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处理机管理 、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 A.宏观的高级管理B.宏观的低级管理 C.系统刚开始加电D.初始化引导完成 2、用户在一次计算过程中,或者一次事物处理中,要求计算机完成所做的工作的集合, 这是指()。 A.进程B.程序C.作业D.系统调用 3、作业调度又称为[1],它决定将那些在外存储器上的处于[2]状态的作业调入主机内存。 系统经作业调度程序选中一个或多个作业后,就为它们分配必要的内存、设备及软资源。 然后控制权就交给了[3],由[3]将它们变为一个或一组[4],并[5]。 供选择的答案: [1]:A、高级调度B、低级调度 中级调度D、进程调度 [2]:A、就绪B、阻塞C、提交D、后备 [3]:A、存储管理模块B、处理机管理模块 C、文件管理模块D、设备管理模块 [4]:A、指令B、子程序C、进程D、程序段 [5]:A、把它们挂到就绪队列上B、为它们分配处理机 C、把它们挂到后备队列上D、为它们分配设备 4、用户在自己的用户终端上连续键入组成作业的若干命令,无需等待一条命令是否执行完 毕。所键入的命令形成了一道命令串,存储在一个系统缓冲区中,由操作系统自动地对这 些命令逐步提取并解释进行,最后向用户提供处理结果。在这样的多用户、多作业、多命 令串的系统中,前后台作业的执行调度()。 A.完全由操作系统自动完成,无需用户干预 B.由用户干预完成 C.由系统和用户干预结合完成 D.全由用户完成 5、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存放在()中 A.外存B.内存C.A和BD.扩展内存 6、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A.作业控制块B.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D.程序控制块 7、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
第三章 处理机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 )。 A.宏观的高级管理 B.宏观的低级管理 C.系统刚开始加电 D.初始化引导完成 2、 用户在一次计算过程中,或者一次事物处理中,要求计算机完成所做的工作的集合, 这是指( )。 A.进程 B.程序 C.作业 D.系统调用 3、作业调度又称为[1],它决定将那些在外存储器上的处于[2]状态的作业调入主机内存。 系统经作业调度程序选中一个或多个作业后,就为它们分配必要的内存、设备及软资源。 然后控制权就交给了[3],由[3]将它们变为一个或一组[4],并[5]。 供选择的答案: [1]: A、高级调度 B、低级调度 C、中级调度 D、进程调度 [2]: A、就绪 B、阻塞 C、提交 D、后备 [3]: A、存储管理模块 B、处理机管理模块 C、文件管理模块 D、设备管理模块 [4]: A、指令 B、子程序 C、进程 D、程序段 [5]: A、把它们挂到就绪队列上 B、为它们分配处理机 C、把它们挂到后备队列上 D、为它们分配设备 4、用户在自己的用户终端上连续键入组成作业的若干命令,无需等待一条命令是否执行完 毕。所键入的命令形成了一道命令串,存储在一个系统缓冲区中,由操作系统自动地对这 些命令逐步提取并解释进行,最后向用户提供处理结果。在这样的多用户、多作业、多命 令串的系统中,前后台作业的执行调度( )。 A. 完全由操作系统自动完成,无需用户干预 B. 由用户干预完成 C. 由系统和用户干预结合完成 D. 全由用户完成 5、 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存放在( )中。 A.外存 B.内存 C.A 和 B D.扩展内存 6、 在操作系统中,JCB 是指( )。 A.作业控制块 B.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 D.程序控制块 7、 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 )
A.源程序B.作业说明书 C.作业控制块D.目的程序 8、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 C.用户作业准备充分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9、下列作业调度算法中,最短的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是() A.先来先服务法B.短作业优先法 C.优先数法D.时间片轮转法 10、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 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法B.短作业优先法 C.时间片轮转法D.优先级法 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A.作业运行时间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 12、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A.先来先服务法B.优先级法 C.短作业优先法D.时间片轮转法 13、在操作系统中,作业处于()时,已处于进程的管理之下。 A.后备B.阻塞C.执行D.完成 14、操作系统中,()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处理机管理B.作业管理 C.高级调度管理D.存储和设备管理 、填空题 1、作业从进入系统到最后完成,可能要经历三级调度: 和 2、作业的状态分为四种: 和完成。 进程调度完成进程状态从 态到 态的转化。 4、利用优先级调度算法进行进程调度时,即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优先级髙的进程,有两种不 同的处理方式: 和 三、计算题
A.源程序 B.作业说明书 C.作业控制块 D.目的程序 8、 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 B.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 C.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9、下列作业调度算法中,最短的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是( )。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优先数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10、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 ) 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时间片轮转法 D. 优先级法 11、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 A.作业运行时间 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 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 12、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 A.先来先服务法 B. 优先级法 C.短作业优先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13、在操作系统中,作业处于( )时,已处于进程的管理之下。 A.后备 B.阻塞 C.执行 D.完成 14、操作系统中,( )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处理机管理 B. 作业管理 C.高级调度管理 D. 存储和设备管理 二、填空题 1、作业从进入系统到最后完成,可能要经历三级调度: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2、作业的状态分为四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完成。 3、进程调度完成进程状态从________ 态到________ 态的转化。 4、利用优先级调度算法进行进程调度时,即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优先级高的进程,有两种不 同的处理方式: ________和________ 。 三、计算题
1、设有三个批作业JOB1、JOB2、JOB3,其到达时间、处理时间及完成时间如下: 作业作业到达时间(时)开始处理时间(时)处理完成时间(时) JOB1 21 JOB3 试计算 (1)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 (2)所有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 2、假定在单CPU条件下有下列要执行的作业 作业 运行时间优先级 123 235 作业到来的时间是按作业编号顺序进行的(即后面作业依次比前一个作业迟到一个时间单 位)。 (1)用一个执行时间图描述在采用非抢占式优先级算法时执行这些作业的情况 (2)对于上述算法,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 (3)对于上述算法,各个作业的带权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带权周转时间是多少?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单项选择题 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 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2、外存(如磁盘)上存放的程序和数据() A.可由CPU直接访问B.必须在CPU访问之前移入内存 C.是必须由文件系统管理的D.必须由进程调度程序管理 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
1、设有三个批作业 JOB1、JOB2、JOB3,其到达时间、处理时间及完成时间如下: 作业 作业到达时间(时) 开始处理时间(时) 处理完成时间(时) JOB1 15 18 22 JOB2 18 21 23 JOB3 17 19 21 试计算: (1)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 (2)所有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 2、假定在单 CPU 条件下有下列要执行的作业: 作业 运行时间 优先级 1 10 2 2 4 3 3 3 5 作业到来的时间是按作业编号顺序进行的(即后面作业依次比前一个作业迟到一个时间单 位)。 (1)用一个执行时间图描述在采用非抢占式优先级算法时执行这些作业的情况。 (2)对于上述算法,各个作业的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周转时间是多少? (3)对于上述算法,各个作业的带权周转时间是多少?平均带权周转时间是多少?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一、 单项选择题 1、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 A.方便用户 B.提高内存利用率 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2、 外存(如磁盘)上存放的程序和数据( )。 A.可由 CPU 直接访问 B.必须在 CPU 访问之前移入内存 C.是必须由文件系统管理的 D.必须由进程调度程序管理 3、 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 )。 A.源程序 B.目标程序 C.可执行程序 D.非执行程序
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A.符号名空间B.虚拟地址空间 C.相对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 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划分问题。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 位,即把[2]变成[3],静态重定位由[4]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 [1]:A地址空间B符号名空间C主存空间D虚存空间 [2]、[3]:A页面地址B段地址C逻辑地址 D物理地址E外存地址F设备地址 [4]、[5]:A硬件地址变换机构B执行程序C汇编程序 D连接装入程序E调试程序F编译程序G解释程序 6、经过(),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静态重定位B.动态重定位 C.编译或汇编D.存储扩充 7、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 C.若干连续的帧D.若干不连续的帧 8、()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段页式 9、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字节。 A 2GB B 4GB C. 100KB D 640KB 10、虚拟存储技术是()。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11、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 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 12、虚拟存储技术与()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 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 3、()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 数据。 A.覆盖技术B.交换技术
4、可由 CPU 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 A.符号名空间 B.虚拟地址空间 C.相对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 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划分问题。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 位,即把[2]变成[3],静态重定位由[4]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 [1]:A 地址空间 B 符号名空间 C 主存空间 D 虚存空间 [2]、[3]: A 页面地址 B 段地址 C 逻辑地址 D 物理地址 E 外存地址 F 设备地址 [4]、[5]: 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B 执行程序 C 汇编程序 D 连接装入程序 E 调试程序 F 编译程序 G 解释程序 6、经过( ),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编译或汇编 D.存储扩充 7、 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 B.若干地址不连续 C.若干连续的帧 D.若干不连续的帧 8、(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 B.页式 C.固定分区 D.段页式 9、处理器有 32 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字节。 A.2GB B.4GB C.100KB D.640KB 10、虚拟存储技术是( )。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11、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 B.磁盘空间的大小 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计算机地址字长 12、虚拟存储技术与( )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 B.动态分页管理 C.段式管理 D.段页式管理 13、(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 数据。 A.覆盖技术 B.交换技术
C.虚拟技术D.物理扩充 14、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 A.输入输出中断B.时钟中断 C.越界中断D.缺页中断 以下存储管理技术中,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是() A.动态分区法B.可重定位分区法C.请求分页技术D.对换技术 16、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将每个作业的[1]分成大小相等的页,将[2]分块,页和块的大小 相等,通过页表进行管理。页表包括页号和块号两项,它们一一对应。页表中还包括[3]、 [4]以及外存地址(标识页面在外存的相应位置)等信息 在动态地址转换过程中,根据页号查找页表,由[3]可知,该页是否已在主存。如不在,则 产生[5]以装入所需的页。 供选择的答案: [1][2]:A、符号名空间B、内存空间C、辅存空间D、地址空间 [3][4]:A、改变位B、状态位C、页长D、页内位移量 [5]:A、动态链接B、缺页中断C、页面置换D、页面更新 17、在请求分页系统中,LRU算法是指() A.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 B.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 C.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 D.以后再也不用的页先淘汰 18、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 次数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9、在分段管理中,()。 A.以段为单位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B.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C.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D.每段是等长的 20、()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一维地址结构。 A.固定分区B.分段 C.分页D.分段和段页式 21、分段管理提供()维的地址结构。 A.1B.2C.3D.4 22、()实现了两种存储方式的优势互补
C.虚拟技术 D.物理扩充 14、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 )。 A.输入输出中断 B. 时钟中断 C.越界中断 D. 缺页中断 15、以下存储管理技术中,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技术是( )。 A.动态分区法 B.可重定位分区法 C.请求分页技术 D.对换技术 16、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将每个作业的[1]分成大小相等的页,将[2]分块,页和块的大小 相等,通过页表进行管理。页表包括页号和块号两项,它们一一对应。页表中还包括[3]、 [4]以及外存地址(标识页面在外存的相应位置)等信息。 在动态地址转换过程中,根据页号查找页表,由[3]可知,该页是否已在主存。如不在,则 产生[5]以装入所需的页。 供选择的答案: [1][2]: A、符号名空间 B、内存空间 C、辅存空间 D、地址空间 [3][4]: A、改变位 B、状态位 C、页长 D、页内位移量 [5]: A、动态链接 B、缺页中断 C、页面置换 D、页面更新 17、在请求分页系统中,LRU 算法是指( )。 A. 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 B. 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 C. 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 D. 以后再也不用的页先淘汰 18、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把页面尺寸增加一倍,在程序顺序执行时,则一般缺页中断 次数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9、 在分段管理中,( )。 A. 以段为单位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B. 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C. 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D. 每段是等长的 20、 (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一维地址结构。 A.固定分区 B.分段 C.分页 D.分段和段页式 21、 分段管理提供( )维的地址结构。 A.1 B.2 C.3 D.4 22、 ( )实现了两种存储方式的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