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蛋白质的合成 第三节核糖体 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标记各种aa,注入大鼠体内,在不同时 间取出肝脏,匀浆,离心分离各种亚细胞器,分析放射性蛋白的分布,证实蛋白质的合成是 在核糖体上进行的。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核糖体按其在细胞质中的位置分为游离核糖体(合 成细胞质蛋白)和内质网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和细胞器蛋白)。 不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一条mRNA可以被同时几个核糖体阅读,把同时结合并翻 译同一条mRNA的多个核糖体称为多核糖体。 核糖体的结构与组成 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称为核糖体核酸,rRNA)和几十种蛋白质分子(核糖体蛋白)组 成的一个巨大的复合体。不同类型生物中核糖体的结构高度保守,尽管其rRNA和核糖体蛋 白的一级结构有所不同,但其三级结构却惊人的相似 核糖体的大亚基上有两个重要的位点:P位点是结合肽酰tRNA的肽酰基的位点,A位 点是结合氨酰tRNA的氨酰基的位点。 每个核糖体是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有自己不同的rRNA和蛋白质分子,表 P307 二、rRNA与核糖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一)、rRNA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有大量的茎环(发夹)结构,结构复杂,可能是核糖体的钢筋骨架。 功能: (1)蛋白质合成的施工平台(骨架) (2)催化肽键形成的转移酶活性存在于23SRNA上 有人小心的去掉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组分,保持rRNA的相对完整性,发现蛋白质的合 成仍可进行。 (3)参与tRNA与mRNA的结合 可能的情况是:mRNA先识别rRNA的特定序列并结合固定下来,然后tRNA再识别并固 定到rRNA特定的部位,其反密码子才与mRNA密码子配对。已经知道16SRNA上有一段 序列与原核mRNA上的SD序列相结合 (4)在大小亚基的聚合中起重要作用
6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合成 第三节 核糖体 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标记各种 a.a,注入大鼠体内,在不同时 间取出肝脏,匀浆,离心分离各种亚细胞器,分析放射性蛋白的分布,证实蛋白质的合成是 在核糖体上进行的。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核糖体按其在细胞质中的位置分为游离核糖体(合 成细胞质蛋白)和内质网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和细胞器蛋白)。 不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一条 mRNA 可以被同时几个核糖体阅读,把同时结合并翻 译同一条 mRNA 的多个核糖体称为多核糖体。 一、 核糖体的结构与组成 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称为核糖体核酸, rRNA)和几十种蛋白质分子(核糖体蛋白)组 成的一个巨大的复合体。不同类型生物中核糖体的结构高度保守,尽管其 rRNA 和核糖体蛋 白的一级结构有所不同,但其三级结构却惊人的相似。 核糖体的大亚基上有两个重要的位点:P 位点是结合肽酰 tRNA 的肽酰基的位点,A 位 点是结合氨酰 tRNA 的氨酰基的位点。 每个核糖体是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有自己不同的 rRNA 和蛋白质分子,表 P307 二、 rRNA 与核糖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一)、 rRNA 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有大量的茎环(发夹)结构,结构复杂,可能是核糖体的钢筋骨架。 功能: (1)蛋白质合成的施工平台(骨架) (2)催化肽键形成的转移酶活性存在于 23SrRNA 上 有人小心的去掉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组分,保持 rRNA 的相对完整性,发现蛋白质的合 成仍可进行。 (3)参与 tRNA 与 mRNA 的结合 可能的情况是:mRNA 先识别 rRNA 的特定序列并结合固定下来,然后 tRNA 再识别并固 定到 rRNA 特定的部位,其反密码子才与 mRNA 密码子配对。已经知道 16SrRNA 上有一段 序列与原核 mRNA 上的 SD 序列相结合。 (4)在大小亚基的聚合中起重要作用
第十五章蛋白质的合成 (5)在翻译的校正和翻译的调控方面有重要功能(如可结合调控因子) 总的来说,RNA分子似乎是整个核糖体的活跃的活性中心。 (二)、核糖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ε大多数核糖体蛋白呈纤维状(可能起骨架作用),少数呈球状(可能起生物功能)。 功能: (1)维持核糖体的结构 (2)新发现:一些核糖体蛋白具有DNA结( helix-tum-lleiⅸ模块);还有些真核核糖 体蛋白具有DNA修复功能 问题: 既然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那么第一个核糖体中的蛋白组分又是怎样合成的?第 个核糖体又是怎样出现的? 先有DNA还是先有蛋白质? 大多数科学家越来越支持RNA起源论,既然核糖体中既有蛋白质又有RNA,那么彻底 搞清楚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起源也许会弄清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RNA起源论: 第一个生活细胞里出现的是RNA分子,他同时具有信息储藏和生物演化的双重特性,也 就是说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制自己,又可以催化一些最初的生化反应,后来,随着活细胞 的进化,DNA逐渐出现并成为更为稳定的遗传信息储存分子。 第四节蛋白质合成的机理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蛋白质合成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我们先学习蛋白质合成 的一般过程,然后分别看一下原核和真核蛋白质合成的具体过程。 游离氨基酸在掺入肽链以前必须活化以获得额外的能量,每一种游离氨基酸首须在专 的氨酰tRNA合成酶的帮助下与专一的tRNA相连(有人称装载,LOAD),然后由tRNA负 责将它带到核糖体上的特定位点(A位点上)并添加到正在合成的肽链C末端,这种从游离 氨基酸到形成氨酰tRNA的过程既是氨基酸的活化过程,也是肽链每合成一步或延伸一步的 必经准备阶段。下边我们先看一下这个过程是怎样完成的? 氨酰tRNA合成酶:氨基酸的活化和氨酰tRNA的合成 基酸的活化和氨酰tRNA的合成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由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 氨酰tRNA合成酶既能识别氨基酸,又能识别tRNA
7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合成 (5)在翻译的校正和翻译的调控方面有重要功能(如可结合调控因子) 总的来说,RNA 分子似乎是整个核糖体的活跃的活性中心。 (二)、 核糖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大多数核糖体蛋白呈纤维状(可能起骨架作用),少数呈球状(可能起生物功能)。 功能: (1)维持核糖体的结构 (2)新发现:一些核糖体蛋白具有 DNA 结(Heilix—turn—Heilix 模块);还有些真核核糖 体蛋白具有 DNA 修复功能 问题: 既然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那么第一个核糖体中的蛋白组分又是怎样合成的?第 一个核糖体又是怎样出现的? 先有 DNA 还是先有蛋白质? 大多数科学家越来越支持 RNA 起源论,既然核糖体中既有蛋白质又有 RNA,那么彻底 搞清楚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起源也许会弄清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RNA 起源论: 第一个生活细胞里出现的是 RNA 分子,他同时具有信息储藏和生物演化的双重特性,也 就是说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制自己,又可以催化一些最初的生化反应,后来,随着活细胞 的进化,DNA 逐渐出现并成为更为稳定的遗传信息储存分子。 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的机理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蛋白质合成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我们先学习蛋白质合成 的一般过程,然后分别看一下原核和真核蛋白质合成的具体过程。 游离氨基酸在掺入肽链以前必须活化以获得额外的能量,每一种游离氨基酸首须在专一 的氨酰 tRNA 合成酶的帮助下与专一的 tRNA 相连(有人称装载,LOAD),然后由 tRNA 负 责将它带到核糖体上的特定位点(A 位点上)并添加到正在合成的肽链 C 末端,这种从游离 氨基酸到形成氨酰 tRNA 的过程既是氨基酸的活化过程,也是肽链每合成一步或延伸一步的 必经准备阶段。下边我们先看一下这个过程是怎样完成的? 一、 氨酰 tRNA 合成酶:氨基酸的活化和氨酰 tRNA 的合成 基酸的活化和氨酰 tRNA 的合成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由氨酰 tRNA 合成酶催化。 氨酰 tRNA 合成酶既能识别氨基酸,又能识别 tRNA
第十五章蛋白质的合成 (一)、活化 在Mg2+的存在下,氨酰tRNA合成酶首先识别并结合专一的配体氨基酸,然后氨基酸的 羧基与细胞环境中的ATP发生反应形成一个酸酐型的高能复合物(氨酰AMP中间复合物) 该中间复合物暂时结合在酶上 酶 氨基酸+ATP 夙AMP酶+PPI (二)、连接 由于氨酰tRNA合成酶上还存在专一的tRNA识别位点,因此特定的游离tRNA就会识 别并结合到氨酰AMP-酶复合物的活性部位,此时氨基酸就会被转移到tRNA的3端,其羧基 与tRNA3端的自由-OH形成氨酰酯键,从而形成氨酰tRNA,这也是一个高能化合物,其能 量足以形成肽键。由于氨酰tRNA能量低于氨酰AMP,所以这一过程是可以自发的。 氨酰AMP酶PNA 氨酰tRNA+AMP+酶 氨基酸一旦与tRNA形成氨酰tRNA后进一步的去向就由tRNA来决定了,tRNA凭借自 身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识别,从而把所携带的氨基酸送到肽链的一定位置上 每一个密码子对应的肽链位置上都能掺入正确的氨基酸。 结论 (1)氨基酸的活化和氨酰tRNA的合成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每一种氨基酸在被 掺入肽链之前都首先被活化和连接在专一tRNA上,活化和连接都发生在氨基酸的羧基上。 (2)载体tRNA凭借自身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识别而把所携带的氨基酸 送到肽链的一定位置上 (3)遗传信息是通过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间碱基配对作用翻译出 来的 氨酰tRNA合成酶: 每一种氨基酸都有至少一种专一的氨酰tRNA合成酶,它即能识别氨基酸,又能识别 tRNA,从而把特定的氨基酸连到对应的tRNA上,有人也把氨酰tRNA合成酶的双向识别功 能称为第二遗传密码。 不同的氨酰邙RNA合成酶在分子量、氨基酸序列、亚基组成上差异较大。它是如何识别 氨基酸的呢?仍不甚清楚。一些氨基酸由于结构上的显著特征容易识别如大小不同(Tp与 Gly),带正负电荷( lys, asp),而一些氨基酸结构极其相似,如Ie与val仅差一个甲基。尽 管如此tRNA合成酶也能正确识别,但有时也能错误的形成Val- tUnable,但是每一种氨酰
8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合成 (一)、 活化 在 Mg2+的存在下,氨酰 tRNA 合成酶首先识别并结合专一的配体氨基酸,然后氨基酸的 羧基与细胞环境中的 ATP 发生反应形成一个酸酐型的高能复合物(氨酰 AMP 中间复合物)。 该中间复合物暂时结合在酶上。 氨基酸 + ATP 氨酰 AMP-酶 + PPI (二)、 连接 由于氨酰 tRNA 合成酶上还存在专一的 tRNA 识别位点,因此特定的游离 tRNA 就会识 别并结合到氨酰 AMP-酶复合物的活性部位,此时氨基酸就会被转移到 tRNA 的 3 端,其羧基 与 tRNA 3 端的自由-OH 形成氨酰酯键,从而形成氨酰 tRNA,这也是一个高能化合物,其能 量足以形成肽键。由于氨酰 tRNA 能量低于氨酰 AMP,所以这一过程是可以自发的。 氨酰 AMP-酶 氨酰 tRNA + AMP + 酶 氨基酸一旦与 tRNA 形成氨酰 tRNA 后进一步的去向就由 tRNA 来决定了,tRNA 凭借自 身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密码子相识别,从而把所携带的氨基酸送到肽链的 一定位置上。 每一个密码子对应的肽链位置上都能掺入正确的氨基酸。 结论: (1)氨基酸的活化和氨酰 tRNA 的合成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每一种氨基酸在被 掺入肽链之前都首先被活化和连接在专一 tRNA 上,活化和连接都发生在氨基酸的羧基上。 (2)载体 tRNA 凭借自身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密码子相识别而把所携带的氨基酸 送到肽链的一定位置上 (3)遗传信息是通过 mRNA 上的密码子与 tRNA 上的反密码子间碱基配对作用翻译出 来的 。 氨酰 tRNA 合成酶: 每一种氨基酸都有至少一种专一的氨酰 tRNA 合成酶,它即能识别氨基酸,又能识别 tRNA,从而把特定的氨基酸连到对应的 tRNA 上,有人也把氨酰 tRNA 合成酶的双向识别功 能称为第二遗传密码。 不同的氨酰 tRNA 合成酶在分子量、氨基酸序列、亚基组成上差异较大。它是如何识别 氨基酸的呢?仍不甚清楚。一些氨基酸由于结构上的显著特征容易识别如大小不同(Trp 与 Gly),带正负电荷(lys,asp),而一些氨基酸结构极其相似,如 Ile 与 Val 仅差一个甲基。尽 管如此 tRNAIle 合成酶也能正确识别,但有时也能错误的形成 Val –tRNAIle,但是每一种氨酰 酶 / Mg2+ tRNA
第十五章蛋白质的合成 tRNA合成酶都有一个校正位点,由于大小原因,只有 al -tonal才能结合到校正位点,然 后合成酶将Val又从 tRNaile上将其水解下来。 氨酰RNA合成酶还能正确的识别和结合tRNA,对于一些酶来说,tRNA上的反密码子 是其识别特征,此外,tRNA上的受体茎环( acceptor stem)也是识别特征 tRNA分子的突变与校正基因 可以说tRNA是一个万能接头: (1)对氨酰tRNA合成酶的识别位点(接头合成酶) (2)3端CCA上的氨基酸运载位点(接头氨基酸,装载) (3)对核糖体的识别位点(将氨基酸运送到目的地) (4)反密码子位点(接头MRNA,验货并卸载) 同复突变:突变型生物有时重所获得其原有的性状,这是通过突变型遗传物质的化学变 化而发生的。这种变化使遗传物质恢复到有功能的状态,重所获得原有的表型,这种过程称 为回复,被回复的生物称为回复子 回复突变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种回复突变是由其在基因上发生一个突变引起的,这称 为基因校正突变。大多数较正突变发生在tRNA基因上。 举例:基因间校正突变 当有某种tRNA突变分子出现时,必定还有可以识别正常密码子的该种tRNA存在 蛋白质合成的一般过程 蛋白质合成的一般过程如图18.3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始、延伸、终止,分别由不同的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 (释放因子)参与 (一)、翻译起始 (1)小亚基与mRNA结合 (2)起始氨酰tRNA进入P位点,它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AUG碱基配 对 (3)大亚基与小亚基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 (二)、延伸 方向:mRNA5′ 新生肽:NC
9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合成 -tRNA 合成酶都有一个校正位点,由于大小原因,只有 Val –tRNAIle 才能结合到校正位点,然 后合成酶将 Val 又从 tRNAIle 上将其水解下来。 氨酰-tRNA 合成酶还能正确的识别和结合 tRNA,对于一些酶来说,tRNA 上的反密码子 是其识别特征,此外,tRNA 上的受体茎环(acceptor stem)也是识别特征。 tRNA 分子的突变与校正基因 可以说 tRNA 是一个万能接头: (1)对氨酰- tRNA 合成酶的识别位点(接头合成酶) (2)3 端-CCA 上的氨基酸运载位点(接头氨基酸,装载) (3)对核糖体的识别位点(将氨基酸运送到目的地) (4)反密码子位点(接头 MRNA,验货并卸载) 同复突变:突变型生物有时重所获得其原有的性状,这是通过突变型遗传物质的化学变 化而发生的。这种变化使遗传物质恢复到有功能的状态,重所获得原有的表型,这种过程称 为回复,被回复的生物称为回复子。 回复突变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种回复突变是由其在基因上发生一个突变引起的,这称 为基因校正突变。大多数较正突变发生在 tRNA 基因上。 举例:基因间校正突变 图 当有某种 tRNA 突变分子出现时,必定还有可以识别正常密码子的该种 tRNA 存在。 二、 蛋白质合成的一般过程 蛋白质合成的一般过程如图 18.3,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始、延伸、终止,分别由不同的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 (释放因子)参与。 (一)、 翻译起始 (1)小亚基与 mRNA 结合 (2)起始氨酰 tRNA 进入 P 位点,它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起始密码子 AUG 碱基配 对。 (3)大亚基与小亚基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 (二)、 延伸 方向:mRNA 5/ 3 / 新生肽: 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