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孔子的敬佩,走在宽阔的石板路上,眼前豁然一亮,一座气势雄 伟的大殿映入眼帘。“大成殿”几个金色的大字苍劲有力。朱红色的大门,深红 色的墙,黄色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出大成殿的宏伟壮丽。特别显 眼的是殿前那十根白龙柱,每根都是整石雕成,柱上长龙栩栩如生,似腾似游 壮观程度绝不亚于故宫大殿。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传说中孔子是位长 相丑陋、身材矮小的老人,可眼前却俨然是个英俊慈祥、身材魁梧的长须老先生, 想来是后人由于崇敬而把孔子美化了的缘故。 时间有时往往会掩盖住真相,在这儿,我们很难想象到孔子当年的落魄。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在母亲拉扯下长大,十六七岁时没有了母 亲。但他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 他一生只做过三年左右的官,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后来,孔子带着爱徒周游列国, 宣扬他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壮志难酬。到老年只好隐居家乡,埋头讲学和著述, 大成殿后的诗礼堂就是最好的见证。堂中的几十块黑石板雕刻着孔子一生的经 历。看着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仿佛看到了孔子经历着生活的贫困,政治上 的失意,到最后仍坚持宣扬“仁爱”,成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的情景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个寒暑后回到鲁国时,已年近七旬,他 的晚境是凄凉的,老年丧子再加上最器重的弟子的去世,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沉重 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放松对古文献的整理和继续撰写《春秋》。 这需要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坚强的意志!他的儒学思想影响巨大,超出了任何 人的想象。惊人的意志使孔子最终成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人文学者,中 庸的思想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部分诺贝尔奖获奖者曾在巴黎发表的 个宣言中预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 子的智慧。”可见世人对于孔子思想的重视 走近孔子,你会发现你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只不过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勇气和人格魅力 [简评]任何一个中国人游孔庙时,都不会不在心海里掀起波澜。孔子 作为东方文化的巨人,整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面对孔庙如此庞大而又气势恢宏 的建筑群,我们自然会想得很多很多。作者从内心“震撼”写起,选取了行程中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几个点,并由此转到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落魄和死后的被历代统
怀着对孔子的敬佩,走在宽阔的石板路上,眼前豁然一亮,一座气势雄 伟的大殿映入眼帘。“大成殿”几个金色的大字苍劲有力。朱红色的大门,深红 色的墙,黄色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出大成殿的宏伟壮丽。特别显 眼的是殿前那十根白龙柱,每根都是整石雕成,柱上长龙栩栩如生,似腾似游。 壮观程度绝不亚于故宫大殿。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传说中孔子是位长 相丑陋、身材矮小的老人,可眼前却俨然是个英俊慈祥、身材魁梧的长须老先生, 想来是后人由于崇敬而把孔子美化了的缘故。 时间有时往往会掩盖住真相,在这儿,我们很难想象到孔子当年的落魄。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在母亲拉扯下长大,十六七岁时没有了母 亲。但他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 他一生只做过三年左右的官,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后来,孔子带着爱徒周游列国, 宣扬他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壮志难酬。到老年只好隐居家乡,埋头讲学和著述, 大成殿后的诗礼堂就是最好的见证。堂中的几十块黑石板雕刻着孔子一生的经 历。看着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仿佛看到了孔子经历着生活的贫困,政治上 的失意,到最后仍坚持宣扬“仁爱”,成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的情景。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个寒暑后回到鲁国时,已年近七旬,他 的晚境是凄凉的,老年丧子再加上最器重的弟子的去世,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沉重 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放松对古文献的整理和继续撰写《春秋》。 这需要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坚强的意志!他的儒学思想影响巨大,超出了任何 人的想象。惊人的意志使孔子最终成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人文学者,中 庸的思想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部分诺贝尔奖获奖者曾在巴黎发表的 一个宣言中预言:“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首 2500 年去吸取孔 子的智慧。”可见世人对于孔子思想的重视。 走近孔子,你会发现你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只不过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勇气和人格魅力。 [简评] 任何一个中国人游孔庙时,都不会不在心海里掀起波澜。孔子 作为东方文化的巨人,整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面对孔庙如此庞大而又气势恢宏 的建筑群,我们自然会想得很多很多。作者从内心“震撼”写起,选取了行程中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几个点,并由此转到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落魄和死后的被历代统
治者推崇的叙述和议论,给人们展现一个真实的孔子形象,他有着博大的胸怀 坚强的人格、超人的智慧,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孔子生前身后的不同境遇作深入的 思考 (2) 至圣 (2004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 文庙,是古时的学府。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精神的中心。中华各地的 文庙大成殿中,当面傲立的,便是中华儒学之始者一一孔子 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孔 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中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 直到“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 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作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孔子 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口:“圣哉,回也。”内心极推 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 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身处乱世,他默对现实,独善其身。既有伯 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 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贤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 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绝非游说之路一一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 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己不会富国强兵之时, 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 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 浮于海”,静默中孕含了无穷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为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孔子七十二 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孔子身体力行于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 的。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 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 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否则哪有“关关雎鸠”的千古 绝唱?孔子是个文化人。他回望历史,低首是现今,远望是将来。汉代的独尊儒 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
治者推崇的叙述和议论,给人们展现一个真实的孔子形象,他有着博大的胸怀、 坚强的人格、超人的智慧,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孔子生前身后的不同境遇作深入的 思考。 (2) 至 圣 (2004 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 文庙,是古时的学府。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精神的中心。中华各地的 文庙大成殿中,当面傲立的,便是中华儒学之始者——孔子。 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孔 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中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 直到“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 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作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孔子一 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口:“圣哉,回也。”内心极推 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 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身处乱世,他默对现实,独善其身。既有伯 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 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贤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 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 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己不会富国强兵之时, 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 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 浮于海”,静默中孕含了无穷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为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孔子七十二 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孔子身体力行于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 的。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 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 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否则哪有“关关雎鸠”的千古 绝唱?孔子是个文化人。他回望历史,低首是现今,远望是将来。汉代的独尊儒 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