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3季度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支出情况 实际数(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人均支出总计 6506 9.2 其中:消费支出 4844 7.2 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 1353 5.1 口购房与建房支出 484 18 曰转移性支出 803 四财产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368 22,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一节货币供给及其决定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货币供给决定的一般模型 (一)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 概念与公式 基础货币,又叫强力货币,由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商 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商 赖以扩张货 用的基础,而真正支持信用扩张的是商业 银行的准备金。 基础货币=流通中通货十商业银行准备金=(黄金 及特别提款权一外国存 政府债券一政 款)十对商业银行贷款和贴现十其他资产净值及其 他负债=国外资产净额+对政府债权净额十对商业银 行的债权十其他金融资产净额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决定 三、货币供给决定的一般模型 (一)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 • 概念与公式 基础货币,又叫强力货币,由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商 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商业银行赖以扩张货 币若干倍信用的基础,而真正支持信用扩张的是商业 银行的准备金。 基础货币=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准备金=(黄金、 外汇及特别提款权-外国存款)+(政府债券-政府 存款)+对商业银行贷款和贴现+其他资产净值及其 他负债=国外资产净额+对政府债权净额+对商业银 行的债权+其他金融资产净额
第一节货币供给及其决定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动、向政府贷 款的变动、金银外汇储备的变动以及向其他 部门净贷款的变动。 央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买卖证券和 调整再贴现率以及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都 能从不同的方面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 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大小及其变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决定 • 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动、向政府贷 款的变动、金银外汇储备的变动以及向其他 部门净贷款的变动。 中央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买卖证券和 调整再贴现率以及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都 能从不同的方面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 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大小及其变动
第一节货币供给及其决定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所谓货币乘数,也叫存款乘数,或存款扩张倍数。指 银 基础货币 即商业银行的活期 存款总额相对于原始存款的倍数。在现实的经济运 中,它除与原始存款量呈正相关变动外,还受法定 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等诸多因素的 约。货币乘数的公式表示如下: K=1/(R+e+h) 其中,K为货币乘数,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为超 额准备金率,h为现金漏损率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决定 (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所谓货币乘数,也叫存款乘数,或存款扩张倍数。指 银行存款量对基础货币量的比率,即商业银行的活期 存款总额相对于原始存款的倍数。在现实的经济运行 中,它除与原始存款量呈正相关变动外,还受法定存 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等诸多因素的 制约。货币乘数的公式表示如下: K=1/(Rt+e+h) 其中,K为货币乘数,Rt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为超 额准备金率,h为现金漏损率
第一节货币供给及其决定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三)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如果用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则 货币供应量M就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 积。用公式表示如下: M=B=K=[/(R+e+h)]·B 以上就是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从模型中可以 看出,关于货币供给量决定问题的实质就在于 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如何决定的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决定 (三)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如果用B表示基础货币,K表示货币乘数,则 货币供应量M1就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 积。用公式表示如下: M1=B•K=[1/(Rt+e+h)] •B 以上就是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从模型中可以 看出,关于货币供给量决定问题的实质就在于 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如何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