杆上找距离支点最远的点,与支点连线,做这连线的垂线, 再找对方向画出最小的力。 19. 压强的受力面积,单位是 m 2。注意几条腿、履带的问题, 单位换算:1cm2 =10-4m2 20.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和密 度有关。深度是指自由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竖直距离,不 是指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 F=G 计算压力,再运用 P=F/S 计算压强;液 体压力先运用 P=ρg h 计算压强,再运用 F=PS 计算压力(注 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1.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 关,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2.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密度 有关。 浸没时 V 排=V 物,没有浸没时 V 排<V 物 求浮力要灵活运用各种公式: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 F 浮 = G 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则可以根据 F 浮 = G-F 拉计算,若知道密 度和体积则根据 F 浮=ρg v 计算
23.判断是否做功:有力有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才做功。 24.在计算机械的有用功以及总功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就是拉力移动的距离,注意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区别开来,他们 是不同的。算总功时是拉力乘以拉力移动的距离,而有用功 是物体的重力或受到的摩擦力乘以物体移动的距离。各物理 量一定要对应。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以及滑 轮与绳之间的摩擦,绳重有关。对于竖直方向的滑轮组,增 大物重、减小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 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 的飞机。 27.动能变大时,势能不一定就减少,只有机械能守恒时才对 在判断动能和势能怎么变化时,应考虑到质量、速度以及高 度怎么变化。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就看是否有其他能涉及转 化,例如要考虑摩擦时,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就会 减少;火箭起飞时,有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会增加。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 29.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 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 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0.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 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距离 发声体的远近、分散程度有关。 (高音、低音指音调,高声、低声指响度)音色是用为区别 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1.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
23. 判断是否做功:有力有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才做功。 24. 在计算机械的有用功以及总功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就是拉力移动的距离,注意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区别开来,他们 是不同的。算总功时是拉力乘以拉力移动的距离,而有用功 是物体的重力或受到的摩擦力乘以物体移动的距离。各物理 量一定要对应。 25.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以及滑 轮与绳之间的摩擦,绳重有关。对于竖直方向的滑轮组,增 大物重、减小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26. 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 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 的飞机。 27. 动能变大时,势能不一定就减少,只有机械能守恒时才对。 在判断动能和势能怎么变化时,应考虑到质量、速度以及高 度怎么变化。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就看是否有其他能涉及转 化,例如要考虑摩擦时,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就会 减少;火箭起飞时,有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会增加。 28.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 29.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 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 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0.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 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距离 发声体的远近、分散程度有关。 (高音、低音指音调,高声、低声指响度)音色是用为区别 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1. 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 2,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
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及实际光线画实线;法线、虚像、光 线的延长线画虚线。 3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3.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 镜时,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大小 不变。 34.判断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怎么变化或要使像变大或变小时, 记住:物体离焦点越近,像就越大,像距也越大。 35.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头的 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36.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 2f>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f,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37.U=2f时,v=2f,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于测量焦距 38.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顏色相同的光可 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39.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 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0.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 温度下进行)。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41.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42.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 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 升华(吸热) 松香、沥青、玻璃, 固态光化热液态化气态 43.六种物态变化 凝化(放热)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 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中考物理常用的估算量 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电冰箱1A空调5A
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及实际光线画实线;法线、虚像、光 线的延长线画虚线。 32.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3.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 镜时,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大小 不变。 34. 判断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怎么变化或要使像变大或变小时, 记住:物体离焦点越近,像就越大,像距也越大。 35. 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头的 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36. 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f,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37. U=2f 时,v=2f,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于测量焦距。 38.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 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39. 液化:雾、露、雨、白气。 凝华:雪、霜、雾淞。 凝 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0.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 温度下进行)。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41.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42.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 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 松香、沥青、玻璃。 43. 六种物态变化: 44.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 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中考物理常用的估算量 1. 电流:计算器 100μA 灯 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
2.电功率:计算器0.5mW电灯60W电冰箱100W空调 1000W洗衣机50W电热水器1000W 3.质量:硬币6g中学生50Kg鸡蛋50g一个苹果约 200g母鸡2Kg估算重力时,g=10N/kg 4.密度:水、人的密度:1×10kg/m=1g/cm3空气 1.29kg/m3冰0.9×10kg/m 5.体积:教室180m3人0.05m 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cm 7.压强:一张报纸平铺地上的压强约1Pa,人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为10Pa;大气压强10°Pa 8.速度:人步行1.1m/s自行车5m/s小汽车30m/s 声速:340m/s光速3×10m/s 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成年人腿长1m课 桌椅1m教室长10m宽6m高3m 10.力:2个鸡蛋的重力1N 中考物理常见隐含条件 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悬浮: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3.勺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作用;静止:受 平衡力,动能为零 变速运动:(变慢、变快、曲线运动)受非平衡力作用 4.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轻质滑轮) 5.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 交,画实线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 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画虚线 6.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物距等于相距: 都等于2倍焦距,可测焦距。 7.白气: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8.不计热量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
2. 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 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 1000W 3. 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 50g 一个苹果约 200g 母鸡 2Kg 估算重力时,g=10N/kg 4. 密度:水、人的密度:1×103 kg/m3 =1g/cm3 空气 1.29kg/m3 冰 0.9×103 kg/m3 5. 体积:教室 180m3 人 0.05m3 6.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 250cm2 7. 压强:一张报纸平铺地上的压强约 1Pa,人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为 104 Pa;大气压强 105 Pa 8. 速度:人步行 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 30m/s 声速:340m/s 光速 3×108 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 70μm 成年人腿长 1m 课 桌椅 1m 教室长 10m 宽 6m 高 3m 10. 力:2 个鸡蛋的重力 1N 中考物理常见隐含条件 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悬浮: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作用; 静止:受 平衡力,动能为零 变速运动:(变慢、变快、曲线运动)受非平衡力作用 4.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轻质滑轮) 5.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 交,画实线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 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画虚线 6.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物距等于相距: 都等于 2 倍焦距,可测焦距。 7.白气: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8.不计热量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 吸=Q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