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亚·斯密的地租理论 …………………………… 388—422 [(1)斯密在地租问题提法上的矛盾] 3 ………………………………… 88 [(2)斯密关于对农产品的需求的特性的论点。斯密地租理论 中的重农主义因素]…………………………………………………… 402 [(3)斯密关于各种土地产品的供求关系的论述。斯密对地租 理论的结论]…………………………………………………………… 407 [(4)斯密对于土地产品价格变动的分析]…………………………… 415 [(5)斯密关于地租变动的观点和他对各社会阶级利益的评价]…… 421 [第十五章] 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 ……………………… 423—483 [A.李嘉图关于剩余价值的观点与他对利润和地租的 见解的联系] ………………………………………………………… 423 [(1)李嘉图把剩余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混淆起来]………………… 423 [(2)利润率变动的各种不同情况]…………………………………… 430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上的彼此相反的变动以及 这种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 434 [(4)李嘉图在他的利润理论中把费用价格同价值混淆起来]…………… 437 [(5)一般利润率和绝对地租率之间的关系。工资下降对费 用价格的影响]………………………………………………………… 439 [B.李嘉图著作中的剩余价值问题] …………………………… 449 (1)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劳动与资本的交换问题按照 李嘉图的提法无法解决]……………………………………………… 449 (2)劳动能力的价值。劳动的价值。[李嘉图把劳动同劳动 能力混淆起来。关于“劳动的自然价格”的见解]…………………… 454 (3)剩余价值。[李嘉图没有分析剩余价值的起源。李嘉图 把工作日看作一个固定的量]………………………………………… 459 (4)相对剩余价值。[对相对工资的分析是李嘉图的科学功绩]…… 475 目 录
[第十四章]亚·斯密的地租理论 …………………………… 388—422 [(1)斯密在地租问题提法上的矛盾] 3 ………………………………… 88 [(2)斯密关于对农产品的需求的特性的论点。斯密地租理论 中的重农主义因素]…………………………………………………… 402 [(3)斯密关于各种土地产品的供求关系的论述。斯密对地租 理论的结论]…………………………………………………………… 407 [(4)斯密对于土地产品价格变动的分析]…………………………… 415 [(5)斯密关于地租变动的观点和他对各社会阶级利益的评价]…… 421 [第十五章] 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 ……………………… 423—483 [A.李嘉图关于剩余价值的观点与他对利润和地租的 见解的联系] ………………………………………………………… 423 [(1)李嘉图把剩余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混淆起来]………………… 423 [(2)利润率变动的各种不同情况]…………………………………… 430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上的彼此相反的变动以及 这种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 434 [(4)李嘉图在他的利润理论中把费用价格同价值混淆起来]…………… 437 [(5)一般利润率和绝对地租率之间的关系。工资下降对费 用价格的影响]………………………………………………………… 439 [B.李嘉图著作中的剩余价值问题] …………………………… 449 (1)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劳动与资本的交换问题按照 李嘉图的提法无法解决]……………………………………………… 449 (2)劳动能力的价值。劳动的价值。[李嘉图把劳动同劳动 能力混淆起来。关于“劳动的自然价格”的见解]…………………… 454 (3)剩余价值。[李嘉图没有分析剩余价值的起源。李嘉图 把工作日看作一个固定的量]………………………………………… 459 (4)相对剩余价值。[对相对工资的分析是李嘉图的科学功绩]…… 475 目 录
[第十六章] 李嘉图的利润理论 …………………………… 484—536 [(1)李嘉图把利润和剩余价值区别开来的个别场合]……………… 484 [(2)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或者说,“普通利润”)的形成]……… 491 [(a)事先既定的平均利润率是李嘉图利润理论的出发点]…… 491 [(b)李嘉图在殖民地贸易和一般对外贸易对利润率的影响 问题上的错误]…………………………………………………… 495 [(3)]利润率下降规律 4 ………………………………………………… 97 [(a)李嘉图关于利润率下降的见解的错误前提]……………… 497 [(b)对李嘉图关于增长的地租逐渐吞并利润这个论点 的分析]…………………………………………………………… 499 [(c)一部分利润和一部分资本转化为地租。地租量的变 动取决于农业中使用的劳动量的变动]………………………… 514 [(d)在农产品价格同时提高的情况下利润率提高的历史 例证。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可能性]………………………… 524 [(e)李嘉图对利润率下降的解释以及这种解释同他的 地租理论的联系]………………………………………… 526 [第十七章] 李嘉图的积累理论。对这个理论的批判。 从资本的基本形式得出危机…………………………………… 537—623 [(1)斯密和李嘉图忽视不变资本的错误。不变资本各部分的 再生产]………………………………………………………………… 537 [(2)不变资本的价值和产品的价值]………………………………… 541 [(3)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固定资本的折旧及其在积累过程 中的作用]……………………………………………………………… 544 [(4)积累过程中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直接转化为不变资本是农业和机器制造业中积累的特点]………… 548 [(5)资本化的剩余价值转化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559 [(6)危机问题(引言)。发生危机时资本的破坏]…………………… 56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十六章] 李嘉图的利润理论 …………………………… 484—536 [(1)李嘉图把利润和剩余价值区别开来的个别场合]……………… 484 [(2)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或者说,“普通利润”)的形成]……… 491 [(a)事先既定的平均利润率是李嘉图利润理论的出发点]…… 491 [(b)李嘉图在殖民地贸易和一般对外贸易对利润率的影响 问题上的错误]…………………………………………………… 495 [(3)]利润率下降规律 4 ………………………………………………… 97 [(a)李嘉图关于利润率下降的见解的错误前提]……………… 497 [(b)对李嘉图关于增长的地租逐渐吞并利润这个论点 的分析]…………………………………………………………… 499 [(c)一部分利润和一部分资本转化为地租。地租量的变 动取决于农业中使用的劳动量的变动]………………………… 514 [(d)在农产品价格同时提高的情况下利润率提高的历史 例证。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可能性]………………………… 524 [(e)李嘉图对利润率下降的解释以及这种解释同他的 地租理论的联系]………………………………………… 526 [第十七章] 李嘉图的积累理论。对这个理论的批判。 从资本的基本形式得出危机…………………………………… 537—623 [(1)斯密和李嘉图忽视不变资本的错误。不变资本各部分的 再生产]………………………………………………………………… 537 [(2)不变资本的价值和产品的价值]………………………………… 541 [(3)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固定资本的折旧及其在积累过程 中的作用]……………………………………………………………… 544 [(4)积累过程中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直接转化为不变资本是农业和机器制造业中积累的特点]………… 548 [(5)资本化的剩余价值转化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559 [(6)危机问题(引言)。发生危机时资本的破坏]…………………… 56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7)在承认资本过剩的同时荒谬地否认商品的生产过剩]………… 566 [(8)李嘉图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在商品和货币的内在矛盾 中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569 [(9)李嘉图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错误 观点]…………………………………………………………………… 577 [(10)危机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的 一切矛盾的表现]……………………………………………………… 579 [(11)危机的形式问题] ……………………………………………… 586 [(12)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消费品生产 过剩转化为普遍生产过剩]…………………………………………… 591 [(13)生产扩大和市场扩大的不一致。李嘉图关于消费增长 和国内市场扩大有无限可能性的见解]……………………………… 598 [(14)生产力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群众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 矛盾是生产过剩的基础。关于普遍生产过剩不可能的理论的 辩护论实质] 6 …………………………………………………………… 02 [(15)李嘉图关于资本积累的各种方式和积累的经济效果的 观点]…………………………………………………………………… 611 [第十八章] 李嘉图的其他方面。约翰·巴顿 ………… 624—665 [A.]总收入和纯收入 ……………………………………………… 624 [B.]机器[李嘉图和巴顿论机器对工人阶级状况的 影响问题]……………………………………………………………… 628 [(1)李嘉图的观点]…………………………………………………… 628 [(a)李嘉图关于机器排挤部分工人的最初猜测]……………… 628 [(b)李嘉图论生产的改进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关于工资 基金游离出来用于被解雇的工人的错误论点]………………… 630 [(c)李嘉图改正他对机器问题的看法表现了他在科学上 的诚实。李嘉图对问题的新提法中仍保留了以前的错误 前提]……………………………………………………………… 633 目 录
[(7)在承认资本过剩的同时荒谬地否认商品的生产过剩]………… 566 [(8)李嘉图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在商品和货币的内在矛盾 中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569 [(9)李嘉图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错误 观点]…………………………………………………………………… 577 [(10)危机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的 一切矛盾的表现]……………………………………………………… 579 [(11)危机的形式问题] ……………………………………………… 586 [(12)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消费品生产 过剩转化为普遍生产过剩]…………………………………………… 591 [(13)生产扩大和市场扩大的不一致。李嘉图关于消费增长 和国内市场扩大有无限可能性的见解]……………………………… 598 [(14)生产力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群众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 矛盾是生产过剩的基础。关于普遍生产过剩不可能的理论的 辩护论实质] 6 …………………………………………………………… 02 [(15)李嘉图关于资本积累的各种方式和积累的经济效果的 观点]…………………………………………………………………… 611 [第十八章] 李嘉图的其他方面。约翰·巴顿 ………… 624—665 [A.]总收入和纯收入 ……………………………………………… 624 [B.]机器[李嘉图和巴顿论机器对工人阶级状况的 影响问题]……………………………………………………………… 628 [(1)李嘉图的观点]…………………………………………………… 628 [(a)李嘉图关于机器排挤部分工人的最初猜测]……………… 628 [(b)李嘉图论生产的改进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关于工资 基金游离出来用于被解雇的工人的错误论点]………………… 630 [(c)李嘉图改正他对机器问题的看法表现了他在科学上 的诚实。李嘉图对问题的新提法中仍保留了以前的错误 前提]……………………………………………………………… 633 目 录
[(d)李嘉图对采用机器给工人阶级带来某些后果的正确 判断。在李嘉图对问题的说明中存在的辩护论观点] 6 ………… 44 [(2)巴顿的见解] 6 ……………………………………………………… 56 [(a)巴顿关于资本积累过程中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的 论点。巴顿和李嘉图不懂得这种现象同资本统治劳动有 内在的联系] 6 ……………………………………………………… 56 [(b)巴顿对工资变动和工人人口增长的见解]………………… 661 附 录 [(1)关于农业中供求经常相符的论点的最初提法。洛贝尔图斯 和十八世纪经济学家中的实践家]………………………………… 669—670 [(2)纳萨涅尔·福斯特论土地所有者和工业家之间的敌对关系] 6 ……… 71 [(3)霍普金斯对地租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6 ………………………… 72 [(4)凯里、马尔萨斯和詹姆斯·迪肯·休谟论农业改良] 6 ………… 73—674 [(5)霍吉斯金和安德森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6 ……………………… 75 [(6)]利润率的下降………………………………………………………… 676 注释 ………………………………………………………………… 679—701 人名索引 …………………………………………………………… 702—707 本书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引 ……………………………… 708—715 插 图 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册手稿的第一页(1861—1863年 手稿第 本第445页) 9 ……………………………………………………… 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中有1641—1749年小麦年平均 价格表的一页 …………………………………………………… 14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7)在承认资本过剩的同时荒谬地否认商品的生产过剩]………… 566 [(8)李嘉图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在商品和货币的内在矛盾 中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569 [(9)李嘉图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错误 观点]…………………………………………………………………… 577 [(10)危机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的 一切矛盾的表现]……………………………………………………… 579 [(11)危机的形式问题] ……………………………………………… 586 [(12)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消费品生产 过剩转化为普遍生产过剩]…………………………………………… 591 [(13)生产扩大和市场扩大的不一致。李嘉图关于消费增长 和国内市场扩大有无限可能性的见解]……………………………… 598 [(14)生产力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群众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 矛盾是生产过剩的基础。关于普遍生产过剩不可能的理论的 辩护论实质] 6 …………………………………………………………… 02 [(15)李嘉图关于资本积累的各种方式和积累的经济效果的 观点]…………………………………………………………………… 611 [第十八章] 李嘉图的其他方面。约翰·巴顿 ………… 624—665 [A.]总收入和纯收入 ……………………………………………… 624 [B.]机器[李嘉图和巴顿论机器对工人阶级状况的 影响问题]……………………………………………………………… 628 [(1)李嘉图的观点]…………………………………………………… 628 [(a)李嘉图关于机器排挤部分工人的最初猜测]……………… 628 [(b)李嘉图论生产的改进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关于工资 基金游离出来用于被解雇的工人的错误论点]………………… 630 [(c)李嘉图改正他对机器问题的看法表现了他在科学上 的诚实。李嘉图对问题的新提法中仍保留了以前的错误 前提]……………………………………………………………… 633 目 录
[(d)李嘉图对采用机器给工人阶级带来某些后果的正确 判断。在李嘉图对问题的说明中存在的辩护论观点] 6 ………… 44 [(2)巴顿的见解] 6 ……………………………………………………… 56 [(a)巴顿关于资本积累过程中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的 论点。巴顿和李嘉图不懂得这种现象同资本统治劳动有 内在的联系] 6 ……………………………………………………… 56 [(b)巴顿对工资变动和工人人口增长的见解]………………… 661 附 录 [(1)关于农业中供求经常相符的论点的最初提法。洛贝尔图斯 和十八世纪经济学家中的实践家]………………………………… 669—670 [(2)纳萨涅尔·福斯特论土地所有者和工业家之间的敌对关系] 6 ……… 71 [(3)霍普金斯对地租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6 ………………………… 72 [(4)凯里、马尔萨斯和詹姆斯·迪肯·休谟论农业改良] 6 ………… 73—674 [(5)霍吉斯金和安德森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6 ……………………… 75 [(6)]利润率的下降………………………………………………………… 676 注释 ………………………………………………………………… 679—701 人名索引 …………………………………………………………… 702—707 本书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引 ……………………………… 708—715 插 图 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册手稿的第一页(1861—1863年 手稿第 本第445页) 9 ……………………………………………………… 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中有1641—1749年小麦年平均 价格表的一页 …………………………………………………… 14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7)在承认资本过剩的同时荒谬地否认商品的生产过剩]………… 566 [(8)李嘉图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在商品和货币的内在矛盾 中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569 [(9)李嘉图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错误 观点]…………………………………………………………………… 577 [(10)危机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的 一切矛盾的表现]……………………………………………………… 579 [(11)危机的形式问题] ……………………………………………… 586 [(12)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消费品生产 过剩转化为普遍生产过剩]…………………………………………… 591 [(13)生产扩大和市场扩大的不一致。李嘉图关于消费增长 和国内市场扩大有无限可能性的见解]……………………………… 598 [(14)生产力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群众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 矛盾是生产过剩的基础。关于普遍生产过剩不可能的理论的 辩护论实质] 6 …………………………………………………………… 02 [(15)李嘉图关于资本积累的各种方式和积累的经济效果的 观点]…………………………………………………………………… 611 [第十八章] 李嘉图的其他方面。约翰·巴顿 ………… 624—665 [A.]总收入和纯收入 ……………………………………………… 624 [B.]机器[李嘉图和巴顿论机器对工人阶级状况的 影响问题]……………………………………………………………… 628 [(1)李嘉图的观点]…………………………………………………… 628 [(a)李嘉图关于机器排挤部分工人的最初猜测]……………… 628 [(b)李嘉图论生产的改进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关于工资 基金游离出来用于被解雇的工人的错误论点]………………… 630 [(c)李嘉图改正他对机器问题的看法表现了他在科学上 的诚实。李嘉图对问题的新提法中仍保留了以前的错误 前提]……………………………………………………………… 633 目 录
卡·马 克 思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四卷) 第二册(第八——十八章)
卡·马 克 思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四卷) 第二册(第八——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