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课改区2007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07.0505 温馨提示:(作者:张通文) .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 上答题是无效的 3.将姓名、班级、座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 、语文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分歧(q1)怪癖(pi)侥幸(xio)杳无音讯(ydo) B.喑哑(yin)祈祷(q1)栖息(qf) 相形见绌(zhuo) C.憎恶(eng)干涸(g)瞥见(pie)岿然不动(kui) D.汲取(j1)载人(zi)供给(j1) 戛然而止(j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狼籍颀长震震有辞挥洒自如 B.张皇绵延歇斯底里安然无羌 C.派遣炫耀略胜一筹执迷不悟 D.函养淘汰持之以恒涛涛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 益匪浅 B.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 炙手可热的商品 C.谎言让他感到惴惴不安,终于,他鼓足勇气,走到了老师面前 D.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使南宁人民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
云南省课改区 2007 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 07.0505 温馨提示:(作者: 张通文 )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20 分;相信你能在 150 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 上答题是无效的。 3.将姓名、班级、座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 一、 语文积累(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怪癖.(pǐ) 侥.幸(xiǎo) 杳.无音讯(yǎo) B.喑.哑(yīn) 祈祷.(qí) 栖.息(qí) 相形见绌.(zhuō) C.憎.恶(zēng) 干涸.(gù) 瞥.见(piē) 岿.然不动(kuī) D.汲.取(jí) 载.人(zài) 供给.(jǐ)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狼籍 颀长 震震有辞 挥洒自如 B.张皇 绵延 歇斯底里 安然无羌 C.派遣 炫耀 略胜一筹 执迷不悟 D.函养 淘汰 持之以恒 涛涛不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 益匪浅 ...。 B.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 炙手可热 ....的商品。 C.谎言让他感到惴惴不安 ....,终于,他鼓足勇气,走到了老师面前。 D.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使南宁人民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C.美国不厌其烦地宣扬“伊朗核威胁论”,目的在于不断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就范。 D.位于小街小巷的中小学校长期必须派出巡警维护治安,防止不法分子借机作案。 5.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鱼儿在辽阔的大海中欢快游弋:羚羊 迅捷奔跑;熊猫 悠闲迈步 燕子孙 自由飞翔;采自古奥林匹亚赫拉神庙的奥林匹克圣火在闪闪跳跃、熊熊燃 A.在广袤的大地上在茂密的森林中在蔚蓝的天空中 B.在广袤的大地上在蔚蓝的天空中在茂密的森林中 C.在茂密的森林中在广袤的大地上在蔚蓝的天空中 D.在蔚蓝的天空中在广袤的大地上在茂密的森林中 6、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2分) A、它们(鹤群)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乡后方笔直挺身,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 实在是无可言喻(不言而喻)。 B、去年,《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 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C、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在日本国内鼓噪(喧嚷)一时,成千上万 的日本青年受此蛊惑,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D、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的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像父亲当年一样大摇大 摆(摇摇晃晃)地看闲书了 7.根据上下文、提示填空。(1)一(8)任意选做4题,(9)一(14)任意选做2题 若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每空1分,此题共8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C.美国不厌其烦地宣扬“伊朗核威胁论”,目的在于不断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就范。 D.位于小街小巷的中小学校长期必须派出巡警维护治安,防止不法分子借机作案。 5.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鱼儿在辽阔的大海中欢快游弋;羚羊 迅捷奔跑;熊猫 悠闲迈步; 燕子孙 自由飞翔;采自古奥林匹亚赫拉神庙的奥林匹克圣火在闪闪跳跃、熊熊燃 烧…… A.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茂密的森林中 在蔚蓝的天空中 B.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蔚蓝的天空中 在茂密的森林中 C.在茂密的森林中 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蔚蓝的天空中 D.在蔚蓝的天空中 在广袤的大地上 在茂密的森林中 6、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2 分) A、它们(鹤群)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乡后方笔直挺身,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 实在是无可言喻 ....(不言而喻)。 B、去年,《财富》杂志说,近 30 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 1 万亿美元, 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 ....(与时俱进)。 C、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在日本国内鼓噪..(喧嚷)一时,成千上万 的日本青年受此蛊惑,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D、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的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像父亲当年一样大摇大 ... 摆.(摇摇晃晃)地看闲书了。 7.根据上下文、提示填空。((1)—(8)〕任意选做 4 题,〔(9)—(14)〕任意选做 2 题, 若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每空 1 分,此题共 8 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3)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5)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9)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10)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 壮观”的名句是: (11)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 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 (12)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两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1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写出其中一首的连续两句: (14)人们常引用孟子的“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 重要。 、语文综合运用(8~9小题,共6分) 8、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 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形近字中,选择1组,发挥想像,分别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句 子中要尽量包含提供的两个字。(2分) 范例:“师”与“帅 例一: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 雅气质。 例二:教师就如同元帅一样,在课堂上应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让学生冲锋陷阵、 攻城略地。 人”与“大” “玉”与“主”“心”与“必” 9、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题目(4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io):丝带 (1)、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分) (2)、“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9)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10)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 壮观”的名句是: , (11)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 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 (12)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两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1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写出其中一首的连续两句: (14)人们常引用孟子的“ ,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 重要。 二、 语文综合运用(8~9 小题,共 6 分) 8、 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 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形近字中,选择 1 组,发挥想像,分别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句 子中要尽量包含提供的两个字。(2 分) 范例:“师”与“帅” 例一: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 雅气质。 例二:教师就如同元帅一样,在课堂上应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让学生冲锋陷阵、 攻城略地。 “人”与“大” “上”与“下” “玉”与“主” “心”与“必” : 9、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题目(4 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1)、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 分) (2)、“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 分)
、阅读(9-24小题,共44分) )《孟子》二则(10-14题17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种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孟子曰:“仁,人心(心:善心。)也;义,人路(路:正路。)也。舍其路而 弗由,放(放:逃逸。)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人不知而不愠 C、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受任于败军之际 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加 (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
三、 阅读(9~24 小题,共 44 分) (一)《孟子》二则(10—14 题 17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种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孟子曰:“仁,人心(心:善心。)也;义,人路(路:正路。)也。舍其路而 弗由,放(放:逃逸。)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人不知而不愠 C、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受任于败军之际 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2 分)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 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
(3)舍其路而弗由舍 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3)是亦不可以已乎? 14、在这两则语录中孟子批评了哪类人?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读后的理解与感受。(4分) (二)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15~小题,共16分) ①2004年12月26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各国15 万多人的死亡。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求援工作的展开,这次灾难的死伤人数还会上升, 财物受损还会扩大。这场灾难再次验证了一句名言,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 ②从表面上看,这次的地震和海啸好像是与人类无关,但细细考察和分析,席卷东南 亚、南亚沿海的印尼、斯里兰卡、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大灾难背后 不乏人祸的因素,而且这是大自然在借这种威力向人类发出又一次强烈的警告 ③人类对这次大灾难年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海 水污染、珊瑚礁损害等都造成了沿海生态的脆弱,沿岸居民抗灾防灾能力的减弱。海啸、 海浪、风暴和台风等自然的威力在脆弱的生态和人类面前比以往要强大得多,其肆虐、逞 凶和毁灭人类的程度也要比过去巨大得多
(3)舍.其路而弗由 舍: 13、翻译下面句子。(6 分)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3)是亦不可以已乎? 14、在这两则语录中孟子批评了哪类人?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读后的理解与感受。(4 分) 答: (二)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15~ 小题,共 16 分) ①2004 年12 月26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各国15 万多人的死亡。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求援工作的展开,这次灾难的死伤人数还会上升, 财物受损还会扩大。这场灾难再次验证了一句名言,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 ②从表面上看,这次的地震和海啸好像是与人类无关,但细细考察和分析,席卷东南 亚、南亚沿海的印尼、斯里兰卡、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大灾难背后 不乏人祸的因素,而且这是大自然在借这种威力向人类发出又一次强烈的警告。 ③人类对这次大灾难年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海 水污染、珊瑚礁损害等都造成了沿海生态的脆弱,沿岸居民抗灾防灾能力的减弱。海啸、 海浪、风暴和台风等自然的威力在脆弱的生态和人类面前比以往要强大得多,其肆虐、逞 凶和毁灭人类的程度也要比过去巨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