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 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与改造自 然的斗争中,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与知识水平 的不断提高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 其发展既依赖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又受到许多社会因 素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三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远在两三千年 以前,古代劳动人民就利用孔口出流的原理发明了刻漏、 铜壶滴漏(西汉时期的计时工具)。同时又发明了水磨、 水碾等。在唐代以前,我国就出现了水轮翻车,宋元时代 出现的水轮大纺车比英国早四五百年(英国在1796年发明)。 北宋时期,在运河上修建的真州复闸,与14世纪末在荷兰 出现的同类船闸相比约早300多年。清朝雍正年 2021/2/24
2021/2/24 7 流体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 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与改造自 然的斗争中,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与知识水平 的不断提高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 其发展既依赖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又受到许多社会因 素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三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远在两三千年 以前,古代劳动人民就利用孔口出流的原理发明了刻漏、 铜壶滴漏(西汉时期的计时工具)。同时又发明了水磨、 水碾等。在唐代以前,我国就出现了水轮翻车,宋元时代 出现的水轮大纺车比英国早四五百年(英国在1796年发明)。 北宋时期,在运河上修建的真州复闸,与14世纪末在荷兰 出现的同类船闸相比约早300多年。清朝雍正年
间,何梦瑶在《算迪》一书中提出了流量为过水断面上平 均流速乘以过水断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国在防止水患 兴修水利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4000多年前的大禹 治水,就表明我国古代进行过大规模的防洪工作。在公元 前256年至前210年间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三大 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效益卓著。以上都说明了我国劳动 人民的聪明智慧,当时对流体流动规律的认识已达到相当 高的水平。14世纪以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是处于 领先地位的。但是,近几百年来由于闭关锁国使我国的科 学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以致在流体力学方面由古代的领先 地位而落在后面 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流体力学原理是在公元前250年, 希腊数学家及力学家阿基米德( Archimedes)发表 2021/2/24 8
2021/2/24 8 间,何梦瑶在《算迪》一书中提出了流量为过水断面上平 均流速乘以过水断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国在防止水患、 兴修水利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4000多年前的大禹 治水,就表明我国古代进行过大规模的防洪工作。在公元 前256年至前210年间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三大 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效益卓著。以上都说明了我国劳动 人民的聪明智慧,当时对流体流动规律的认识已达到相当 高的水平。14世纪以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是处于 领先地位的。但是,近几百年来由于闭关锁国使我国的科 学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以致在流体力学方面由古代的领先 地位而落在后面。 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流体力学原理是在公元前250年, 希腊数学家及力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发表
了一篇“论浮体”的论文,提出了浮体定律,这是流体力 学的第一部著作。由于奴隶制、神权和宗教观念的束缚, 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16世纪 以后,在欧洲由于封建制度的崩溃,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生产力有了发展。在城市建设、航海和机械工业发展需要 的推动下,逐步形成近代的自然科学,流体力学也随之得 到发展。意大利的达芬奇nc,L.da)是文艺复兴时期 出类拔萃的美术家、科学家兼工程师,他倡导用实验方法 了解水流性态,并通过实验描绘和讨论了许多水力现象, 如自由射流、旋涡形成原理等等。1612年伽利略( Galilei) 提出了潜体的沉浮原理;1643年托里拆利( Torricelli,E, 给出了孔口泄流的公式;1650年帕斯卡( Pasca,B.)提 出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定理;1686年牛顿( Newton,,)发 2021/2/24 9
2021/2/24 9 了一篇“论浮体”的论文,提出了浮体定律,这是流体力 学的第一部著作。由于奴隶制、神权和宗教观念的束缚, 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16世纪 以后,在欧洲由于封建制度的崩溃,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生产力有了发展。在城市建设、航海和机械工业发展需要 的推动下,逐步形成近代的自然科学,流体力学也随之得 到发展。意大利的达·芬奇(Vinci,L. da)是文艺复兴时期 出类拔萃的美术家、科学家兼工程师,他倡导用实验方法 了解水流性态,并通过实验描绘和讨论了许多水力现象, 如自由射流、旋涡形成原理等等。1612年伽利略(Galilei) 提出了潜体的沉浮原理;1643年托里拆利(Torricelli,E.) 给出了孔口泄流的公式;1650年帕斯卡(Pascal,B.)提 出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定理;1686年牛顿(Newton,I.)发
表了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普通流体的黏性性状 作了描述,即现代表达为黏性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一 牛顿内摩擦定律。为了纪念牛顿,将黏性切应力与速度梯 度成正比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18世纪~19世纪,流体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 独立的一门学科。古典流体力学的奠基人是瑞士数学家伯 努利( Bernoulli,D.)和他的亲密朋友欧拉(Euer,L)。 1738年,伯努利推导出了著名的伯努利方程,欧拉于17 55年建立了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以后纳维( Navier,C L.-M-H.)和斯托克斯( Stokes,G.G.)建立了黏性流体运 动微分方程。拉格朗日( Lagrange)、拉普拉斯( Laplace) 和高斯( Gosse)等人,将欧拉和伯努利所开创的新兴的流 体动力学推向完美的分析高度。但当时由于理论的假设与 2021/2/24 10
2021/2/24 10 表了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普通流体的黏性性状 作了描述,即现代表达为黏性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 牛顿内摩擦定律。为了纪念牛顿,将黏性切应力与速度梯 度成正比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18世纪~19世纪,流体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 独立的一门学科。古典流体力学的奠基人是瑞士数学家伯 努利(Bernoulli,D.)和他的亲密朋友欧拉(Euler,L.)。 1738年,伯努利推导出了著名的伯努利方程,欧拉于17 55年建立了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以后纳维(Navier,C .- L.-M.-H.)和斯托克斯(Stokes,G.G.)建立了黏性流体运 动微分方程。拉格朗日(Lagrange)、拉普拉斯(Laplace) 和高斯(Gosse)等人,将欧拉和伯努利所开创的新兴的流 体动力学推向完美的分析高度。但当时由于理论的假设与
实际不尽相符或数学上的求解困难,有很多疑难问题不能 不能从理论上给予解决。 19世纪末以来,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生产实践要求理 论与实际更加密切结合才能解决问题。1883年,雷诺 ( Reynolds,O)用不同直径的圆管进行实验,研究了黏性 流体的流动,提出了黏性流体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 并给出了流态的判别准则一雷诺数。12年后,他又引进紊 流(或雷诺)应力的概念,并用时均方法,建立了不可压 缩流体作紊流运动时所应满足的方程组,雷诺的研究为紊 流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1891年,兰彻斯特(FW.)提 出速度环量产生升力的概念,这为建立升力理论创造了条 件,他也是第一个提出有限翼展机翼理论的人 进入20世纪以后,流体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除了在 2021/2/24
2021/2/24 11 实际不尽相符或数学上的求解困难,有很多疑难问题不能 不能从理论上给予解决。 19世纪末以来,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生产实践要求理 论与实际更加密切结合才能解决问题。1883年,雷诺 (Reynolds,O.)用不同直径的圆管进行实验,研究了黏性 流体的流动,提出了黏性流体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 并给出了流态的判别准则—雷诺数。12年后,他又引进紊 流(或雷诺)应力的概念,并用时均方法,建立了不可压 缩流体作紊流运动时所应满足的方程组,雷诺的研究为紊 流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1891年,兰彻斯特(F.W.)提 出速度环量产生升力的概念,这为建立升力理论创造了条 件,他也是第一个提出有限翼展机翼理论的人。 进入20世纪以后,流体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除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