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变压器的一次线圈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就有 正弦交流电流通过线圈。在电流的作用下,铁心中将 之生正弦交变的磁通。由于 次线圈是绕在同 铁心上,所以铁心中的磁通也要穿过二次线圈。由电 感应定律可知,交变的通穿过线圈时将在线圈中 生感应电动势。在二次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 由手一次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产生,因此,叫做互感 电动势。这种当一个线圈中磁通发生变化在另一个线 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变压器就 是利用互感原理制成。 )在变压器中,由于铁心用硅钢片叠成,所以具有良好 的导磁性能,绝大部分的磁通既穿过一次线圈,也穿 过二次线圈,这部分磁通叫做主磁通,用d表示。另 外还有少量的磁通只穿过一次或二次线圈,称为漏磁一 通,用表示。由于漏磁通与主磁通相比很小,为了 分析问题简便故将其忽略
• 如果将变压器的一次线圈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就有 正弦交流电流通过线圈。在电流的作用下,铁心中将 产生正弦交变的磁通。由于一、二次线圈是绕在同一 铁心上,所以铁心中的磁通也要穿过二次线圈。由电 磁感应定律可知,交变的磁通穿过线圈时将在线圈中 产生感应电动势。在二次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 由于一次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产生,因此,叫做互感 电动势。这种当一个线圈中磁通发生变化在另一个线 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变压器就 是利用互感原理制成。 • 在变压器中,由于铁心用硅钢片叠成,所以具有良好 的导磁性能,绝大部分的磁通既穿过一次线圈,也穿 过二次线圈,这部分磁通叫做主磁通,用表示。另 外还有少量的磁通只穿过一次或二次线圈,称为漏磁 通,用L表示。由于漏磁通与主磁通相比很小,为了 分析问题简便故将其忽略
521电压变换 穿过一、二次线圈每匝的主磁通都相同,因此,在 每一线圈内产生的盛应电动势都相等。所以每个 线圈的总电动势与线圈的匝数成正比。设一次线圈 有M匝,二次线圈有匝,则一次线圈中感应电动 势的有效值与二次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E2 的比值,应等于一、二次线圈的匝数之比。即 E N 2 2
5.2.1 电压变换 • 穿过一、二次线圈每匝的主磁通都相同,因此,在 每一匝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都相等。所以每个 线圈的总电动势与线圈的匝数成正比。设一次线圈 有N1匝,二次线圈有N2匝,则一次线圈中感应电动 势的有效值E1与二次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E2 的比值,应等于一、二次线圈的匝数之比。即 2 1 2 1 N N E E =
③在忽略变压器各种损耗的情况下,由于一次线 圈与电源相接,感应电动势应等于电源电压 二次线圈与负载相连,则负载的端电压L2 就等于与。所以 U N k 2 2 变压器的 次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 次线圈的匝数之比。如果M>,则U1>, 为降压变压器。反之M<,U<,变压器 为升压变压器。k叫做变压比,简称变比
• 在忽略变压器各种损耗的情况下,由于一次线 圈与电源相接,感应电动势E1应等于电源电压 U1;二次线圈与负载相连,则负载的端电压U2 就等于E2。所以 • 变压器的一、二次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一、二 次线圈的匝数之比。如果N1N2,则U1U2, 为降压变压器。反之N1N2,U1U2,变压器 为升压变压器。k 叫做变压比,简称变比。 k N N U U = = 2 1 2 1
522电流变换 变压器可以改变交流电的电压,但不会产生电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若忽略变压器内部的损耗, 则二次输出的功牽必然等于一次输入的功率。根据 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可知,若变压器传输的功 率一定,则电压与电流成反比,变压器在改变电压 的同时也改变了电流。即 2 AUN k 说明变压器一、二次线圈中电流之比等于匝数反比。 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电流互感器可以测量大电流
5.2.2 电流变换 • 变压器可以改变交流电的电压,但不会产生电能。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若忽略变压器内部的损耗, 则二次输出的功率必然等于一次输入的功率。根据 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可知,若变压器传输的功 率一定,则电压与电流成反比,变压器在改变电压 的同时也改变了电流。即 N k N U U I I 1 1 2 1 2 2 1 = = = 说明变压器一、二次线圈中电流之比等于匝数反比。 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电流互感器可以测量大电流
523阻抗变换 变压器除可以变换电压和变换电流外,还可以改变 阻抗。图示变压器简化等效电路中,二次线圈接有 负载阻抗Z,一次端的等效输入阻抗 U kU kZ k 可见,将负载Z通过变压器接电源时,相当于将阻 抗增加到闷2倍。在电子技术中,经常利用变压器 进行阻抗变换,实现阻抗匹配
5.2.3 阻抗变换 • 变压器除可以变换电压和变换电流外,还可以改变 阻抗。图示变压器简化等效电路中,二次线圈接有 负载阻抗ZL,一次端的等效输入阻抗 • 可见,将负载ZL通过变压器接电源时,相当于将阻 抗ZL增加到k2 倍。在电子技术中,经常利用变压器 进行阻抗变换,实现阻抗匹配。 i ZL k I k k U I U Z 2 2 2 1 1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