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等艺术形式,其多子多福、健康长寿、祛病驱邪、祈佑平安的文化内涵已经深入人心。 19.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兔”的 20.文章第④段,“凭借这对大耳朵,周围哪怕是很轻微的声音,它也能捕捉到”一句中 作者为什么用“捕捉”而不用“听”?请说说你的理解。 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请选择 其中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表达作用 22.阅读文章第⑥一⑨段,根据下面的要求,将A、B、C三处的答案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 A处应填写的俗语是 B处应填写的成语是 C处应填写的成语是: 23.趣味析字。 汉字“兔”,是由小兔子长耳短尾象形而来,那一“点”就是兔子的短尾巴。由“兔 字派生出的汉字也很有趣,例如:“冤”字,似兔在网内,不能走;意为屈,冤屈。 请参考解析“冤”字的方法,从形、意两方面解析“逸”字 逸 表达与交流 年说 ”为题,在十二生肖中选择一种,将题目补充完整,写 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二) 七( )班 姓名 成绩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亘古()粗犷()泥淖()歼灭() 提qie()奇pa()qian吝() qiang bao()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成不染晶莹剔透举世瞩目丰功伟迹婀娜多姿 心旷神怡喜出忘外永往直前锐不可挡欢呼雀跃 错别字 改正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B.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以后,这位钢铁汉子也流泪了。 C.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6 泥塑等艺术形式,其多子多福、健康长寿、祛病驱邪、祈佑平安的文化内涵已经深入人心。 19.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兔”的。 20.文章第④段,“凭借这对大耳朵,周围哪怕是很轻微的声音,它也能捕捉到”一句中 作者为什么用“捕捉”而不用“听”?请说说你的理解。 21.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请选择 其中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表达作用: 22.阅读文章第⑥一⑨段,根据下面的要求,将 A、B、C 三处的答案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 A 处应填写的俗语是: B 处应填写的成语是: C 处应填写的成语是: 23.趣味析字。 汉字“兔”,是由小兔子长耳短尾象形而来,那一“点”就是兔子的短尾巴。由“兔” 字派生出的汉字也很有趣,例如:“冤”字,似兔在网内,不能走;意为屈,冤屈。 请参考解析“冤”字的方法,从形、意两方面解析“逸”字。 “逸”字: 三、表达与交流 24.以“ 年说 ”为题,在十二生肖中选择一种,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 篇说明文,不少于 500 字。 灌南华侨双语学校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二) 七( )班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亘.古( ) 粗犷.( ) 泥淖.( ) 歼.灭( ) 提 qiè ( ) 奇 pā( ) qiān 吝( ) qiǎng bǎo( )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一成不染 晶莹剔透 举世瞩目 丰功伟迹 婀娜多姿 心旷神怡 喜出忘外 永往直前 锐不可挡 欢呼雀跃 错别字 改正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 B.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 ....;长城站落成以后,这位钢铁汉子也流泪了。 C.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
D.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 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4.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在甲型HN1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在我省一套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正式启动。 ②通过这套指挥系统,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向省领导汇报全省甲型 HIN1流感的防控情况,省领导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防控工作发出指令。③采取信息化应 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甲型HIN1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①②③ 5.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人物刻画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2)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6.以尽量简洁通顺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30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干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挂满了 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 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 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7.根据设定的情况和身份,尽力构思一句最适合的精彩的话语。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当电视 转播镜头岀现宇航员移动他的登月靴,从飞船的金属脚架踏向布满灰色尘土的月球地面 时,如果你是电视台的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你打算说一句怎样的有价值的评述性的话? 、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7 D.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 ....的精神,主动向 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4.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在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在我省一套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正式启动。 ②通过这套指挥系统,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向省领导汇报全省甲型 H1N1 流感的防控情况,省领导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防控工作发出指令。③采取信息化应 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甲型 HIN1 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① ② ③ 5.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人物刻画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2)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6.以尽量简洁通顺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 30 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挂满了 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 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 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7.根据设定的情况和身份,尽力构思一句最适合的精彩的话语。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阿波罗 11 号”宇宙飞船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当电视 转播镜头出现宇航员移动他的登月靴,从飞船的金属脚架踏向布满灰色尘土的月球地面 时,如果你是电视台的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你打算说一句怎样的有价值的评述性的话? 二、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濯清涟而不妖 (4)陶后鲜有闻 9.选出下列“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出淤泥而不染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拔山倒树而来D.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12.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二)阅读《三个太阳》选段,完成13-15题 ①快要走了,大家都说:“画家,给长城站留一幅画,作个纪念吧! ②她爽快地答应了,开始构思。然而一天过去了,两天、三天过去了,她连一张草图 都没勾勒岀来。她曾创作过上百幅作品,但是眼前却找不到恰当的构图、适合的色彩来表 现南极。 ③她斜靠在床上,紧蹙着眉头,木然望着天花板,忽地,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踱着步 子,不安,躁动,带着几分痛苦 ④从宿舍里走出来,她重新审视着身旁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南极人”,竭力寻找和 理解凝聚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民族胆略和气概,那种南极精神! ⑤她踏着茫茫雪原,来到西海岸旁。夕阳快要落下,淡淡的余辉缓缓地落在干年冰川、 莽莽古海上。她思索着,南极,什么是你的真谛?
8 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濯.清涟而不妖 (4)陶后鲜.有闻 9.选出下列“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出淤泥而不染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拔山倒树而来 D.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1.《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12.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二)阅读《三个太阳》选段,完成 13-15 题。 ①快要走了,大家都说:“画家,给长城站留一幅画,作个纪念吧!” ②她爽快地答应了,开始构思。然而一天过去了,两天、三天过去了,她连一张草图 都没勾勒出来。她曾创作过上百幅作品,但是眼前却找不到恰当的构图、适合的色彩来表 现南极。 ③她斜靠在床上,紧蹙着眉头,木然望着天花板,忽地,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踱着步 子,不安,躁动,带着几分痛苦。 ④从宿舍里走出来,她重新审视着身旁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南极人”,竭力寻找和 理解凝聚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民族胆略和气概,那种南极精神! ⑤她踏着茫茫雪原,来到西海岸旁。夕阳快要落下,淡淡的余辉缓缓地落在千年冰川、 莽莽古海上。她思索着,南极,什么是你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