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观者近的东西,色调越深:远的东西色调越浅(第4节课)目标:讲解用立方体的概念去理解分析事物,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用三维的眼光分析事物难点:由立体空间的概念通过科学的比例方法来生成具象的物体解决方式:1、用立方体生成一个圆柱体2、用立方体生成一个三角体3、布置一个课后练习,用立方体去生成一个沙发为什么要用立方体的概念去理解事物:生活中的物体干姿百态,但归根结底是由方形和圆形两种基本几何形体组成的,而圆形也可以是由方形得来的。特别是室内的陈设,如沙发、茶几、床、柜子等物体都是由立方体演变的,立方体是一切复杂形体最终组合的基础。因而练习描绘几何形体对于我们表现室内外透视图是极有帮助的,可以从最基本的事物身上来不断加强我们对于三维空间的理解。任课班级:家具设计111授课地点:实训楼6楼课程名称:单体练习部分,熟练掌握与应用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时间:12年11月14日(第1节课)目标:检查课后练习,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再讲解生成苹果的方法,认识手绘所需的工具与纸张难点:对物的概念理解解决方式:分析苹果的造型,提供实物做参照,并用方盒子来生成苹果1、手绘所需的纸张:打印纸(从尺寸规格上说,A3、A4幅面的打印纸比较常用打印纸的价格便宜,色质细腻光滑,有一定的透明感,除绘图之外,还可以用于复制已经完成的线图。)水彩纸(多以A3的幅面为主,水彩纸的纸张比较厚重,表面带有凸凹不平的纹理,所以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通过用水彩颜料作画能够呈现出比较明亮通透的画面效果,通常可以用来表现比较具有艺术效果的手绘作品,但缺陷是绘画要求的时间比较长。)2手绘所需的笔:马克笔(马克笔分为油性和水性两种,水性马克笔的特点是笔触呈现方形,线条宽度均衡,适合反复叠加,有很强的透明感,油性马克笔的特点是有较强的溶解性,不同的颜色也能很好的溶解在一起形成自然的过渡,并且色泽鲜艳明快。)彩色铅笔(利用彩色铅笔可排出具有韵律感的线条组群,其丰富且具有纹理感。)水性勾线笔(在完成铅笔稿后,用水性勾线笔来确定已完成的线稿,勾出的线条细腻并且能够长久保存。)(第2节课~第4节课)目标:作单体家具的练习,临练习难点:思维方式的转换,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事物解决方式:1、提供5张范画,示范与讲解2、布置课后练习,要求绘制一把椅子,一幅画,一盆植物学习手绘效果图的方法
距离观者近的东西,色调越深;远的东西色调越浅。 (第4节课) 目 标:讲解用立方体的概念去理解分析事物,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用三维的眼光分析事物 难 点:由立体空间的概念通过科学的比例方法来生成具象的物体 解决方式:1、用立方体生成一个圆柱体 2、用立方体生成一个三角体 3、布置一个课后练习,用立方体去生成一个沙发 为什么要用立方体的概念去理解事物: 生活中的物体千姿百态,但归根结底是由方形和圆形两种基本几何形体组成的,而圆形也可以是由 方形得来的。特别是室内的陈设,如沙发、茶几、床、柜子等物体都是由立方体演变的,立方体是 一切复杂形体最终组合的基础。因而练习描绘几何形体对于我们表现室内外透视图是极有帮助的, 可以从最基本的事物身上来不断加强我们对于三维空间的理解。 任课班级: 家具设计111 授课地点:实训楼6楼 课程名称: 单体练习部分,熟练掌握与应用 授课时数: 4学时 授课时间:12年11月14日 (第1节课) 目 标:检查课后练习,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再讲解生成苹果的方法,认识手绘所需的工具与纸张 难 点:对物的概念理解 解决方式:分析苹果的造型,提供实物做参照,并用方盒子来生成苹果 1、 手绘所需的纸张:打印纸(从尺寸规格上说,A3、A4幅面的打印纸比较常用, 打印纸的价格便宜,色质细腻光滑,有一定的透明感,除绘图之外,还可以用于复制已经完成的线 稿图。)水彩纸(多以A3的幅面为主,水彩纸的纸张比较厚重,表面带有凸凹不平的纹理,所以具 有较好的吸水性能,通过用水彩颜料作画能够呈现出比较明亮通透的画面效果,通常可以用来表现 比较具有艺术效果的手绘作品,但缺陷是绘画要求的时间比较长。) 2、 手绘所需的笔:马克笔(马克笔分为油性和水性两种,水性马克笔的特点是笔触 呈现方形,线条宽度均衡,适合反复叠加,有很强的透明感,油性马克笔的特点是有较强的溶解 性,不同的颜色也能很好的溶解在一起形成自然的过渡,并且色泽鲜艳明快。)彩色铅笔(利用彩 色铅笔可排出具有韵律感的线条组群,其丰富且具有纹理感。)水性勾线笔(在完成铅笔稿后,用 水性勾线笔来确定已完成的线稿,勾出的线条细腻并且能够长久保存。) (第2节课~第4节课) 目 标:作单体家具的练习,临摹练习 难 点:思维方式的转换,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事物 解决方式:1、提供5张范画,示范与讲解 2、布置课后练习,要求绘制一把椅子,一幅画,一盆植物 学习手绘效果图的方法:
1.多动笔,持之以恒。2、多看,多读,多思考,多分析。3.善于结合实际进行归纳、总结。4.临摹中外优秀手绘效果,在实际设计项目中及时运用所学的相关技法什么叫临募?临是拿一副作品比着画,基本上不会出现临摹的一模一样的,不过临摹的目的是越像越好,只是对基本功的锻炼阶段,当一个初学者初期进入绘画阶段的时候,临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绘画技能并且能够快速的进入到设计的角色中来,通过日积月累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绘画高手了。任课班级:家具设计111授课地点:实训楼6楼课程名称:单体练习部分,熟练掌握与应用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时间:12年11月16日(第1~2节课)目标:检查学生练习的结果,看是否掌握要领难点:线条的运用是否到位,对粗细浓淡的变化掌握是否到位解决方式:1、示范与讲解2、强化练习(第3~4节课)目标:作单体家具的练习难点:注意分析事物的细节,从临拿过渡到创作设计解决方式:1、讲解与分析2、批改学生作业,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还存在的问题任课班级:家具设计111授课地点:实训楼6楼课程名称:马克笔技法、彩色铅笔技法和综合表现技法一点透视技法授课时数:4学时授课时间:12年11月19日(第1节课~第2节课)目标:讲解一点透视画法几何的构图技法难点:强化对室内空间的概念解决方式:作示范的讲解讲解空间透视原理/一点透视/表现技法/图片临
1、 多动笔,持之以恒。 2、 多看,多读,多思考,多分析。 3、 善于结合实际进行归纳、总结。 4、 临摹中外优秀手绘效果,在实际设计项目中及时运用所学的相关技法。 什么叫临摹? 临摹是拿一副作品比着画,基本上不会出现临摹的一模一样的,不过临摹的目的是越像越好,只是 对基本功的锻炼阶段,当一个初学者初期进入绘画阶段的时候,临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 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绘画技能并且能够快速的进入到设计的角色中来, 通过日积月累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绘画高手了。 任课班级: 家具设计111 授课地点:实训楼6楼 课程名称: 单体练习部分,熟练掌握与应用 授课时数: 4学时 授课时间:12年11月16日 (第1~2节课) 目 标:检查学生练习的结果,看是否掌握要领 难 点:线条的运用是否到位,对粗细浓淡的变化掌握是否到位 解决方式:1、示范与讲解 2、强化练习 (第3~4节课) 目 标:作单体家具的练习 难 点:注意分析事物的细节,从临摹过渡到创作设计 解决方式:1、讲解与分析 2、批改学生作业,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还存在的问题 任课班级: 家具设计111 授课地点:实训楼6楼 课程名称: 马克笔技法、彩色铅笔技法和综合表现技法—— 一点透视技法 授课时数: 4学时 授课时间:12年11月19日 (第1节课~第2节课) 目 标:讲解一点透视画法几何的构图技法 难 点:强化对室内空间的概念 解决方式:作示范的讲解 讲解空间透视原理/一点透视/表现技法/图片临摹
手绘效果图表现可分为三部分:线条、透视、色彩。线条是“骨”,透视是“形”,色彩是“材质”。透视是效果图的“根”。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透视的过程是枯燥烦琐的,但只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就会操纵自如了。一点透视特点:一点透视表现视野广阔,纵深感强,相对较容易掌握,但较呆板,缺之动势。首先我们要了解透视的基本用语:1.视点EP作画者眼睛的位置。2.视高EL从视点EP到立点的地面点为视高,视高一般与视平线同高。3.灭点VP从作画者一直延伸到视平线上,通过物体的所有视线的交叉点(消失点)称灭点。4.测点M也称量点,求透视中物体长、宽、高的测量点。具体绘制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理论讲解,通过分析与理解来掌握绘制一点透视的方法,一点透视中人的站立点与视觉的关系以学生坐在教室中看到的效果为例。坐在教室一侧与坐在教室中间的同学所看到的透视效果截然不同,但它们同属于一点透视。从不同站立点看到效果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观众站在地面上并正对着空间中一墙体时,若人站在地面上并与一个墙面保持平行状态,那么此时人站在地面上任意一点所看到的透视效果都为一点透视;与人成平行状态的墙面或线条在效果图中保持原来状态不变;与人成垂直状态的墙面或线条在透视中都消失于同一消失点。一点透视中天格与地格的画法天格和地格也称透视网格。他相当于用来确定地理位置的经纬网。在透视中通常利用透视网来确定问题的坐标方位,以便确定它的长、宽、高。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关格、地格来了解透视的基本规律。一点透视画法简便易学,主要分为由内(墙)向外(墙)求取,和由外(墙)向内(墙)求取两种。前一种画面较自由活泼;后一种较严谨。在本次课程中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前者,即从内(墙)向外(墙)的画法。第一步:观察平面尺寸画透视前应仔细观察平面尺寸,假设我们所求的空间为4000mm×5000mm的房间,其高度为2700mm。第二步:确定构图及比例尺寸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提过构图的知识,即注意正形与负形的关系及地平线的位置。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确定地平线的位置,然后寻找为适当的比例尺寸来确定画面的正形的大小。通常为了构图紧凑,内墙的比例尺寸都较小
手绘效果图表现可分为三部分:线条、透视、色彩。线条是“骨”,透视是“形”,色彩 是“材质”。透视是效果图的“根”。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透视的过程是枯燥烦琐的,但只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就会操纵自 如了。 一点透视特点:一点透视表现视野广阔,纵深感强,相对较容易掌握,但较呆板,缺乏动势。 首先我们要了解透视的基本用语: 1、 视点EP 作画者眼睛的位置。 2、 视高EL 从视点EP到立点的地面点为视高,视高一般与视平线同高。 3、 灭点VP 从作画者一直延伸到视平线上,通过物体的所有视线的交叉点(消失点)称灭点。 4、 测点M 也称量点,求透视中物体长、宽、高的测量点。 具体绘制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理论讲解,通过分析与理解来掌握绘制一点透视的方法。 一点透视中人的站立点与视觉的关系 以学生坐在教室中看到的效果为例。坐在教室一侧与坐在教室中间的同学所看到的透视效果截然 不同,但它们同属于一点透视。 从不同站立点看到效果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观众站在地面上并正对着空间中 一墙体时,若人站在地面上并与一个墙面保持平行状态,那么此时人站在地面上任意一点所看到的 透视效果都为一点透视;与人成平行状态的墙面或线条在效果图中保持原来状态不变;与人成垂直 状态的墙面或线条在透视中都消失于同一消失点。 一点透视中天格与地格的画法 天格和地格也称透视网格。他相当于用来确定地理位置的经纬网。在透视中通常利用透视网来确 定问题的坐标方位,以便确定它的长、宽、高。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天格、地格来了解透视的基本 规律。 一点透视画法简便易学,主要分为由内(墙)向外(墙)求取,和由外(墙)向内(墙)求取两 种。前一种画面较自由活泼;后一种较严谨。在本次课程中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前者,即从内(墙) 向外(墙)的画法。 第一步:观察平面尺寸 画透视前应仔细观察平面尺寸,假设我们所求的空间为4000mm×5000mm的房间,其高度为 2700mm。 第二步:确定构图及比例尺寸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提过构图的知识,即注意正形与负形的关系及地平线的位置。根据以上两 点,我们可以确定地平线的位置,然后寻找为适当的比例尺寸来确定画面的正形的大小。通常为了 构图紧凑,内墙的比例尺寸都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