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养诊断的任务 是通过诊断为指导施肥作出料学判断。具体说: 1. 查明土壤养分储量和供应能力,为制定施肥计划提供依据; 2.判断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的作物营养失调现象 和生理病害,以决定追肥或采取其他措施; 3.检验某种肥料的施用效果; 4.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植株的营养动态和规律; 5。研究某种作物品种的营养特点,作为施肥的依据
三、营养诊断的任务 是通过诊断为指导施肥作出料学判断。具体说: 1. 查明土壤养分储量和供应能力,为制定施肥计划提供依据; 2. 判断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的作物营养失调现象 和生理病害,以决定追肥或采取其他措施; 3. 检验某种肥料的施用效果; 4.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植株的营养动态和规律; 5. 研究某种作物品种的营养特点,作为施肥的依据
四、营养诊断的程序 1、观察 2、调查 3、现场速测 4、采样分析 5、施肥检验 (校验) 6、总结
四、营养诊断的程序 1、观察 2、调查 3、现场速测 4、采样分析 5、施肥检验(校验) 6、总结
1.观察 1)比较正常与异常植株,异常生长进度,长相以 及色泽的变异等。 2)尽可能排除营养以外的原因(例如:病、虫、 药害、连作障碍等)
1)比较正常与异常植株,异常生长进度,长相以 及色泽的变异等。 2) 尽可能排除营养以外的原因(例如:病、虫、 药害、连作障碍等) 1. 观察
口类型:失绿、黄化、色斑 口形状:畸形子叶、扭曲、变粗 口症状出现部位 口株行长相,长势 口地下部的变化
❑ 类型:失绿、黄化、色斑 ❑形状:畸形子叶、扭曲、变粗 ❑ 症状出现部位 ❑ 株行长相,长势 ❑ 地下部的变化
2.调查 1) 症状的类型及其特点 2)环境条件 3)发病经过 4)栽培管理过程
1) 症状的类型及其特点 2) 环境条件 3) 发病经过 4) 栽培管理过程 2.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