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它区域无效。 第I卷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A.谛听(ti)贿赂(l)真挚(zi)荤菜(hun B.颠簸(b6)犀利(x)烙印(rao)进裂(peng) C.恫吓(tong)炫目( xuan)谩骂(mdn)虬枝(qiu) D.翌日(y1)兀自(吣)涅槃(pan)喧嚣(xiao)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瑟缩秉烛粘轻怕重无剂于事 B.丰腴发窘虎视眈眈截然不同 C.诽谤震摄世外桃园惨绝人寰 D.矜持璀灿安分守己不可明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 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B.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与珊瑚礁友好相处,相安无事。(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冲 突。) C.米妮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扇玻璃上的美丽景象,连要干的活都忘了。(津津有味:特别 有滋味,形容味道好。) D.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以讹传讹:把本来不 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穿越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以榕树为造型依据的福建馆,体现了福建“开放包容、同源共济”的海西风貌。 B.不少大学生响应党中央“到西部去”的政策,纷纷加入了西进的行列 C.只要每个人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才不难实现低碳生活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5.下面对名著内容的描述错误的两项是 A.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没有事没好感,鲁迅甚至还憎恶范爱农。 回国相遇后,两人交往甚密,成为好朋友。后来,鲁迅还因爱农溺水身亡感到悲伤 B.保尔与冬妮娅青梅竹马,在冬妮娅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然而在最艰苦的岁月里, 保尔是与妻子达雅同甘共苦,最终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C.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 君的金丹,然后返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的旗帜
2010 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它区域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 分) A.谛听(tì) 贿赂(lù) 真挚(zì) 荤菜(hūn) B.颠簸(bǒ) 犀利(xī) 烙印(rào) 迸裂(pèng) C.恫吓(tóng) 炫目(xüàn) 谩骂(màn) 虬枝(qiú) D.翌日(yì) 兀自(wù) 涅槃(pán) 喧嚣(xiāo)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瑟缩 秉烛 粘轻怕重 无剂于事 B.丰腴 发窘 虎视眈眈 截然不同 C.诽谤 震摄 世外桃园 惨绝人寰 D.矜持 璀灿 安分守己 不可明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以揠苗助长 ....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 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B.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与珊瑚礁友好相处,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冲 突。) C.米妮津津有味 ....地看着一扇玻璃上的美丽景象,连要干的活都忘了。(津津有味:特别 有滋味,形容味道好。) D.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把本来不 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穿越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以榕树为造型依据的福建馆,体现了福建“开放包容、同源共济”的海西风貌。 B.不少大学生响应党中央“到西部去”的政策,纷纷加入了西进的行列。 C.只要每个人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才不难实现低碳生活。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5.下面对名著内容的描述错误的两项是 A.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没有事没好感,鲁迅甚至还憎恶范爱农。 回国相遇后,两人交往甚密,成为好朋友。后来,鲁迅还因爱农溺水身亡感到悲伤。 B.保尔与冬妮娅青梅竹马,在冬妮娅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然而在最艰苦的岁月里, 保尔是与妻子达雅同甘共苦,最终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C.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 君的金丹,然后返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的旗帜
D.祥子来到北平,苦干三年,买了一辆新车,不久就被大兵捉了,且失去车。一天夜里祥 子趁机逃出军营,并顺手牵走三匹骆驼,于是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E.鲁滨逊被冲到孤岛后,为了防止受到野人或野兽的袭击,建造了房子;为了方便自己的 生活,制作了很多器具:为了放松精神,常读《圣经》 第Ⅱ卷非选择题(140分) 积累与运用。(27分) 6.默写。(12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5)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李商隐《无题》) ⑦)传统经典的文化常常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面对得失时,我们应该拥有《岳阳楼 记》中“ 的豁达:陷入困境时,我们应该拥有《游山 西村》中“ ”的信心:被人误解时,我们应该拥有“人 不是而不愠”的宽容。 (8)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请借用古诗文的句子表 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课内外均可) 7.名著考查。(6分) (1)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出相关人物。(2分) 每逢周六 都要惩罚一下本周以来犯过错误的孩子,然后他就去做晚祷,这 时,厨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外祖母收养的弃儿 弄来黑色蟑螂,大家玩得不 亦乐乎。 (2)《水浒传》中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请从下面的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的故事 情节,并写出主人公的绰号。(60字左右,4分) 大闹野猪林杨志卖刀景阳冈打虎 8.综合性学习。(9分) 畲族是闽东民族的一枝花,学校要开展“走近畬族"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项内容。 (1)学校要召开“走近畲族”活动的启动大会,假如你是会议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会 议写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4分)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3分) 材料一:从唐朝至明清时期,畲族先民从闽、粵、赣三省交界一带陆续迁移到闽东。解 放前绝大部分的畲族同胞都居住在偏远落后的小山村里。 材料二:目前,我市畲族民族聚居行政村基本实现了电力、电视、电话、交通、卫生饮 用水等“五通”。全市建立民族小学386所、民族中学6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
D.祥子来到北平,苦干三年,买了一辆新车,不久就被大兵捉了,且失去车。一天夜里祥 子趁机逃出军营,并顺手牵走三匹骆驼,于是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E.鲁滨逊被冲到孤岛后,为了防止受到野人或野兽的袭击,建造了房子;为了方便自己的 生活,制作了很多器具;为了放松精神,常读《圣经》。 第Ⅱ卷 非选择题(14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7 分) 6.默写。(12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3)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4)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5)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李商隐《无题》) (7)传统经典的文化常常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面对得失时,我们应该拥有《岳阳楼 记》中“ , ”的豁达;陷入困境时,我们应该拥有《游山 西村》中“ , ”的信心;被人误解时,我们应该拥有“人 不是而不愠”的宽容。 (8)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请借用古诗文的句子表 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 ”。(课内外均可) 7.名著考查。(6 分) (1)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出相关人物。(2 分) 每逢周六, 都要惩罚一下本周以来犯过错误的孩子,然后他就去做晚祷,这 时,厨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外祖母收养的弃儿 弄来黑色蟑螂,大家玩得不 亦乐乎。 (2)《水浒传》中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请从下面的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的故事 情节,并写出主人公的绰号。(60 字左右,4 分) 大闹野猪林 杨志卖刀 景阳冈打虎 8.综合性学习。(9 分) 畲族是闽东民族的一枝花,学校要开展“走近畲族”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项内容。 (1)学校要召开“走近畲族”活动的启动大会,假如你是会议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会 议写一段开场白。(80 字左右,4 分)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3 分) 材料一:从唐朝至明清时期,畲族先民从闽、粤、赣三省交界一带陆续迁移到闽东。解 放前绝大部分的畲族同胞都居住在偏远落后的小山村里。 材料二:目前,我市畲族民族聚居行政村基本实现了电力、电视、电话、交通、卫生饮 用水等“五通”。全市建立民族小学 386 所、民族中学 6 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
量不断提高。成立了畬族歌舞团,建造了畬族革命纪念馆、畬族博物馆和中华畬族宫等。霞 浦畬族小说歌、福建畲族民歌(宁德畬族二声部“双音”、宁德闽东畬族歌言)已入选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安市畬族银器制作技艺也已列在5月17日的文化部官方 网站上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名单上 你得出的结论是: (3)假如宁德市政府要为畲族开设网站,请你根据上面的两则材料写出两个栏目的名称 (2分) 栏目 栏目二: 、阅读。(5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7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 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 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龀首领, 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 待其惰也。 【注释】①阖:关闭。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虎大骇,远遁遁 (2)驴不胜怒,蹄之蹄: (3)适异国来贡狮猫适: (4)启扉急视启: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文:
量不断提高。成立了畲族歌舞团,建造了畲族革命纪念馆、畲族博物馆和中华畲族宫等。霞 浦畲族小说歌、福建畲族民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双音”、宁德闽东畲族歌言)已入选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安市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也已列在 5 月 17 日的文化部官方 网站上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名单上。 你得出的结论是: (3)假如宁德市政府要为畲族开设网站,请你根据上面的两则材料写出两个栏目的名称。 (2 分) 栏目一: 栏目二: 二、阅读。(53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9-12 题。(17 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 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 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 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 待其惰也。 【注释】①阖:关闭。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 分) (1)虎大骇,远遁 遁: (2)驴不胜怒,蹄之 蹄: (3)适异国来贡狮猫 适: (4)启扉急视 启: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文: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译文: 11.填空。(6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到“觉无异能者”, 最后认为“ 【乙】文中 ”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 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 (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描 写:【乙】文侧重对猫的描写。 12.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分) (二)精读下面文章,回答13-17题。(20分)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 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 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 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 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 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 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 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 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 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 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 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译文: 11.填空。(6 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到“觉无异能者”, 最后认为“ ”。【乙】文中“ , ”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 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 分) (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 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 12.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 分) (二)精读下面文章,回答 13-17 题。(20 分)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 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 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 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 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 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 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 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 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 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 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 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
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 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 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 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 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 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 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 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条鱼, 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 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文章有删改) 13.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4分) 放贼—送鱼 4.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4分)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我选第_句,批注: 15.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2分) 16.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 由。(7分) 17.“我”家已经有点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
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 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 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 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 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 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 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 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 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 “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文章有删改) 13.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4 分) ——放贼——送鱼—— 14.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4 分)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我选第 句,批注: 15.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2 分) 16.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 由。(7 分) 17.“我”家已经有点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