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抗水平荷载,其协同工作原理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类似。 筒中筒 框筒 2)框筒结构 框筒也可作为抗侧力结构单独使用。为了减小楼板和梁的跨度,在框筒中部可设置 些柱子。这些柱子仅用来承受竖向荷载。 3)多筒结构一成束筒 成束筒是由若干单筒集成一体成束状,形成空间刚度极大的抗侧力结构。自下而上逐 渐减少筒体数量的处理手法,使髙层建筑结构更加经济合理。 4)巨型框架 利用筒体作为柱子,在各筒体之间每隔数层用巨型梁相连,筒体和巨型梁即构成巨型 框架 可以看作是由两级框架组成,第一级为巨型框架,是承载的主体;第二级是位于巨型 框架单元内的辅助框架(只承受竖向荷载),也起承载作用。因此,这种结构是具有两道 抗震防线的抗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0层日 成束筒 巨型框架 框架-核心筒 2.1.5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1、定义:由核心筒与外围的稀柱框架组成的结构。 2、受力变形特点 筒体主要承担水平荷载,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 兼有框架结构与筒体结构两者的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设置大房间,又具有较 大的侧向刚度和水平承载力,其受力和变形特点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类似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6- 抗水平荷载,其协同工作原理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类似。 筒中筒 框筒 2)框筒结构 框筒也可作为抗侧力结构单独使用。为了减小楼板和梁的跨度,在框筒中部可设置一 些柱子。这些柱子仅用来承受竖向荷载。 3)多筒结构-成束筒 成束筒是由若干单筒集成一体成束状,形成空间刚度极大的抗侧力结构。自下而上逐 渐减少筒体数量的处理手法,使高层建筑结构更加经济合理。 4)巨型框架 利用筒体作为柱子,在各筒体之间每隔数层用巨型梁相连,筒体和巨型梁即构成巨型 框架。 可以看作是由两级框架组成,第一级为巨型框架,是承载的主体;第二级是位于巨型 框架单元内的辅助框架(只承受竖向荷载),也起承载作用。因此,这种结构是具有两道 抗震防线的抗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成束筒 巨型框架 框架-核心筒 2.1.5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1、定义:由核心筒与外围的稀柱框架组成的结构。 2、受力变形特点: 筒体主要承担水平荷载,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 兼有框架结构与筒体结构两者的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设置大房间,又具有较 大的侧向刚度和水平承载力,其受力和变形特点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类似。 90层 66层 50 110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置置置几 框架一核心筒结构 3、与筒中筒结构的区别: 1)筒中筒结构具有良好的空间性能;框架-核心筒结构按平面结构进行分析。 2)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抗侧刚度远小于筒中筒结构。 3)筒中筒结枃中抵抗剪力以实腹筒为主,抵抗倾覆力矩则以外框筒为主;框架一核 心筒结构中实腹筒成为主要抗侧力部分。 注 1)对由密柱深梁形成的框筒结构,由于空间作用,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翼缘框架柱 承受很大的轴力; 2)当柱距加大,裙梁的跨高比加大时,剪力滞后加重,柱轴力将随着框架柱距的加 大而减小,即对柱距较大的“稀柱筒体”,翼缘框架柱仍然会产生一些轴力,存在一定的空 间作用。 3)当柱距增大到与普通框架相似时,除角柱外,其它柱的轴力将很小,由量变到质 变,通常就可忽略沿翼缘框架传递轴力的作用,按平面结构进行分析。 2.1.6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1、定义:沿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房屋的高度方向,每隔20层左右,于设备层或结构 转换层处,由核心筒伸出纵、横向伸臂与结构的外围框架柱相连,并沿外围框架设置一层 楼高的带状水平梁或桁架。 伸臂 图2.1.18伸臂在平面上的布置 图2.1.19深圳商业中心大厦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7- 框架-核心筒结构 3、与筒中筒结构的区别: 1)筒中筒结构具有良好的空间性能;框架-核心筒结构按平面结构进行分析。 2)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抗侧刚度远小于筒中筒结构。 3)筒中筒结构中抵抗剪力以实腹筒为主,抵抗倾覆力矩则以外框筒为主;框架一核 心筒结构中实腹筒成为主要抗侧力部分。 注: 1)对由密柱深梁形成的框筒结构,由于空间作用,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翼缘框架柱 承受很大的轴力; 2)当柱距加大,裙梁的跨高比加大时,剪力滞后加重,柱轴力将随着框架柱距的加 大而减小,即对柱距较大的“稀柱筒体”,翼缘框架柱仍然会产生一些轴力,存在一定的空 间作用。 3)当柱距增大到与普通框架相似时,除角柱外,其它柱的轴力将很小,由量变到质 变,通常就可忽略沿翼缘框架传递轴力的作用,按平面结构进行分析。 2.1.6 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1、定义:沿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高度方向,每隔 20 层左右,于设备层或结构 转换层处,由核心筒伸出纵、横向伸臂与结构的外围框架柱相连,并沿外围框架设置一层 楼高的带状水平梁或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