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 毛泽东选集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贺龙领导的武装部队、晋察冀解放区聂荣臻领导的武装部队、冀热辽解放区的武 装部队向内蒙和东北进军;命令山西解放区的武装部队肃清同蒲路沿线和汾河 流域的日伪军;命令各解放区的武装部队,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 迫使日伪军投降。各解放区的解放军坚决地执行了这些命令,并取得了重大的胜 利。 〔2〕指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过程中发表的 促令日本投降的公告。其主要内容为:盟军对日作战,直至其停止抵抗为止;日本 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远肃清;日本军队必须完全解 除武装;日本的军事工业必须拆除;日本的战犯必须交付审判;开罗宣言必须实 施,即日本必须放弃前所掠取的土地,如朝鲜,中国的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地, 日本的领土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和其他小岛之内;同盟国军队占领日本 直到日本民主政府建立以后为止。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后,亦签字于该公告。 〔3〕见本书第三卷《论联合政府》注〔9〕。 〔4〕戴笠系特务,是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长戴 笠为首的特务系统。“军统”成立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其前身是一九三二年四月成 立的复兴社的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军统”是国民党庞大的特务组织之一, 它残酷地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破坏人民革命,同时也对国民党军队、警察 及行政机关等进行监视和控制。 〔5〕淳化事件,即一九四五年七月国民党军队进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淳化 县爷台山等地的事件。见本卷《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注〔6〕。 〔6〕 “宁”指当时南京汉奸集团的伪政权, “渝”指当时重庆的蒋介石政权。“宁 渝合流”,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与南京方面以及重庆蒋介石方面共同策动的一个 政治阴谋。 〔7〕见本书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注〔31〕
1140 毛泽东选集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贺龙领导的武装部队、晋察冀解放区聂荣臻领导的武装部队、冀热辽解放区的武 装部队向内蒙和东北进军;命令山西解放区的武装部队肃清同蒲路沿线和汾河 流域的日伪军;命令各解放区的武装部队,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 迫使日伪军投降。各解放区的解放军坚决地执行了这些命令,并取得了重大的胜 利。 〔2〕指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过程中发表的 促令日本投降的公告。其主要内容为:盟军对日作战,直至其停止抵抗为止;日本 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远肃清;日本军队必须完全解 除武装;日本的军事工业必须拆除;日本的战犯必须交付审判;开罗宣言必须实 施,即日本必须放弃前所掠取的土地,如朝鲜,中国的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地, 日本的领土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和其他小岛之内;同盟国军队占领日本 直到日本民主政府建立以后为止。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后,亦签字于该公告。 〔3〕见本书第三卷《论联合政府》注〔9〕。 〔4〕戴笠系特务,是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长戴 笠为首的特务系统。“军统”成立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其前身是一九三二年四月成 立的复兴社的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军统”是国民党庞大的特务组织之一, 它残酷地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破坏人民革命,同时也对国民党军队、警察 及行政机关等进行监视和控制。 〔5〕淳化事件,即一九四五年七月国民党军队进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淳化 县爷台山等地的事件。见本卷《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注〔6〕。 〔6〕 “宁”指当时南京汉奸集团的伪政权, “渝”指当时重庆的蒋介石政权。“宁 渝合流”,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与南京方面以及重庆蒋介石方面共同策动的一个 政治阴谋。 〔7〕见本书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注〔31〕
1141 第 十 八 集 团 军 总 司 令 给 蒋 介 石 的 两 个 电 报 � ( 一 九 四 五 年 八 月 ) 一 八 月 十 三 日 的 电 报 我 们 从 重 庆 广 播 电 台 收 到 中 央 社 两 个 消 息 , 一 个 是 你 给 我 们 的 命 令 , 一 个 是 你 给 各 战 区 将 士 的 命 令 。 在 你 给 我 们 的 命 令 上 说 : “ 所 有 该 集 团 军 所 属 部 队 , 应 就 原 地 驻 防 待 命 。 ” 此 外 , 还 有 不 许 向 敌 人 收 缴 枪 械 一 类 的 话 。 你 给 各 战 区 将 士 的 命 令 , 据 中 央 社 重 庆 十 一 日 电 是 这 样 说 的 : “ 最 高 统 帅 部 今 日 电 令 各 战 区 将 士 加 紧 作 战 努 力 , 一 切 依 照 既 定 军 事 计 划 与 命 令 积 极 推 进 , 勿 稍 松 懈 。 ” 我 们 认 为 这 两 个 命 令 是 互 相 矛 盾 的 。 照 前 一 个 命 令 , “ 驻 防 待 命 ” ,不 进 攻 了 , 不 打 仗 了 。 现 在 日 本 侵 略 者 尚 未 实 行 投 降 , 而 且 每 时 每 刻 都 在 杀 中 国 人 , 都 在 同 中 国 军 队 作 战 , 都 在 同 苏 联 、 美 国 、 英 国 的 军 队 作 战 , 苏 美 英 � 这 两 个 电 报 是 毛 泽 东 为 第 十 八 集 团 军 总 司 令 写 的 。 当 时 蒋 介 石 政 府 , 在 日 本 侵 略 者 宣 布 投 降 但 尚 未 实 行 投 降 之 际 , 在 美 国 帝 国 主 义 的 武 力 援 助 下 , 垄 断 接 受 日 本 投 降 的 权 利 , 并 且 借 口 受 降 调 运 大 军 向 解 放 区 进 逼 , 积 极 准 备 反 革 命 内 战 。 毛 泽 东 写 第 一 个 电 报 的 目 的 , 就 在 于 揭 露 蒋 介 石 的 反 革 命 面 目 , 教 育 全 国 人 民 警 惕 蒋 介 石 的 内 战 阴 谋 。 在 第 二 个 电 报 里 , 进 一 步 揭 穿 了 蒋 介 石 集 团 准 备 内 战 的 阴 谋 , 并 提 出 了 中 国 共 产
1141 第 十 八 集 团 军 总 司 令 给 蒋 介 石 的 两 个 电 报 � ( 一 九 四 五 年 八 月 ) 一 八 月 十 三 日 的 电 报 我 们 从 重 庆 广 播 电 台 收 到 中 央 社 两 个 消 息 , 一 个 是 你 给 我 们 的 命 令 , 一 个 是 你 给 各 战 区 将 士 的 命 令 。 在 你 给 我 们 的 命 令 上 说 : “ 所 有 该 集 团 军 所 属 部 队 , 应 就 原 地 驻 防 待 命 。 ” 此 外 , 还 有 不 许 向 敌 人 收 缴 枪 械 一 类 的 话 。 你 给 各 战 区 将 士 的 命 令 , 据 中 央 社 重 庆 十 一 日 电 是 这 样 说 的 : “ 最 高 统 帅 部 今 日 电 令 各 战 区 将 士 加 紧 作 战 努 力 , 一 切 依 照 既 定 军 事 计 划 与 命 令 积 极 推 进 , 勿 稍 松 懈 。 ” 我 们 认 为 这 两 个 命 令 是 互 相 矛 盾 的 。 照 前 一 个 命 令 , “ 驻 防 待 命 ” ,不 进 攻 了 , 不 打 仗 了 。 现 在 日 本 侵 略 者 尚 未 实 行 投 降 , 而 且 每 时 每 刻 都 在 杀 中 国 人 , 都 在 同 中 国 军 队 作 战 , 都 在 同 苏 联 、 美 国 、 英 国 的 军 队 作 战 , 苏 美 英 � 这 两 个 电 报 是 毛 泽 东 为 第 十 八 集 团 军 总 司 令 写 的 。 当 时 蒋 介 石 政 府 , 在 日 本 侵 略 者 宣 布 投 降 但 尚 未 实 行 投 降 之 际 , 在 美 国 帝 国 主 义 的 武 力 援 助 下 , 垄 断 接 受 日 本 投 降 的 权 利 , 并 且 借 口 受 降 调 运 大 军 向 解 放 区 进 逼 , 积 极 准 备 反 革 命 内 战 。 毛 泽 东 写 第 一 个 电 报 的 目 的 , 就 在 于 揭 露 蒋 介 石 的 反 革 命 面 目 , 教 育 全 国 人 民 警 惕 蒋 介 石 的 内 战 阴 谋 。 在 第 二 个 电 报 里 , 进 一 步 揭 穿 了 蒋 介 石 集 团 准 备 内 战 的 阴 谋 , 并 提 出 了 中 国 共 产
1142 毛 泽 东 选 集 第 三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时 期 的 军 队 也 在 每 时 每 刻 同 日 本 侵 略 者 作 战 , 为 什 么 你 叫 我 们 不 要 打 了 呢 ? 照 后 一 个 命 令 , 我 们 认 为 是 很 好 的 。 “ 加 紧 作 战 , 积 极 推 进 , 勿 稍 松 懈 ” ,这 才 像 个 样 子 。 可 惜 你 只 把 这 个 命 令 发 给 你 的 嫡 系 军 队 , 不 是 发 给 我 们 , 而 发 给 我 们 的 另 是 一 套 。 朱 德 在 八 月 十 日 下 了 一 个 命 令 给 中 国 各 解 放 区 的 一 切 抗 日 军 队〔1〕 ,正 是 “ 加 紧 作 战 ” 的 意 思 。 再 有 一 点 , 叫 他 们 在 “ 加 紧 作 战 ” 时 , 必 须 命 令 日 本 侵 略 者 投 降 过 来 , 将 敌 、 伪 军 的 武 装 等 件 收 缴 过 来 。 难 道 这 样 不 是 很 好 的 吗 ? 无 疑 这 是 很 好 的 , 无 疑 这 是 符 合 于 中 华 民 族 的 利 益 的 。 可 是 “ 驻 防 待 命 ” 一 说 , 确 与 民 族 利 益 不 符 合 。 我 们 认 为 这 个 命 令 你 是 下 错 了 , 并 且 错 得 很 厉 害 , 使 我 们 不 得 不 向 你 表 示 : 坚 决 地 拒 绝 这 个 命 令 。 因 为 你 给 我 们 的 这 个 命 令 , 不 但 不 公 道 , 而 且 违 背 中 华 民 族 的 民 族 利 益 , 仅 仅 有 利 于 日 本 侵 略 者 和 背 叛 祖 国 的 汉 奸 们 。 二 八 月 十 六 日 的 电 报 在 我 们 共 同 敌 人 — — 日 本 政 府 已 接 受 波 茨 坦 公 告 〔2〕 宣 布 投 降 , 但 尚 未 实 行 投 降 之 际 , 我 代 表 中 国 解 放 区 、 中 国 沦 陷 区 一 切 抗 日 武 装 力 量 和 二 亿 六 千 万 人 民 , 特 向 你 提 出 下 列 的 声 明 和 要 求 。 党 关 于 制 止 内 战 的 六 项 主 张 。 为 着 同 样 的 目 的 , 毛 泽 东 还 为 新 华 社 写 了 两 篇 评 论 , 即 本 卷 《 蒋 介 石 在 挑 动 内 战 》 和 《 评 蒋 介 石 发 言 人 谈 话 》 。 由 于 中 国 共 产 党 采 取 了 这 种 决 不 被 蒋 介 石 的 反 动 气 焰 所 吓 倒 的 坚 定 的 果 断 的 立 场 , 就 使 解 放 区 和 解 放 军 得 到 了 迅 速 的 扩 大 , 并 且 使 蒋 介 石 在 国 内 外 反 对 中 国 内 战 的 强 大 政 治 压 力 之 下 , 不 得 不 改 变 策 略 , 装 出 和 平 姿 态 , 邀 请 毛 泽 东 到 重 庆 举 行 和 平 谈 判
1142 毛 泽 东 选 集 第 三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时 期 的 军 队 也 在 每 时 每 刻 同 日 本 侵 略 者 作 战 , 为 什 么 你 叫 我 们 不 要 打 了 呢 ? 照 后 一 个 命 令 , 我 们 认 为 是 很 好 的 。 “ 加 紧 作 战 , 积 极 推 进 , 勿 稍 松 懈 ” ,这 才 像 个 样 子 。 可 惜 你 只 把 这 个 命 令 发 给 你 的 嫡 系 军 队 , 不 是 发 给 我 们 , 而 发 给 我 们 的 另 是 一 套 。 朱 德 在 八 月 十 日 下 了 一 个 命 令 给 中 国 各 解 放 区 的 一 切 抗 日 军 队〔1〕 ,正 是 “ 加 紧 作 战 ” 的 意 思 。 再 有 一 点 , 叫 他 们 在 “ 加 紧 作 战 ” 时 , 必 须 命 令 日 本 侵 略 者 投 降 过 来 , 将 敌 、 伪 军 的 武 装 等 件 收 缴 过 来 。 难 道 这 样 不 是 很 好 的 吗 ? 无 疑 这 是 很 好 的 , 无 疑 这 是 符 合 于 中 华 民 族 的 利 益 的 。 可 是 “ 驻 防 待 命 ” 一 说 , 确 与 民 族 利 益 不 符 合 。 我 们 认 为 这 个 命 令 你 是 下 错 了 , 并 且 错 得 很 厉 害 , 使 我 们 不 得 不 向 你 表 示 : 坚 决 地 拒 绝 这 个 命 令 。 因 为 你 给 我 们 的 这 个 命 令 , 不 但 不 公 道 , 而 且 违 背 中 华 民 族 的 民 族 利 益 , 仅 仅 有 利 于 日 本 侵 略 者 和 背 叛 祖 国 的 汉 奸 们 。 二 八 月 十 六 日 的 电 报 在 我 们 共 同 敌 人 — — 日 本 政 府 已 接 受 波 茨 坦 公 告 〔2〕 宣 布 投 降 , 但 尚 未 实 行 投 降 之 际 , 我 代 表 中 国 解 放 区 、 中 国 沦 陷 区 一 切 抗 日 武 装 力 量 和 二 亿 六 千 万 人 民 , 特 向 你 提 出 下 列 的 声 明 和 要 求 。 党 关 于 制 止 内 战 的 六 项 主 张 。 为 着 同 样 的 目 的 , 毛 泽 东 还 为 新 华 社 写 了 两 篇 评 论 , 即 本 卷 《 蒋 介 石 在 挑 动 内 战 》 和 《 评 蒋 介 石 发 言 人 谈 话 》 。 由 于 中 国 共 产 党 采 取 了 这 种 决 不 被 蒋 介 石 的 反 动 气 焰 所 吓 倒 的 坚 定 的 果 断 的 立 场 , 就 使 解 放 区 和 解 放 军 得 到 了 迅 速 的 扩 大 , 并 且 使 蒋 介 石 在 国 内 外 反 对 中 国 内 战 的 强 大 政 治 压 力 之 下 , 不 得 不 改 变 策 略 , 装 出 和 平 姿 态 , 邀 请 毛 泽 东 到 重 庆 举 行 和 平 谈 判
第 十 八 集 团 军 总 司 令 给 蒋 介 石 的 两 个 电 报 1143 在 抗 日 战 争 将 要 胜 利 结 束 的 时 候 , 我 提 起 你 注 意 目 前 中 国 战 场 上 的 这 样 的 事 实 , 即 在 敌 伪 侵 占 而 为 你 所 放 弃 的 广 大 沦 陷 地 区 中 , 违 背 你 的 意 志 , 经 过 我 们 八 年 的 苦 战 , 夺 回 了 近 百 万 平 方 公 里 的 土 地 , 解 放 了 过 一 万 万 的 人 民 , 组 织 了 过 一 百 万 的 正 规 部 队 和 二 百 二 十 多 万 的 民 兵 , 在 辽 宁 、 热 河 、 察 哈 尔 、 绥 远 〔3〕 、河 北 、 山 西 、 陕 西 、 甘 肃 、 宁 夏 、 河 南 、 山 东 、 江 苏 、 安 徽 、 湖 北 、 湖 南 、 江 西 、 浙 江 、 福 建 、 广 东 十 九 个 省 区 内 建 立 了 十 九 个 大 块 的 解 放 区 〔4〕 ,除 少 数 地 区 外 , 大 部 包 围 了 自 一 九 三 七 年 七 七 事 变 以 来 敌 伪 所 侵 占 的 中 国 城 镇 、 交 通 要 道 和 沿 海 海 岸 。 此 外 , 我 们 还 在 中 国 沦 陷 区 ( 在 这 里 , 有 一 亿 六 千 万 人 口 ) 中 组 织 了 广 大 的 地 下 军 , 打 击 敌 伪 。 在 作 战 中 , 我 们 至 今 还 抗 击 和 包 围 着 侵 华 ( 东 北 不 在 内 ) 日 军 的 百 分 之 六 十 九 和 伪 军 的 百 分 之 九 十 五 。 而 你 的 政 府 和 军 队 , 却 一 向 采 取 袖 手 旁 观 、 坐 待 胜 利 、 保 存 实 力 、 准 备 内 战 的 方 针 , 对 于 我 们 解 放 区 及 其 军 队 , 不 仅 不 予 承 认 , 不 予 接 济 , 而 且 以 九 十 四 万 大 军 包 围 和 进 攻 它 们 。 中 国 解 放 区 全 体 军 民 虽 受 尽 了 敌 伪 和 你 的 军 队 两 方 面 夹 击 之 苦 , 但 丝 毫 未 减 弱 他 们 坚 持 抗 战 、 团 结 和 民 主 的 意 志 。 中 国 解 放 区 人 民 和 中 国 共 产 党 , 曾 经 多 次 向 你 和 你 的 政 府 提 议 召 开 各 党 派 会 议 , 成 立 民 主 的 举 国 一 致 的 联 合 政 府 , 以 便 停 止 内 部 纷 争 , 动 员 和 统 一 全 中 国 人 民 的 抗 日 力 量 , 领 导 抗 日 战 争 取 得 胜 利 , 保 证 战 后 的 和 平 , 但 都 被 你 和 你 的 政 府 所 拒 绝 。 凡 此 一 切 , 我 们 是 非 常 之 不 满 意 的 。 现 在 敌 国 投 降 将 要 签 字 了 , 而 你 和 你 的 政 府 仍 然 漠 视 我 们 的 意 见 , 并 且 于 八 月 十 一 日 下 了 一 个 非 常 无 理 的 命 令 给 我 , 又 命 令 你 的 军 队 以 收 缴 敌 人 枪 械 为 借 口 大 举 向 解 放 区 压 迫
第 十 八 集 团 军 总 司 令 给 蒋 介 石 的 两 个 电 报 1143 在 抗 日 战 争 将 要 胜 利 结 束 的 时 候 , 我 提 起 你 注 意 目 前 中 国 战 场 上 的 这 样 的 事 实 , 即 在 敌 伪 侵 占 而 为 你 所 放 弃 的 广 大 沦 陷 地 区 中 , 违 背 你 的 意 志 , 经 过 我 们 八 年 的 苦 战 , 夺 回 了 近 百 万 平 方 公 里 的 土 地 , 解 放 了 过 一 万 万 的 人 民 , 组 织 了 过 一 百 万 的 正 规 部 队 和 二 百 二 十 多 万 的 民 兵 , 在 辽 宁 、 热 河 、 察 哈 尔 、 绥 远 〔3〕 、河 北 、 山 西 、 陕 西 、 甘 肃 、 宁 夏 、 河 南 、 山 东 、 江 苏 、 安 徽 、 湖 北 、 湖 南 、 江 西 、 浙 江 、 福 建 、 广 东 十 九 个 省 区 内 建 立 了 十 九 个 大 块 的 解 放 区 〔4〕 ,除 少 数 地 区 外 , 大 部 包 围 了 自 一 九 三 七 年 七 七 事 变 以 来 敌 伪 所 侵 占 的 中 国 城 镇 、 交 通 要 道 和 沿 海 海 岸 。 此 外 , 我 们 还 在 中 国 沦 陷 区 ( 在 这 里 , 有 一 亿 六 千 万 人 口 ) 中 组 织 了 广 大 的 地 下 军 , 打 击 敌 伪 。 在 作 战 中 , 我 们 至 今 还 抗 击 和 包 围 着 侵 华 ( 东 北 不 在 内 ) 日 军 的 百 分 之 六 十 九 和 伪 军 的 百 分 之 九 十 五 。 而 你 的 政 府 和 军 队 , 却 一 向 采 取 袖 手 旁 观 、 坐 待 胜 利 、 保 存 实 力 、 准 备 内 战 的 方 针 , 对 于 我 们 解 放 区 及 其 军 队 , 不 仅 不 予 承 认 , 不 予 接 济 , 而 且 以 九 十 四 万 大 军 包 围 和 进 攻 它 们 。 中 国 解 放 区 全 体 军 民 虽 受 尽 了 敌 伪 和 你 的 军 队 两 方 面 夹 击 之 苦 , 但 丝 毫 未 减 弱 他 们 坚 持 抗 战 、 团 结 和 民 主 的 意 志 。 中 国 解 放 区 人 民 和 中 国 共 产 党 , 曾 经 多 次 向 你 和 你 的 政 府 提 议 召 开 各 党 派 会 议 , 成 立 民 主 的 举 国 一 致 的 联 合 政 府 , 以 便 停 止 内 部 纷 争 , 动 员 和 统 一 全 中 国 人 民 的 抗 日 力 量 , 领 导 抗 日 战 争 取 得 胜 利 , 保 证 战 后 的 和 平 , 但 都 被 你 和 你 的 政 府 所 拒 绝 。 凡 此 一 切 , 我 们 是 非 常 之 不 满 意 的 。 现 在 敌 国 投 降 将 要 签 字 了 , 而 你 和 你 的 政 府 仍 然 漠 视 我 们 的 意 见 , 并 且 于 八 月 十 一 日 下 了 一 个 非 常 无 理 的 命 令 给 我 , 又 命 令 你 的 军 队 以 收 缴 敌 人 枪 械 为 借 口 大 举 向 解 放 区 压 迫
1144 毛泽东选集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内战危机空前严重。凡此种种,使得我们不得不向你和你的政 府提出下列的要求: 一、你和你的政府及其统帅部,在接受日伪投降、缔结受 降后的一切协定和条约的时候,我要求你事先和我们商量,取 得一致意见。因为你和你的政府为人民所不满,不能代表中国 解放区、中国沦陷区的广大人民和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装力量。 如果协定和条约中,有涉及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一切抗日 的人民武装力量之处,而未事先取得我们同意的时候,我们将 保留自己的发言权。 二、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的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装力 量,有权根据波茨坦公告和同盟国规定的受降办法〔5〕 ,接受我 们所包围的日伪军队的投降,收缴其武器资材,并负责实施同 盟国在受降后的一切规定。我在八月十日下了一道命令给中 国解放区军队,叫他们努力进击敌军,并准备接受敌人投降。 八月十五日,我已下令给敌军统帅冈村宁次,叫他率部投 降〔6〕 ,但这只限于解放区军队作战的范围内,并不干涉其他区 域。我的这些命令,我认为是非常合理、非常符合中国和同盟 国的共同利益的。 三、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的广大人民和一切抗日武装 力量,应有权派遣自己的代表参加同盟国接受敌人的投降,和 处理敌国投降后的工作。 四、中国解放区和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应有权选出自己的 代表团,参加将来关于处理日本的和平会议和联合国会议。 五、请你制止内战。其办法就是:凡被解放区军队所包围 的敌伪军由解放区军队接受其投降,你的军队则接受被你的
1144 毛泽东选集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内战危机空前严重。凡此种种,使得我们不得不向你和你的政 府提出下列的要求: 一、你和你的政府及其统帅部,在接受日伪投降、缔结受 降后的一切协定和条约的时候,我要求你事先和我们商量,取 得一致意见。因为你和你的政府为人民所不满,不能代表中国 解放区、中国沦陷区的广大人民和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装力量。 如果协定和条约中,有涉及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一切抗日 的人民武装力量之处,而未事先取得我们同意的时候,我们将 保留自己的发言权。 二、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的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装力 量,有权根据波茨坦公告和同盟国规定的受降办法〔5〕 ,接受我 们所包围的日伪军队的投降,收缴其武器资材,并负责实施同 盟国在受降后的一切规定。我在八月十日下了一道命令给中 国解放区军队,叫他们努力进击敌军,并准备接受敌人投降。 八月十五日,我已下令给敌军统帅冈村宁次,叫他率部投 降〔6〕 ,但这只限于解放区军队作战的范围内,并不干涉其他区 域。我的这些命令,我认为是非常合理、非常符合中国和同盟 国的共同利益的。 三、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的广大人民和一切抗日武装 力量,应有权派遣自己的代表参加同盟国接受敌人的投降,和 处理敌国投降后的工作。 四、中国解放区和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应有权选出自己的 代表团,参加将来关于处理日本的和平会议和联合国会议。 五、请你制止内战。其办法就是:凡被解放区军队所包围 的敌伪军由解放区军队接受其投降,你的军队则接受被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