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其中:0-17岁 16.1 18-34岁 17200 21.8 35-59岁 32053 40.6 60周岁及以上16953 21.5 2018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037 元,比上年增加155元,同比增长9.43%;城镇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176元,比上年增加2409 元,同比增长9.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10091元,比上年增加886元,同比增长9.63%。 农村居民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28个百分点,城 居民收入倍差2.79,比上年缩小0.01个百分点。 图152018年按收入来源分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 财产净 100元 城镇 16
-16- 女性 37189 47.1 其中:0-17 岁 12706 16.1 18-34 岁 17200 21.8 35-59 岁 32053 40.6 60 周岁及以上 16953 21.5 2018 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8037 元,比上年增加 1555 元,同比增长 9.43%;城镇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8176 元,比上年增加 2409 元,同比增长 9.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 10091 元,比上年增加 886 元,同比增长 9.63%。 农村居民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0.28 个百分点,城乡 居民收入倍差 2.79,比上年缩小 0.01 个百分点。 图 15 2018 年按收入来源分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
图142015-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体居民农村常住及居民城镇常住居民 21404 20000 14981 16482 1500013658 9205 2016年 2017年 2018年,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08 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683人,其中: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990人,城乡居民参保人 数56693人,参保率98%。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改造 城市棚户区361户、农村危房216户。全年全区城镇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07户、808人,农村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1989户、3474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 优抚对象292人。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636张,城 镇社区服务中心、站12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站 67个。 十二、节能降耗、资源坏保 2018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13.26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7.37%;万元GDP能耗0.4984吨标准煤,万
-17- 2018 年,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4408 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0683 人,其中: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3990 人,城乡居民参保人 数 56693 人,参保率 98%。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改造 城市棚户区 361 户、农村危房 216 户。全年全区城镇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507 户、808 人,农村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 1989 户、3474 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 优抚对象 292 人。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 636 张,城 镇社区服务中心、站 12 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站 67 个。 十二、节能降耗、资源环保 2018 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 13.26 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 7.37%;万元 GDP 能耗 0.4984 吨标准煤,万
元GDP能耗降低率为2.02% 201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91.12%。环境空气质 量PM10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 为1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997%。林区南 河流域阳日湾国控跨界断面水质控制类范围内;香 漢河流域木鱼镇省控跨界断面水质控制Ⅱ类范围内 神柳观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控制Ⅲ类范围内;林区跨 界断面水环境质量综合达标率为100%,县级以上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完成森林抚育 1.0万亩;退耕还林造林及补植补造0.83万亩;完成 投保公益林431.9万亩、商品林1.7万亩。 注: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快报数 18
-18- 元 GDP 能耗降低率为 2.02%。 2018 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 91.12%。环境空气质 量 PM10 平均浓度为 37 微克/立方米;PM2.5 平均浓度 为 18 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 99.7%。林区南 河流域阳日湾国控跨界断面水质控制Ⅲ类范围内;香 溪河流域木鱼镇省控跨界断面水质控制Ⅱ类范围内; 神柳观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控制Ⅲ类范围内;林区跨 界断面水环境质量综合达标率为 100%,县级以上集中 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完成森林抚育 1.0 万亩;退耕还林造林及补植补造 0.83 万亩;完成 投保公益林 431.9 万亩、商品林 1.7 万亩。 注: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快报数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8日在林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区长刘启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 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林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林区人大、 林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 园一地一区”建设,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较好 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28亿元 增长10.1%。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亿 元,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接待 游客1590万人次,增长20.1%;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 573亿元,增长20.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 配收入分别达到28189元、10107元,分别增长94%、 9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定目标范围内。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坚持决战决胜,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全面达标赢得通关严格执行现行标准,深化“五 19
-19-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 年 1 月 8 日在林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启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 见。 2018 年工作回顾 2018 年,在林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林区人大、 林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 “一园一地一区”建设,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较好 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28 亿元, 增长 10.1%。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1 亿 元,增长 10.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0.2%。接待 游客 1590 万人次,增长 20.1%;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 57.3 亿元,增长 20.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189元、10107元,分别增长9.4%、 9.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定目标范围内。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决战决胜,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全面达标赢得通关。严格执行现行标准,深化“五
个一批”扶贫举措,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区 5478户15783人贫困对象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条件,户脱贫实现静态全销号,并建立稳定增收长效 机制。全区67个行政村“十有”条件全部具备,村集 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国家第三方评估认 定全区综合贫困发生率0.29%、漏评率和错退率为0、 群众认可度93.42%,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 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强化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 的整改落实,坚持举一反三,对标提高。整合各类扶 贫资金4.8亿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全区67个行政 村全部通水泥路、通客车,等级化公路达1996公里, 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全面推进,荣获全国“四好农 村路”示范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415户4024人 生态搬迁663户28320人、农村危房改造201户619 人。农村安全饮水入户率达95%以上。通生产用电自 然村达100%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看盖率达100%。 巩固提升积蓄动能。聚焦“两特、两力、一风 难题,出台《精准脱贫巩固提升工作意见》《巩固脱贫 攻坚成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完善脱贫巩固提升 长效机制。激发产业造血功能,持续实施“5312”产 业扶贫工程,以奖代补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 辐射带动4185户12555人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统 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完善全区 2018-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启动全区乡村振兴战 略规划纲要编制 坚持保护升级,保护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全 面提升
-20- 个一批”扶贫举措,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区 5478 户 15783 人贫困对象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条件,户脱贫实现静态全销号,并建立稳定增收长效 机制。全区 67 个行政村“十有”条件全部具备,村集 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 5 万元以上。国家第三方评估认 定全区综合贫困发生率 0.29%、漏评率和错退率为 0、 群众认可度 93.42%,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 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强化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 的整改落实,坚持举一反三,对标提高。整合各类扶 贫资金 4.8 亿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全区 67 个行政 村全部通水泥路、通客车,等级化公路达 1996 公里, 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全面推进,荣获全国“四好农 村路”示范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1415 户 4024 人、 生态搬迁 663 户 2320 人、农村危房改造 201 户 619 人。农村安全饮水入户率达 95%以上。通生产用电自 然村达 100%。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 100%。 巩固提升积蓄动能。聚焦“两特、两力、一风” 难题,出台《精准脱贫巩固提升工作意见》《巩固脱贫 攻坚成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完善脱贫巩固提升 长效机制。激发产业造血功能,持续实施“5312”产 业扶贫工程,以奖代补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 辐射带动 4185 户 12555 人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统 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完善全区 2018-2020 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启动全区乡村振兴战 略规划纲要编制。 二、坚持保护升级,保护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全 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