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口定义:是指威胁我们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并且 会引发恐惧感和无助感的情境 1.重大灾难 2008.5.12汶川8.0级地震:69227人遇难,374643 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10.11.25上海胶州路718号胶州教师公寓火灾, 58人死亡。 ■2004年东南亚海啸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p 创伤性应激源 p 定义:是指威胁我们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并且 会引发恐惧感和无助感的情境 1.重大灾难 n 2008.5.12汶川8.0级地震:69227人遇难,374643 人受伤,失踪17923人。 n 2010.11.25上海胶州路718号胶州教师公寓火灾, 58人死亡。 n 2004年东南亚海啸 n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口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五个阶段 ■精神麻木 无意识行动阶段 ■共同努力阶段 ■幸存者感到沮丧 ■恢复阶段 口媒体造成的创伤 ■媒体报道会扩大灾难所造成的创伤 观众,救援、医疗、消防队员 口替代性创伤 ■反复回顾自己未曾亲身经历的灾难也会制造压力 ■减少创伤的方法:控制接收新闻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p 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五个阶段 n 精神麻木 n 无意识行动阶段 n 共同努力阶段 n 幸存者感到沮丧 n 恢复阶段 p 媒体造成的创伤 n 媒体报道会扩大灾难所造成的创伤 n 观众,救援、医疗、消防队员 p 替代性创伤 n 反复回顾自己未曾亲身经历的灾难也会制造压力 n 减少创伤的方法:控制接收新闻
五个阶段的“心理黑暗期” 麻木、否认(不相信这一巨大的灾难真的发生了) 负疚感(如果我当时..…,那么他/她也许就不 会) 口无助、愤怒(为什么如此不公平?应该有人对此 负责..) 口抑郁、悲哀(生活不再是以前那样了,希望这一 切都没有发生...) 口接受(尽管不幸发生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
五个阶段的“心理黑暗期” p 麻木、否认(不相信这一巨大的灾难真的发生了) p 负疚感(如果我当时……,那么他/她也许就不 会……) p 无助、愤怒(为什么如此不公平?应该有人对此 负责……) p 抑郁、悲哀(生活不再是以前那样了,希望这一 切都没有发生……) p 接受(尽管不幸发生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2.失去和悲伤 口配偶逝世:严重的应激源 ■悲伤:包括悲哀、愤怒、无助、内疚和绝望等痛苦的复 杂情感 失去恋人: ■羞辱:感到被抛弃,感到失去自尊和自我价值 口被忽略的悲伤 ■被边缘化的损失:同性恋失恋、心爱的宠物死去、流产、 孩子的偶像去世 ■ 应对方式:向他人倾诉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2.失去和悲伤 p 配偶逝世:严重的应激源 n 悲伤:包括悲哀、愤怒、无助、内疚和绝望等痛苦的复 杂情感 p 失去恋人: n 羞辱:感到被抛弃,感到失去自尊和自我价值 p 被忽略的悲伤 n 被边缘化的损失:同性恋失恋、心爱的宠物死去、流产、 孩子的偶像去世 n 应对方式:向他人倾诉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3.创伤后压力(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3.创伤后压力(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