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和县统计年鉴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2016年末,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场、体育馆各1个(座),艺术表演团体1 个。共有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8万册。全年实施68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标准化建设项目,年内完成44项工作,县文化大厦建成使用,剧场改造完成,县文化馆通过国家 级馆评定;成功举办广场舞大赛、陋室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等文化活动,全年共计放映各类公 益类影片1020多场,送戏下乡110场。 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2亿元。香泉旅游区成功创建为 国家4A级景区,台创园.陋室—镇淮古街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快“百景新和州”建设 新开工鸡笼山半月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香泉湖风景区建设项目、花园至鸡笼山公路工 程项目、影剧场维修改造项目和镇淮古街景观提升等5个文旅项目 初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为牵头单位与9个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组建了两个县域医共体。2016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7个,其中医院4个 拥有床位1293张,其中医院床位91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57 人,注册护士609人。农村卫生室达到92所,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1.08个卫生所。全年分别救 治艾滋病、肺结核病、晩期血吸虫病病人20人、190人和18人,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婚前 医学检查率922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393万人,建档率为83,8%。卫生条件进一步改 善,县妇幼保健院大楼基本建成,县中医院大楼施工有序推进,30个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全部完工, 年底被省爱卫会命名为“安徽省卫生县城”称号。 2016年,成功举办安徽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安徽省青少年赛艇、皮划艇锦标赛、环 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暨中国·和县“体彩杯”山地自行车赛。在群众体育方面,先后组织开展了“环湖 彩色跑”丶、“香泉象棋邀请赛”、“学雷锋公益骑行”、庆“三八”女子拔河赛、“迎春杯”全县足球赛等 群众体育活动。全年体彩销售额达到2600万元,同比增长40%。 十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围绕“市政完善、功能完备、活水靓城、管理提升”四大工程和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各项城建 工作有力推进。龙潭南路南延伸工程全部完成,和州路白加黑改造完成第一层沥青铺摊。完成和 城1200辆公共自行车及设备的投放安装,改造升级公厕20处,改造提升街头绿地18处,完成绿 道建设8.5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65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47户,安置渔民上岸 185户,新建人防工程2个,总建筑面积5240平方米,续建人防工程9个
2017 年和县统计年鉴 —8—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2016 年末,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场、体育馆各 1 个(座),艺术表演团体 1 个。共有 9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 8 万册。全年实施 68 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标准化建设项目,年内完成 44 项工作,县文化大厦建成使用,剧场改造完成,县文化馆通过国家 一级馆评定;成功举办广场舞大赛、陋室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等文化活动,全年共计放映各类公 益类影片 1020 多场,送戏下乡 110 场。 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 28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1.2 亿元。香泉旅游区成功创建为 国家 4A 级景区,台创园.陋室—镇淮古街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加快“百景新和州”建设, 新开工鸡笼山-半月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香泉湖风景区建设项目、花园至鸡笼山公路工 程项目、影剧场维修改造项目和镇淮古街景观提升等 5 个文旅项目。 初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为牵头单位与 9 个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组建了两个县域医共体。2016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137 个,其中医院 4 个。 拥有床位 1293 张,其中医院床位 916 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1523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557 人,注册护士 609 人。农村卫生室达到 92 所,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 1.08 个卫生所。全年分别救 治艾滋病、肺结核病、晚期血吸虫病病人 20 人、190 人和 18 人,孕妇住院分娩率达 100%,婚前 医学检查率 92.2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 39.3 万人,建档率为 83.8%。卫生条件进一步改 善,县妇幼保健院大楼基本建成,县中医院大楼施工有序推进,30 个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全部完工, 年底被省爱卫会命名为“安徽省卫生县城”称号。 2016 年,成功举办安徽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安徽省青少年赛艇、皮划艇锦标赛、环 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暨中国·和县“体彩杯”山地自行车赛。在群众体育方面,先后组织开展了“环湖 彩色跑”、“香泉象棋邀请赛”、“学雷锋公益骑行”、庆“三八”女子拔河赛、“迎春杯”全县足球赛等 群众体育活动。全年体彩销售额达到 2600 万元,同比增长 4.0%。 十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围绕“市政完善、功能完备、活水靓城、管理提升”四大工程和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各项城建 工作有力推进。龙潭南路南延伸工程全部完成,和州路白加黑改造完成第一层沥青铺摊。完成和 城 1200 辆公共自行车及设备的投放安装,改造升级公厕 20 处,改造提升街头绿地 18 处,完成绿 道建设 8.5 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3.65 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347 户,安置渔民上岸 185 户,新建人防工程 2 个,总建筑面积 5240 平方米,续建人防工程 9 个
统计公报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单耗为02174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99%。主要污染物减排仼务基本完成。化工基地、香泉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石杨、善厚、乌 江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完成和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对各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每季度 分析1次,和城每月分析1次。创建省级生态县5项基本条件和20项建设指标已基本达标,成功 创建5个省级生态镇、5个市级生态镇、5个市级绿色社区、2个精品村、1个特色村。全县森林 面积达到2287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74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332万立方米 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19起,死亡9人。其中:工矿商贸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 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7起,死亡7人;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零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6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43833人,比上年末增加1595人。其中,乡村人口433467人, 城镇人口110366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50‰、死亡率为5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3% 全县共有宗教场所126个,其中佛教场所25个,基督教场所99个,伊斯兰教场所1个,天主教 场所1个 表3: 2016年全县人口主要构成 指标名称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总人口 543833 00.0 其中:城镇人口 l10366 20.3 乡村人口 433467 79.7 其中:男性 284729 524 女性 259104 476 其中:0-17岁 92360 17.0 18-34岁 128864 23.7 35-59岁 206355 37.9 60岁及以上 116254 21.4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75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92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58元,比 上年增长10.7%。据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査,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8.1辆,洗衣机79.5 台、电冰箱952台、空调器1049台、热水器81.5台、移动电话2143部、家用计算机186台
统计公报 —9— 2016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单耗为 0.2174 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9.9%。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基本完成。化工基地、香泉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石杨、善厚、乌 江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完成和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对各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每季度 分析 1 次,和城每月分析 1 次。创建省级生态县 5 项基本条件和 20 项建设指标已基本达标,成功 创建 5 个省级生态镇、55 个市级生态镇、5 个市级绿色社区、2 个精品村、1 个特色村。全县森林 面积达到 22879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17.4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 133.2 万立方米。 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 19 起,死亡 9 人。其中:工矿商贸发生事故 2 起,死亡 2 人; 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 17 起,死亡 7 人;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零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6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 543833 人,比上年末增加 1595 人。其中,乡村人口 433467 人, 城镇人口 110366 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 11.50‰、死亡率为 5.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63‰。 全县共有宗教场所 126 个,其中佛教场所 25 个,基督教场所 99 个,伊斯兰教场所 1 个,天主教 场所 1 个。 表 3: 2016 年全县人口主要构成 指 标 名 称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总人口 543833 100.0 其中:城镇人口 110366 20.3 乡村人口 433467 79.7 其中:男性 284729 52.4 女性 259104 47.6 其中:0-17 岁 92360 17.0 18-34 岁 128864 23.7 35-59 岁 206355 37.9 60 岁及以上 116254 21.4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175 元,比上年增长 11.0%。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292 元,比上年增长 1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658 元,比 上年增长 10.7%。据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 18.1 辆,洗衣机 79.5 台、电冰箱 95.2 台、空调器 104.9 台、热水器 81.5 台、移动电话 214.3 部、家用计算机 18.6 台
2017年和县统计年鉴 图8 五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18000 15658 14138 14000 13412965 12000954 11157 12.2 10000 107 800 600 4D00 2000 2012年 2014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一增长速度(%〕 注:2012年、2013年数据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口径。 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 人数分别达444万人、17万人、9.57万人、2.31万人、2,20万人,新增社保卡持卡人数1618人。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年末参(续)人数20.35万人,符合领取条件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就 业技能培训2973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260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全县农民实 际参合45.64万人,参合率995%。全年农合基金支出227亿元,审核补偿3304万人次。 年末全县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652户、11831人,在册保障五保老人2809人,救助城乡 困难群众7298人次,救助孤儿143人,保障在册重度残疾人5152人。新增社会办养老床位100张, 25个城镇社区和68个村均已建立了助老服务站,全县27825名老人参加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和县统计年鉴》为准 2.全县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中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旅游、体育、社会保障、民生等统计数据不含郑蒲港 新区
2017 年和县统计年鉴 —10— 图 8 注:2012 年、2013 年数据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口径。 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 人数分别达 4.44 万人、1.7 万人、9.57 万人、2.31 万人、2.20 万人,新增社保卡持卡人数 1618 人。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年末参(续)人数 20.35 万人,符合领取条件人员养老金发放率 100%。就 业技能培训 2973 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 2608 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全县农民实 际参合 45.64 万人,参合率 99.5%。全年农合基金支出 2.27 亿元,审核补偿 33.04 万人次。 年末全县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6652 户、11831 人,在册保障五保老人 2809 人,救助城乡 困难群众 7298 人次,救助孤儿 143 人,保障在册重度残疾人 5152 人。新增社会办养老床位 100 张, 25 个城镇社区和 68 个村均已建立了助老服务站,全县 27825 名老人参加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和县统计年鉴》为准。 2.全县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中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旅游、体育、社会保障、民生等统计数据不含郑蒲港 新区
综合
—11— 一 综 合
简要说明 、本篇包括我县行政区划、国民经济综合资料等内容 、各行业机构单位数资料由县统计局普査中心整理。 、国民经济总量、结构、比例和效益指标均取自本年鉴各篇:国民经济综合资料由县统计 局综合统计股整理
—12— 简要说明 一、本篇包括我县行政区划、国民经济综合资料等内容 二、各行业机构单位数资料由县统计局普查中心整理。 三、国民经济总量、结构、比例和效益指标均取自本年鉴各篇;国民经济综合资料由县统计 局综合统计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