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可炼品性情 苦物:可利世人趣乐 斋 人:可悦身心理 记 乐于乐,乐为苦; 刘基 乐于苦,苦为乐
苦 斋 记 刘 基 乐 境: 物: 人: 理 可炼品性 可利世人 可悦身心 趣 情 乐于乐,乐为苦; 乐于苦,苦为乐
章溢(13141369),明初大臣,字三 益,号匡山居士,浙江龙泉人。元末组织地 主武装,助元将石抹宜孙,镇压农民起义军 以功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辞不赴,退隐匡 山。朱元璋取处州后,与刘基、宋濂、叶琛 同被聘请重用。授营田司佥事,巡行江东、 两淮等地,按田定租,民以为便。继为湖广 按察佥事,兴办屯田。后调往浙东,使其子 存道率旧部助李文忠取福建。官至御史中丞 兼赞善大夫
章溢(1314——1369),明初大臣,字三 益,号匡山居士,浙江龙泉人。元末组织地 主武装,助元将石抹宜孙,镇压农民起义军。 以功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辞不赴,退隐匡 山。朱元璋取处州后,与刘基、宋濂、叶琛 同被聘请重用。授营田司佥事,巡行江东、 两淮等地,按田定租,民以为便。继为湖广 按察佥事,兴办屯田。后调往浙东,使其子 存道率旧部助李文忠取福建。官至御史中丞 兼赞善大夫
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政治家、文学家。 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朝末年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 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弃官隐居。后出任浙东行省都事, 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镇压 当地起义军。又著《郁离子》,以寓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 元至正二十年(1360),到应天(治今江苏省南京市),劝朱 元璋脱离韩林儿,并为其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辅佐 平定天下。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为诸葛亮。明初,任御史 中丞兼太史令,诸大典制,均参与议定。洪武三年(1370) 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次年辞官。他性刚嫉恶,与淮 西诸功臣不合,终为胡惟庸所陷,忧愤成疾而死。一说被 胡惟庸遣医毒死。谥文成。他博通经史,尤精天文兵法。 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散文风格古朴,笔意奔放,一反元 末卑弱之风
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政治家、文学家。 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朝末年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 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弃官隐居。后出任浙东行省都事, 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镇压 当地起义军。又著《郁离子》,以寓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 元至正二十年(1360),到应天(治今江苏省南京市),劝朱 元璋脱离韩林儿,并为其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辅佐 平定天下。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为诸葛亮。明初,任御史 中丞兼太史令,诸大典制,均参与议定。洪武三年(1370), 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次年辞官。他性刚嫉恶,与淮 西诸功臣不合,终为胡惟庸所陷,忧愤成疾而死。一说被 胡惟庸遣医毒死。谥文成。他博通经史,尤精天文兵法。 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散文风格古朴,笔意奔放,一反元 末卑弱之风
中国的文人在写作之 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 的雅趣。这些书斋的名字 书斋雅趣 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 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 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 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
中国的文人在写作之 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 的雅趣。这些书斋的名字, 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 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 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 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 书 斋 雅 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