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血清酶的生理差异 (一)性别 ◆(多数酶差异,少数有差异 ◆,男性廉勇虚帏例缇APP新性S汇血清中ALP略 责任截未男性:5恸增至截朱的女)3倍,然后逐 小法润0吟烟女路盟最泗 格薄空群湃稀,如、 精中应多效 尖)A箕D、ALT等活性升高。 11
11 四、血清酶的生理差异 (一)性 别 多数酶无差异,少数有差异 男性高于女性: CK、ALP、 γ-GT 女性高于男性:LDH1(青年妇女) (二)年 龄 最明显的例子是ALP,新生儿血清中ALP略 高于成人,1~5岁增至成人的2~3倍,然后逐 渐下降,到10~15岁,ALP又明显升高,可达 成人的3~5倍,20岁后降至成人值。 (三)饮 食 血清中大多数酶不受进食影响,故测定酶 活性不一定需要空腹采血。 (四)运 动 激烈的肌肉运动可使血清中多种酶,如CK、 LD、AST、ALD、ALT等活性升高。 (五)妊 娠 (六)其 它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12
12 第 三 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促反应进程 反应级数 零级一←一一级 Lag phase 线性期 Linear phase [P] Zero order 非线性期 First order 延滞期 dp dt [S] 时间 酶促反应时间进程曲线 13
13 零级 一级 [P] [S] V = dp dt 反应级数 时间 酶促反应进程 延滞期 线性期 非线性期 Lag phase Zero order Linear phase First order 酶促反应时间进程曲线
底物耗尽 吸光度 线性反应期 延滞期 (零级反应期月 斜率=速度= △A △T ◆延迟时间 监测时间 时间 单试剂测定体系酶促反应进程曲线 14
单试剂测定体系酶促反应进程曲线 14
结论: 为了计算酶活性浓度,必须根据线性 反应期(零级反应期)的反应速率才能准 确计算出酶活性浓度否则将导致误差。 酶活性浓度测定就是要使酶促反应 的初速度达到Vmax,即在过量底物存在 下的零级反应期的V,此时V与E之间有 线性关系。 15
15 结论: 为了计算酶活性浓度,必须根据线性 反应期(零级反应期)的反应速率才能准 确计算出酶活性浓度否则将导致误差。 酶活性浓度测定就是要使酶促反应 的初速度达到Vmax,即在过量底物存在 下的零级反应期的V,此时V与[E]之间有 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