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矿尘及其性质 5、矿尘的荷电性 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 粒带有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 6、矿尘的光学特性 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 等性能
5、矿尘的荷电性 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 粒带有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 6、矿尘的光学特性 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 等性能。 第一节 矿尘及其性质
第一节矿尘及其性质 《规程》第七百三十九条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游离SO2含量 最高容许浓度(mgm3) 全尘 呼吸性粉尘 <5 20.0 60 5~10 10.0 3.5 10~25 6.0 2.5 25~50 4.0 1.5 >50 2.0 1.0
《规程》第七百三十九条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50 2.0 1.0 25 ~ 50 4.0 1.5 10 ~ 25 6.0 2.5 5 ~ 10 10.0 3.5 <5 20.0 6.0 全尘 呼吸性粉尘 游离SiO2含量 最高容许浓度(mg/m3) % >50 2.0 1.0 25 ~ 50 4.0 1.5 10 ~ 25 6.0 2.5 5 ~ 10 10.0 3.5 <5 20.0 6.0 全尘 呼吸性粉尘 游离SiO2含量 最高容许浓度(mg/m3) % 第一节 矿尘及其性质
《规程》第七百四十条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 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总粉尘: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 每月测定1次; 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二)呼吸性粉尘: 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剥)工作面每3个月测 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 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 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2.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三)粉尘中游离S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 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 少于3个。 (四)开采深度大于200m的露天煤矿,在气压较低的季节应适 当增加测定次数
《规程》第七百四十条 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 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总粉尘: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 每月测定1次; 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二)呼吸性粉尘: 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剥)工作面每3个月测 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 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 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2.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 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 少于3个。 (四)开采深度大于200m的露天煤矿,在气压较低的季节应适 当增加测定次数
第二节矿山尘肺病 、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 尘肺病: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 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 1、尘肺类的分类 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1)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O2含量较高的岩 尘而引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 的矿工。 (2)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 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 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
一、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 尘肺病: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 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 1、尘肺类的分类 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1) 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 尘而引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 的矿工。 (2) 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 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 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 第二节 矿山尘肺病
第二节矿山尘肺病 (3)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 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尘肺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关于尘肺 病的形成的论点和学说有多种。 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 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μ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內。经过鼻腔 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3) 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 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尘肺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关于尘肺 病的形成的论点和学说有多种。 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 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 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μ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 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第二节 矿山尘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