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表面粗糙度及其降低的工艺措施 切削加工 (一)几何因素 刀尖半径较小时理论粗糙度的计算 L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降低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一)几何因素 1、刀尖半径较小时理论粗糙度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为切削层理论横截面 角形为残留面积 H为理论粗糙度f为进给量 K为主偏角 K·为副偏角 则: fAct K+HtgK 得:H=f(ctgK+ctgK1)
平行四边形为切削层理论横截面 三角形为残留面积 H为理论粗糙度 f为进给量 κr为主偏角 κr’为副偏角 则: f=Hctg κr+ Hctg κr’ 得:H=f/(ctg κr+ ctg κr ’)
2、刀尖半径较大时理论粗糙度的计算 H cos 27=2rsin22 当中心角a甚小时,可用sin代替sin,且in227,数得 H≈2r 4 8r (b)
2、刀尖半径较大时理论粗糙度的计算
豆实线实验结果 200虚线:计算结果 0.L02030405060.8.0【2 ∫(mmr 图56Rz与r,f的关系
二)物理因素 加工表面实际廓形与理论廓形差别较大,原 因是加工中存在积屑瘤鳞刺,振动等物理现象。 切削用量的影响 (1)进给量f的影响 当:f>0.15mm时f↑→Rz f<0.15mm时f↑→Rz f<0.02m时f↑→Rz→
(二)物理因素 加工表面实际廓形与理论廓形差别较大,原 因是加工中存在积屑瘤鳞刺,振动等物理现象。 1、切削用量的影响 (1)进给量f的影响 当:f>0.15mm时 f ↑ →Rz ↑ f<0.15mm时 f ↑ →Rz ↗ f<0.02mm时 f ↑ →R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