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20056-2006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卷 初一语文 命题人:李瑛 积累运用(共2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憬涟yi()xie()取鬼sui() 怠慢 )抖擞( )绚丽( 履历() 2、下边改错别字:(4分) 指手划脚茅塞顿开眼花缭乱走头无路白驹过隙 鸦雀无声赏心悦目谈笑风声出谋划策陈词烂调 改正 3、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补充诗题或作者:(10分) ①然而当初她的牙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风正一帆悬。(王湾_《 ③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有 两句,道出了天下人 共同的美好祝愿。 ④青山有幸埋忠骨, 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⑥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⑦东风不与周郎便, ⑧松间沙路净无泥 4、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6分)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对象 认可度 快乐度 结果节日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春节 中 圣诞节 低 中 低 中 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 分)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2分)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2分)
1 张 家 港 外 国 语 学 校 20056-20067 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卷 初一语文 命题人:李瑛 积累运用(共 27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chōng( )憬 涟 yī( ) xié( )取 鬼 suì( ) 怠.慢( ) 抖擞.( ) 绚.丽( ) 履.历(. ). 2、 下边改错别字:(4 分) 指手划脚 茅塞顿开 眼花缭乱 走头无路 白驹过隙 鸦雀无声 赏心悦目 谈笑风声 出谋划策 陈词烂调 错 别 字 改 正 3、 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补充诗题或作者:(10 分) ①然而当初她的牙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 ② ,风正一帆悬。(王湾《 》) ③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有 , 两句,道出了天下人 共同的美好祝愿。 ④青山有幸埋忠骨, 。 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作者( ) ⑥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⑦东风不与周郎便, 。 ⑧松间沙路净无泥, 。 4、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6 分)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对象 认可度 快乐度 结果节日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春节 高 高 中 高 中 低 圣诞节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 25 个字。)(2 分)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2 分)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2 分)
相关链接 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 “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 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 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 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 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C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 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 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5下面是汪国真的一首小诗《感谢》,请仿照第一诗节的内容和形式,补全空行。(3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二阅读(43) (一)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68题:(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毎至晴初霜旦,常 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6下面哪一项加点字意思都一样()(2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非亭午夜分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或王命急宣D.故渔者歌曰故时有物外之物
2 相关链接: 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 1967 年开始, “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 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 2005 年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2006 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 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 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 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c.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 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 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5 下面是汪国真的一首小诗《感谢》,请仿照第一诗节的内容和形式,补全空行。(3 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二阅读(43)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一)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 6—8 题:(12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常 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6 下面哪一项加点字意思都一样( )(2 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非亭午夜分 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或.王命急宣 D.故..渔者歌曰 故.时有物外之物
7句子翻译(4分) ①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填空: 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夏水的凶险(2 9作者写景常是饱含感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文中“春冬之景”和“秋景”中,作者 的感情是否一样?请联系文中的字句简要的分析。(4分) (二)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12)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 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 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 江水,回顾干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 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 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 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札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 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 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 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 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 情思的眼睛。 (于漪《往事依依》) 10、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 11文段中的“雕镂”和“镌刻”在注释中都解释为“雕刻”,既然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同 一个呢?谈谈你的理解。(2分) 1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3分) 国文老师 朗读课文时的特点 学生们的感受 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古文 的老师 代课 13、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2分)
3 7 句子翻译(4 分) ①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填空: 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 ”写尽了夏水的凶险(2 分) 9 作者写景常是饱含感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文中“春冬之景”和“秋景”中,作者 的感情是否一样?请联系文中的字句简要的分析。(4 分) (二)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10—13 题。(12)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 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 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 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 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 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 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 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 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 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 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 情思的眼睛。 (于漪《往事依依》) 10、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 分) 11 文段中的“雕镂”和“镌刻”在注释中都解释为“雕刻”,既然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同 一个呢?谈谈你的理解。(2 分) 1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3 分) 国文老师 朗读课文时的特点 学生们的感受 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古文 的老师 代课 老师 13、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2 分)
14、联系实际,敞开心扉,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简要说说他的教课特点。(3分) (三)阅读下面新诗,按要求答题。(5分) 妈妈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雨丝模糊了我的视线 妈妈 也模糊了您的身影 我背起行囊走向远方 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 春日阳光暖暖的 连着你牵着我 而我的心空却下着 思念您的笑容 绵绵雨丝 思念您的嘱托 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 从此我知道了 也润湿了您的双眼 妈妈的爱很深很深 15读了这首诗,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2分) 16从下面两个诗句中选取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1)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 2)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4分) 雨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 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岀嫩芽,竹林长岀春笋,杨柳抽 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 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4 14、联系实际,敞开心扉,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简要说说他的教课特点。(3 分) (三)阅读下面新诗,按要求答题。(5 分) 妈 妈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妈妈 我背起行囊走向远方 春日阳光暖暖的 而我的心空却下着 绵绵雨丝 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 也润湿了您的双眼 雨丝模糊了我的视线 也模糊了您的身影 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 连着你 牵着我 思念您的笑容 思念您的嘱托 从此我知道了 妈妈的爱很深 很深 15 读了这首诗,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2 分) 答: 16 从下面两个诗句中选取一句作简要赏析。(3 分) (1)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 (2)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1 题。(14 分) 雨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 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 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 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舂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 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 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 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 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群群嗷嗷待哺 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 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 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 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 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 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 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 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7.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4分)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18.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分) 19.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4分)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2分)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2分) 20.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3分) 作文部分(55分)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 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5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 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 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 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 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 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 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 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 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 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 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 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 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7.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4 分)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 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 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18.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 分) (1) (2) (3) 19.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4 分) (1) 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2 分) (2)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2 分) 20.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3 分) 三 作文部分(55分)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 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