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2主要参数 大径d、D:最大直径一公称直径 令小径d:外螺纹的危险剖面直径 强度直径 Did 令中径d2、D2假想直径,牙型沟槽 宽与牙的宽度相等—计算直径 令螺距P:相邻两牙轴向距离 今导程S:同一条螺纹线的相邻两牙间S 的轴向距离,S=nP 兀d2,丁 令升角v:螺纹与其轴线的垂直平面所成的夹角 牙型角a:螺纹两侧边的夹角
d2 2 主要参数 ❖ 大径d、D:最大直径—公称直径 ❖ 小径d1:外螺纹的危险剖面直径 ❖ ——强度直径 ❖ 中径d2、D2:假想直径,牙型沟槽 宽与牙的宽度相等 ——计算直径 ❖ 螺距P:相邻两牙轴向距离 ❖ 导程S:同一条螺纹线的相邻两牙间 的轴向距离,S = nP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 升角 :螺纹与其轴线的垂直平面所成的夹角 ❖ 牙型角a :螺纹两侧边的夹角 d1 D, d α S P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螺旋副为学特性 令螺旋副作为一种空间运动副,其接触面为螺旋面 螺纹在旋紧或松开过程中,螺纹之间相对移动 令当螺杄和螺母之间受到轴向力Q时,拧动螺杄或螺母 螺旋面间将产生摩擦力 1斜面摩擦 2槽面摩擦 3矩形螺纹 4三角形螺纹 5螺纹联接的拧紧力矩
二、螺旋副力学特性 ❖ 螺旋副作为一种空间运动副,其接触面为螺旋面 ❖ 螺纹在旋紧或松开过程中,螺纹之间相对移动 ❖ 当螺杆和螺母之间受到轴向力Q时,拧动螺杆或螺母, 螺旋面间将产生摩擦力 1 斜面摩擦 2 槽面摩擦 3 矩形螺纹 4 三角形螺纹 5 螺纹联接的拧紧力矩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1斜面摩擦 R 21 分析使滑块等速运动所需要的水平力 F 等速上升: F RW+DQ 平衡条件:F+Q+R2=0 v↓Q 驱动力:F=Qtan(v+p) 等速下滑: R v12 平衡条件:F"+Q+R21=0 F R21 维持力:F=tan(-p) 自锁条件 令当v≤p时,F≤0,原工作阻力F反向作用,作为驱动力 时,滑块才能移动 结论:当ψsp时,滑块自锁
1 斜面摩擦 分析使滑块等速运动所需要的水平力 等速上升: ❖ 平衡条件: ❖ 驱动力: 等速下滑: ❖ 平衡条件: ❖ 维持力: 自锁条件: ❖ 当 r时,F’ 0,原工作阻力F’反向作用,作为驱动力 时,滑块才能移动 ❖ 结论:当 r 时,滑块自锁 F Q R21 +r v12 Q F N21 F21 v12 F’ Q –r R21’ R21 ’ Q F’ N21 ’ F21 ’ r R21 F + Q + R21 = 0 F = Qtan( + r) r F'+Q + R' 21 = 0 F'= Q tan( − r)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2槽面摩擦 n2 力分析: 12 ◆摩擦力:F21=⑩21 O 21 sine N 2 F21=f,o Q 当量摩擦角: =tan P, pw=arctan f y sine 思考:与平面摩擦比较? 2 结论:槽面的摩擦力大于平面的摩擦力
2 槽面摩擦 力分析: ❖ 摩擦力: ❖ 当量摩擦角: 21 21 F = fN 1 2 Q N21 2 N21 2 2 rv N21 2 N21 2 Q 思考: 与平面摩擦比较? 结论:槽面的摩擦力大于平面的摩擦力 sin 21 Q F = f F21 = f v Q v v f f r tan sin = = v v r = arctan f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1 1 1 1 P v12 1 R21 N’21 F21 Q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 3矩形螺纹 ◆螺旋副(螺母与螺杆)的相对运动→滑块沿斜面运动 令假设:1)载荷分布在中线上;2)单面产生摩擦力 R21 p n 防松力F=g.tan(W-p) d 防松力矩M'=F.2=2Qtan(v-p) 螺旋升角tanv d2 拧紧力F=Qtny+p) 效率m=W/W=tan/tan(v+p) 拧紧力矩M=F2=2+p)自锁条件F=uy-p)s p
3 矩形螺纹 ❖ 螺旋副(螺母与螺杆)的相对运动 滑块沿斜面运动 ❖ 假设:1)载荷分布在中线上; 2)单面产生摩擦力 ❖ 螺旋升角 Q d2 d d1 2 d s =z p v12 R r 21 n n F Q 2 2 tan d z p d s = = 拧紧力 F = Qtan( + r) tan( ) 2 2 2 2 = = Q + r d d 拧紧力矩 M F 防松力 F'= Q tan( − r) tan( ) 2 2 ' ' 2 2 = = Q − r d d 防松力矩 M F 自锁条件 F'= Qtan( − r) 0 r 效率 = / = tan / tan( + r ) Wr Wd 机械设计基础——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