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的炎性段容 4的炎性假 (13号 巨体标本Ce他inous pericarditis) 金灵照变纯。的根表面有少许纤维素性津 且织老(即实变),失去正常时具有的海绵状结构。为什么? 大,浆的血 数目增多面清晰可见 只 商么解学结肉产生什么后果 2) 用近醉组外正常.病变半 交对侧肿联。 然形能清张光语被锋等出腰食块状实支 :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布特点? 。本发楼拉金清器为的美在敏金注染笑领蕊色货济器安艺维较整齐的件瘤样包块。与真性件不能 2 面,去率陵葡,构来液,纤维素。肺胞壁毛细血管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纤作素性物,高修下出物红染,丝状减细 见在奶 资得酸溶药醉亲轻。意种变化说用了夫症的造程如付? 敏省有皮下红州政,片未切到虫依。脂助姓蜂组织中有大量嗜酸性白自离浸。可见局部组织坏死和凌化形成的空隙。这售形态变化有何锈
12.肺的炎性假瘤 12.干酪样肺炎 (29号) 13.淋巴结结核 (30号) 14.肺的炎性假瘤 (13号) 巨体标本(Gross spsecimen) 1.纤维素性心包炎(Fibrinous pericarditis) (l)心脏大小正常。 (2)心包腔已剪开。在心包壁层和脏层的浆膜表面,弥漫地复盖着灰黄色绒毛状或纱布样纤维素性渗出物。 (3)纤维素性渗出与血管损害程度有何联系?纤维素性渗出物的转归如何? 2.白喉(Diphtheria) (l)喉、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被复一层灰黄色假膜。 (2)位于气管、支气管的假膜已部分脱离管壁,堵住管腔。 (3)为什么支气管的假膜比喉部的假膜易于脱落? 3.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l)病变肺叶饱满、肺膜紧张,边缘变钝。肺膜表面有少许纤维素性渗出物,病肺呈 明显的灰黄色。 (2)切面,有病变的肺叶呈灰黄色,组织致密(即实变),失去正常时具有的海绵状结构。为什么? 4.化脓性阑尾炎(Purulent appendicitis) (1)阑尾体积肿大,浆膜的血管扩张,数目增多而清晰可见。 (2)有的标本浆膜表面复盖着灰黄色脓性分泌物。 (3)在切面上观察阑尾腔,腔的大小有何改变?腔内有无粪石? 5.肝脓肿(Absces of the liver) (l)肝脏切面有数个脓腔,脓腔内脓液已流失。 (2)脓肿周边部有无脓肿壁形成?有无脓肿壁形成说明什么? (3)活体内,肝脏的脓腔是怎么样形成的? 6.流行性脑膜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2)大脑表面失去正常时具有的光泽,变得混浊。 (2)蛛网膜下腔聚集着灰黄色脓性分泌物,其中的血管扩张、充血。 (3)脑底部视交叉池、桥脑池、脚间池等处渗出物较多,为什么? 7.干酪样肺炎(Caseous pneumonia) (1)病变区实变、灰黄色像干酪样外观。 (2)干酪样坏死灶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的融合成片。 (3)有的标本可见坏死物质液化形成空洞 (4)本病变属于何种类型的炎症? 8.脊柱结核(Tuberculosis of vertebra) (l)病变椎体结构破坏,发生干酪样坏死,严重病例,棘突、椎间盘及脊柱周围软组 织也可受累。 (2)脊柱屈曲,脊髓受压。 (3)以上病变可以破坏什么解剖学结构,产生什么后果? 9.脑脓肿(Abscess of brain ) (1)脑实质内,圆形脓腔内有少量黄色稠厚脓液。 (2)脓腔外周有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 (3)附近脑组织外观正常。病变半球较对侧肿胀。 10.钩端螺旋体病肺(Lung of leptospirosis) (1) 肺外形饱满,肺膜紧张光滑,边缘变钝,呈暗红色。 (2) 切面,肺组织广泛出血,暗红色.有时出血区呈斑块状实变。 (2) 11.粟粒性肺结核(Miliary tuberculosis of lunges) (l)肺膜光滑,透过肺膜可见到灰白色粟粒状结节。 (2)切面,灰白色粟粒状结节均匀、弥漫地分布于整个肺组织。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布特点?。 12.肺的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lung) 肺叶切除标本,见肺内有一实变区域,圆形、灰白色,境界较清楚。临床,X光下可见一边缘较整齐的"肿瘤样包块"。与真性肿瘤不能 区别。手术切除后。标本经显微镜检查确诊为肺的炎性假瘤。注意病灶大小、部位及邻近肺组织的变化。 组织切片(Tissue slides) 1.大叶性肺炎(27号) (1)肉眼,病变肺组织实变,失去海绵状结构。 (2)肺泡腔内充满嗜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浆液,纤维素。肺胞壁毛细血管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纤维素性心包炎(81号) (1)心外膜表面有绒毛状纤维素性渗出物复盖,高倍镜下。渗出物红染,丝状或细颗 粒状,其中有散在的炎症细胞浸润。心外膜间皮细胞变性、坏死。 (2)心外膜中,血管扩张充血,结缔组织明显水肿及多量炎症细胞浸润。注意炎症细 胞的类型。 (3)心肌浊肿(轻度细胞水肿),间质水肿。 3.化脓性阑尾炎(16号) (l)阑尾壁增厚,各层组织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2)部分粘膜坏死脱落,腔内有多少不等的脓性渗出物及坏死组织。 (3)粘膜层的淋巴滤泡增生肿大。 4.肝脓肿(18号一1) (1)低倍镜下,见汇管区内有大小不一的炎症细胞浸润灶, (2)高倍镜下,炎症灶主要是由嗜中性白细胞,变性、坏死的肝细胞等组成,有的切 片尚可见坏死组织和渗出的炎症细胞液化形成的腔隙及菌落。 (3)有的切片可见在脓肿周围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这种变化说明了炎症的进程如何? 5.急性肾脓肿(18号一2) (1)肾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2)病灶中央可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液化。 6.裂头蚴性嗜酸性脓肿(12号) (1)皮下软组织中见裂头蚴虫体,虫体内有多数石灰小体。 (2)虫体附近可见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渗出,聚集成堆,中央逐渐发生坏死形成嗜酸性脓肿。 7.肺吸虫皮下结节(101号) 材料取自皮下软组织。切片时未切到虫体。脂肪结缔组织中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可见局部组织坏死和液化形成的空隙。这些形态变化有何病 理意义? 8.宫颈息肉(90号) (l)息肉呈椭圆形突起,边缘整齐。 (2)息肉四周为高柱状上皮细胞复盖,间质较疏松,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有 较多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以及少量的嗜中性和嗜酸性白细胞浸润
,额秋花售提技等用:花计准教 在分 无锅。时泡壁毛细直管扩张、无血。红银跑漏出进入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对机体有问危害: 态器的背及多后面。诗思专.太片中我性作种收生古优好 ):四周有较多的类上皮细胞田绕:最外层有较多的淋巴细胞,结节可以融合。本 意费垫的基本精理安化有哪些?共中以什么安化最承要,对炎建性质具有较原要的沙 种表细胞的形特点如完的出流件毫为面列表比较城毛心与白 四病例讨论 天后, 110 头香2此,时核他高,典色,陕,白题4s0,中性86火 、酷扁桃体形成 上架同性皮的区装?全各收电?行程我国 例的炎 志若男性2岁 是么病 (吕长虹) 第四章 一、背的写安天 上要的化度、生长大、生长收、扩方式以及对主能 均眼观 几个方面 :实程质的关系」 1,组织米源
9.异物肉芽肿(114号)(注:有两种切片) (l)观察不同的切片时,软组织中分别可以见到棉花纤维或缝线等异物:棉花纤维散 在分布,呈细丝状有微透明的折光性;缝线为束状.染成兰黑色。 (2)在异物周围有大量巨噬细胞增生。部分巨噬细胞融合成异物巨细胞,后者体积大, 多个圆形、椭圆形的核散在分布于丰富的胞浆中。注意观察胞浆内有无异物? (3)病灶周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请思考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 10.钩端螺旋病体肺(96号) 大片肺泡腔及支气管内充满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腔扩张、充血。红细胞漏出进入肺泡腔,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对机体有何危害? 11.炎性肉芽组织(102号) (l)镜下见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 (2)肉芽组织内可见多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 3)肉芽组织有何功用?它出现于炎症的什么时期? 12.干酪样肺炎(29号) (1)肺组织切片,大片干酪样坏死为均匀无结构红染物质。 (2)坏死边缘有单核、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见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请思考,本片中炎症的何种病变占优势? 13.淋巴结结核(30号) (l)淋巴结部分结构受到破坏并可见其中散在分布的结核结节, (2)结节中央为郎罕氏多核巨细胞(部分切片可见干酪样坏死);四周有较多的类上皮细胞围绕;最外层有较多的淋巴细胞,结节可以融合。本 片中什么病变占优势? 14.肺的炎性假瘤(13号) (1)肺组织切片。病变组织为实变区,失去海绵状结构。 (2)镜下,见病变区有大量淋巴、浆细胞及组织细胞呈弥漫浸润。病程较长者可见血 管、纤维组织增生,有时可见肺泡Ⅱ型上皮增生形成假腺样结构. (3)炎性假瘤周围的肺组织有无病变? 三.思考题 1.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哪些?其中以什么变化最重要,对炎症性质具有较重要的诊 断意义? 2.各种炎症细胞的形态特点如何?它们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3.分别从病因、病变性质、部位、形态特点对机体的影响等方面列表比较绒毛心与白 喉;脓肿与蜂窝织炎;急性肝脓肿与慢性肝脓肿之异同。 4.炎症的局部病变可引起哪些全身反应? 四.病例讨论 (一)病例一 患者 女性 21岁 因畏寒、发烧、头痛,眼球突出一月余入院。 一月前右鼻尖部长一疖疮,约豌豆大,红肿,表面发白,自行挤压排脓。次日,感畏寒、 发热、头痛。 6天后,右眼肿胀,入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遂入我院就诊。 体检:体温38oC,呼吸20次/分,心率110次/分。神清合作,鼻尖见紫红色疖疮愈合痕迹。 右眼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双眼视力减退,颈阻力增加。肝肋下2cm。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1×109/L,中性86%,淋巴12%,脑脊液检查:黄色、浑浊,白细胞480,中性86%,单核1 4%,蛋白5.85g/L。 住院经过:虽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但体温仍升至39.8oC。入院第6天,出现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抢救无效死亡。 临床诊断:鼻尖、眼眶化脓性炎;海绵窦血栓形成;化脓性脑膜炎。 脑局部解剖发现(A1306)(包括巨体及镜下): 1.鼻根部之鼻腔粘膜肿胀、充血,大量淋巴、单核细胞及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2.右 眼肿胀,周围皮肤略带暗红色。海绵状静脉窦及左乙状窦混合血栓形成,病变静脉壁及周围软组织大量淋巴、巨噬细胞浸润。3.化脓性脑膜炎(脑底 部)。脑水肿及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思考以下问题 1.本病例有哪些"炎症性病变"的证据?全身各脏器可能有何发现?如何理解炎症的 局部与全身的辩证关系’ 2.本例的炎性渗出有何特点?为什么说抗菌素的使用可以改变炎症发展的进程? 3.本例中,血栓是怎样形成的? 4.本例死亡原因是什么? (二)病例二 患者 男性 22岁 肛门旁一侧肿胀,局部疼痛-周。病变未经治疗,请人用空针穿刺,但未吸出脓液。两周后肛周组织肿胀明显,局部发红微黄,用手指压之有波动 感。大便时,便中带有脓血。不久,肛周皮肤穿破,溃疡形成,排出黄白色,带粪臭的脓液,不得已入院治疗。经扩大引流,排脓,抗菌治疗及多次换 药,伤口仍未完全愈合。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患的是什么病? 2.有何并发症? 3.为什么病变处溃疡不易愈合? (吕长虹) 第四章 肿瘤(Tumor)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组织来源、分化程度、生长方式、生长速度、扩散方式以及对宿主的影响。 2.掌握常见各型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 二、观察方法: 肉眼观察: 要明确肿瘤生长的部位和范围,注意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数目、颜色和质地,是否有包膜或溃疡形成?切面是否有出血或坏死?与周围 组织的关系及局部淋巴结有无转移? 显微镜观察: 主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来源; 2 . 分化程度; 3.实质和间质的关系。 1.组织来源:
皮组织度上器时积贵种来产合由斧支整斋的贸变柔芬的紧热的上间叶细质化而来。 的实质是指发生肿瘤变化的细跑,即 的结性。是 实习内家, 巨体标本 组织切片 2 ,皮肤乳头状 2食度肤乳兴状 (6 61多每 (92号) (129号) (84号 粘液性囊腺给 的气正常组织相选 美器品容质写行结幸销诺 s poly of the colon) 与肠他员相骄翁未向肠量浸润生长。部份息肉切面有粘液样色承, 受润性生 的德否耀监莫若色放使给辆衣热辞班季杂磷成 防离呈哭色:鸡男脑装植聚质软 }胡骗量货贫装款年色来院本离际景资赞星赞防植。体积软小,为 多发 液样改 B袋.6e 厂之寂夏:,孩,中一个标本为多发性子名电,宫儿。 血管 12 2 carcinom of the penis) 1化青许精招架骨”紧片瘤生长使同廊影大
是指肿瘤组织由何种组织演变而来。一般而论,上皮来源的肿瘤由某种分化成熟的上 皮组织或上皮的储备细胞发生。间叶来源的肿瘤由某种分化成熟的间叶组织或未分化的原 始间叶细胞衍化而来。 2.分化程度 分化高的肿瘤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的成熟组织相似,如结肠腺瘤,瘤细胞与正常肠腺的柱形粘液细胞形态相似,并呈腺管状排列。分化低的肿 瘤组织结构与其所起源的成熟组织很不相似,甚至接近幼稚的胚胎组织。如低分化腺癌细胞呈不规则腺管状、条索状甚至分散排列或成实性片块状生长 (即有结构的异型性),并表现出细胞的异型性。一般而论,分化愈低的肿瘤,其异型性愈明显。 3.实质与间质的关系: 所谓肿瘤的实质是指发生肿瘤变化的细胞,即瘤细胞。它决定肿瘤的特性,是对肿瘤进行分类和命名的依据。间质则是瘤组织间的血管 与纤维组织,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不具特异性。上皮组织演变而来的恶性肿瘤,如鳞形细胞癌与腺癌向深部浸润时,其实质(瘤细胞巢) 与间质分界较清楚,而间叶来源的肿瘤,瘤细胞(实质)与间质常混在一起,很难分清其界限。 三、实习内容: 巨体标本 组织切片 1.皮肤乳头状瘤 1.皮肤乳头状瘤 (68号) 2.头皮鳞形细胞癌 2.食管鳞形细胞癌 (54号) 3.肠息肉状腺瘤(单发) 3.肠腺瘤 (6号) 4. 结肠多发性息肉病 4.肠腺癌 (56号) 5.结肠腺癌 5.纤维瘤 (65号) 6.纤维瘤 6.纤维肉瘤 (66号) 7.纤维肉瘤 7.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08号) 8.脂肪瘤 8.何杰金氏病(混合瘤胞型)(104号) 9.脂肪肉瘤 9. 乳腺纤维腺瘤 (92号) 10.子宫平滑肌瘤 10.子宫平滑肌瘤 (129号) 11.血管瘤 11. 子宫平滑肌肉瘤 (84号) 12.食管鳞形细胞癌 13.阴茎鳞形细胞癌 14.骨肉瘤 15.恶性淋巴瘤 16.恶性黑色素瘤 17.转移性肺癌 18.转移性肝癌 19.乳腺癌 20.卵巢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瘤 21. 乳腺纤维腺瘤 22.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巨体标本: 1.皮肤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skin) : (1)肿瘤向头皮表面呈外生性生长,表面有许多小突起似桑椹状。 (2)切面呈灰白色,表皮增生向表面呈乳头状突起,以较窄的蒂与正常组织相连。 2.头皮鳞形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skin) : (1)头皮表面有一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底高于头皮皮肤。 (2)切面癌组织呈灰白色,向真皮及皮下组织浸润。 3.肠息肉状腺瘤(肠腺瘤性息肉)(单发)(polypoid adenoma of the colon) (adenomatous poly of the colon): (1)肠粘膜有一突出表面的息肉状肿块,颜色和质地与肠粘膜相似,根部有细窄的蒂, 与肠粘膜相连。 (2)切面未向肠壁浸润生长。部份息肉切面有粘液样色泽。 4.结肠多发性肠息肉病 (Polyposis coli): (l)肠粘膜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息肉。 (2)切面未见浸润性生长。 5.结肠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colon) : (l)粘膜面有一扁平蕈状肿瘤。表面有溃疡形成,溃疡边缘隆起。 (2)切面见肿瘤组织呈灰白色,向粘膜下及肌层浸润生长。 6.纤维瘤(Fibroma) : (l)肿瘤呈不规则结节状,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注意有无包膜? (2)切面,瘤组织由灰白色纵横交错或旋涡状排列的纤维条索所构成。 7.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l)肿瘤呈卵圆形,边界清楚,似有包膜,质软。 (2)切面呈灰白色,均匀一致,似鱼肉状。 8.脂肪瘤(Lipoma) : (l)肿瘤呈卵圆形或分叶状,颜色淡黄,表面有一层完整包膜。 (2)切面呈淡黄色,质软。其中一个标本为小肠肠系膜发生的脂肪瘤,体积较小,为 多发性。 9.脂肪肉瘤(Liposarcoma) : (1)肿瘤呈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似有包膜。 (2)瘤组织切面呈淡黄色或灰白鱼肉状,部分有出血,呈暗褐色,部份显示灰白色粘 液样改变。 10.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 (1)肿瘤呈球形,位于肌壁间,界限清楚, (2)切面呈灰白色,肌纤维条索纵横交错,或呈旋涡状,排列致密。其中一个标本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宫腔有胎儿。 11.血管瘤(Hemangioma) : (l)软组织中可见多个暗红色圆形肿块,边界不清楚,无包膜。 (2)切面见瘤组织结构不均匀,其中可见小腔隙,充满血液。 12.食管鳞形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 : (l)标本为手术切除之一段食管,粘膜面可见溃疡,边缘隆起,管腔是扩大还是狭窄? (2)切面见溃疡处及隆起处为呈灰白色癌组织,并向肌层浸润。 13.阴茎鳞形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penis) : (l)阴茎龟头被菜花状癌组织替代。 (2)切面见癌组织为灰白色,向表面生长,并向深部浸润。 14.骨肉瘤(Osteosarcoma) : (1)肿瘤位于长骨一端,肿瘤生长使局部膨大
同前。 1多大,并互相鞋合形底种块。质绝。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相的小品影端厚、切面性 2)回盲部小肠恶性淋巴痛:肿癌呈灰白色,均匀一致,向肠腔突出,并向深部浸荆至肌层 16. 显病变 1几转设见多个在分布的球形结节色灰白大小收。界限清地,无包,节的酵粗无 (2)绒毛膜上皮癌肺转移:肺表面及切面可见较多散在的球形结节,因坏死出血而颜色灰红或黑揭色,结节大小较一致,界限清楚,无包 . 1禁纪的不经置浆结节的数量。大小、形状和色以及结节同肝织是正常 以,乳修等州究头实款切开的乳所,中央显示东白色密组风。质地致密,显浸调性生长。向表层侵表,直达乳头,深富紧及肌层,并向周因脂的 相胶基离公霜阿,井收光棉的衣限所,以商足专表秋,有轻的在0,23之,的内东有衣一 白粘液,因被同 巴结装现为保积大,无明痛块形成 8号 层次增多,有异 营积极洋毫盟装数是果整k持提繁受意提东装积实不不一,形态不横则。染色深找不一,可见分数像,帝份 席中央发生 角化珠】 股务高的货量木小不等种新究:装根学其隆技格智受债有炎性深康体相以。 背不装提珍不饼物居,起定 分修盘)快长使形,与共用调的原纤维排别速机文体, 6. 《2)〉精的是电胞授生敢原纤维少细电密集,排列呈交织束软。核是卵圆形、短梭形,可见分裂 像. 由成份复茶 地热举码 )呈梭形,形态较一致,成束状排列,互相交织。核呈长杆状,两端顿圆。核分裂像少见。 ,性,烟形板作色所是 散途 五满病侧时论 大0天呼吸四半天 狼天婴牛实调斋入发品花视费态包块。不红肿,无压名.近20天迅走长大。入院前 决装续长大(增如3c),于入院20天突然听吸紧迫,困难。口唇紫辑,抢数无效死亡
(2)切面见瘤组织呈灰白色,部份有坏死出血,瘤组织由骨髓腔向周围生长,侵蚀皮 质及周围软组织,并向远处骨髓腔浸润生长。 15.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 (l)肠系膜恶性淋巴瘤: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互相融合形成肿块。质地较软,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相应受累的小肠肠壁增厚,切面性状 同前。 (2)回盲部小肠恶性淋巴瘤:肿瘤呈灰白色,均匀一致,向肠腔突出,并向深部浸润至肌层。 16. 黑色素瘤(Melanoma): (l)肿瘤呈黑褐色(有的肿瘤发生于头皮,有的生长于拇指等),浸润至附近软组织。 (2)本例肿瘤有否转移?一般黑色素瘤的转移灶远较原发灶大。 17.转移性肺癌(Secondary lung carcinoma) : (l)子宫颈癌肺转移:肺表面及切面均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球形结节,颜色灰白,大小较一致,界限清楚,无包膜,结节间的肺组织无明 显病变。 (2)绒毛膜上皮癌肺转移:肺表面及切面可见较多散在的球形结节,因坏死出血而颜色灰红或黑褐色,结节大小较一致,界限清楚,无包 膜。 18.转移性肝癌(Secondary liver carcinoma) : 肝脏切面可见散在分布的多个癌结节,注意观察结节的数量、大小、形状和颜色以及结节间肝组织是否正常? 19.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 : 标本为经乳头矢状切开的乳房,中央显示灰白色癌组织,质地致密,呈浸润性生长。向表层侵袭,直达乳头,深部累及肌层,并向周围脂肪 组织扩散。 20.卵巢粘液性囊腺瘤(Ovarian mucinous cystadenoma) : 肿瘤标本约儿头大,表面见类似相嵌状鹅卵石的突起,并被光滑的浆膜所复盖,切面呈多囊状,直经约在0.2~3cm之间,腔内充有灰 白粘液,因被固定而呈胶冻状。 21. 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 of the breast): (1)肿瘤呈灰白色结节状,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 (2)切面灰白色,并可见纵横交错的白色条纹。 22.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 标本为受累及的肝、脾和淋巴结,均表现为体积增大,无明确肿块形成。 组织切片: 1.皮肤乳头状瘤:(68号) (l)皮肤的复层鳞形上皮增生,向表面形成乳头状结构。每个乳头中央均有由血管纤维组织构成的轴心。 (2)乳头状增生的复层鳞状上皮分化高,与正常鳞状上皮相似,基底膜完整。 2.食管鳞形细胞瘤(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54号) (l)正常食管的粘膜为复层鳞状上皮,一端粘膜上皮逐渐地移行至癌变细胞。细胞 层次增多,有异型性。 (2)癌组织向深部浸润,排列呈巢状,并浸润破坏肌层,癌巢之间为结缔组织间质。 (3)高倍镜下,癌细胞呈多边形,镶嵌排列,有的可见细胞间桥,但核较大,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染色深浅不一,可见分裂像,部份 癌巢中央发生角化(角化珠)。 3. 肠腺瘤(Adenoma of the colon):(64号) (l)腺瘤与正常肠粘膜连续,瘤组织含腺体数量增多,腺体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其间是纤维结缔组织,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2)高倍镜下,腺上皮为高柱状的粘液细胞,细胞体积大小较一致,排列整齐,核位于基底部,可见杯状细胞,与正常结肠腺体相似。 4. 肠腺癌:(56号): (l)结肠粘膜癌变区粘膜被腺癌组织替代,癌组织由不规则的腺管所组成,其间有多少不等的纤维间质,并浸润至粘膜下及肌层。 (2)高倍镜下,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单层或复层排列,核大、深染,极向紊乱, 可见核分裂像。 5. 纤维瘤:(65号) 瘤细胞(即纤维细胞)核呈长梭形,与其周围的胶原纤维排列成束,纵横交错,或呈旋涡状。 6. 纤维肉瘤:(66号) (1 )纤维肉瘤组织无包膜,可见到肿瘤向皮下组织浸润。 (2)瘤组织由弥漫排列的成纤维细胞样瘤细胞组成,产生胶原纤维少,细胞密集,排列呈交织束状,核呈卵圆形、短梭形,可见分裂 像。 7.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108号) (l)淋巴滤泡消失,淋巴结结构破坏,为大小较一致的淋巴样细胞所代替。 (2)高倍镜下,大多数瘤细胞中等大小,胞浆少,核仁不明显,分裂像多见。 8.何杰金病(混合细胞型)(HodgKin disease,HD )(mixed cellularity):(104号) (l)淋巴结结构部份或全部消失,由成份复杂的细胞所代替,有的可见坏死灶及纤维组织增生。 (2)肿瘤细胞的典型变化为见典型R-S细胞,该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核大,谈染,核仁硕大嗜酸性,为双核或多核。双核者,两核 并列似镜中之影,故又称镜影细胞。另可见非典型R-S细胞,该细胞形态与典型R-S细胞相似,只是仅有一个核。R-S细胞是分散地分布于反应性的淋巴 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等构成的背景上。 9. 乳腺纤维腺瘤:(92号) (1)增生的腺体和纤维组织共同构成肿瘤的实质。 (2)腺体增多,形态、大小不等,但腺上皮细胞形态与正常相似。增生的纤维组织围绕在腺管周围,多较疏松,可伴有粘液样变性。 (3)肿瘤组织周围可见纤维组织构成的包膜。 10.子宫平滑肌瘤:(129号) (1)瘤细胞(即平滑肌细胞)呈梭形,形态较一致,成束状排列,互相交织。核呈长杆状,两端顿圆。核分裂像少见。 (2)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11.子宫平滑肌肉瘤:(84号) 瘤细胞排列紊乱,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核卵圆形或短梭性,染色质多而深染,核分裂像多见。 四、思考题: 1.肿瘤性增生与炎性增生和修复性再生有何区别? 2.如何从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鉴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3.肿瘤的扩散途径有哪些?肉瘤为何容易血道转移? 4.如何理解"癌前病变"这个概念? 5.何谓"原位癌"?突出这个名称的意义何在? 五、病例讨论 病例1. 病员李××,女,14岁,学生 主诉:吞咽梗阻二月,颈部包块一月,进行性长大20天,呼吸困难半天。 现病史:入院前二月患者进食出现梗阻感,余无异常。入院前一月发现颈下部有一拇指大包块,不红肿,无压痛。近20天迅速长大。入院前一 天进食呛咳、呼吸困难,数分钟后即缓解。入院前半天呼吸困难,面唇紫绀,口吞白沫,急诊入院。 查体:颈部肿大,以左侧为甚。 X线:双侧上中纵隔多发性肿块。 骨髓报告:增生性骨髓象。 入院后颈部包块继续长大(增加3cm),于入院20天突然呼吸紧迫,困难。口唇紫绀,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主要发现:(A1320) 肿块位于前上纵隔(19.5×9×5 cm),结节状,有不完整包膜,切面灰白色,细腻, 鱼肉状。肿块上至甲状腺下极,下达心包,浸润胸骨后及气管壁,压迫气管及食道。向左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