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学习导航 联系实际,对类似仲永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顺畅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沙滩拾贝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代著名家 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 2、文题“伤”的意思是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世隶()耕 日扳()仲永环谒()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二、浪里串珠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书:即书诗四句( )未尝识书具( (3)然: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4)去:一狼径去( )西蜀之去南海() (5)之: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吾欲之南海() 其邻人之父亦云( )忽啼求之( 5、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2)忽啼求之(啼: ) (3)父异焉(异 (4)父利其然也(利 (5)稍稍客宾其父(宾客: ))) (6)从先人还家(先人: (7)或以钱币乞之(或
伤仲永 学习导航 1、 联系实际,对类似仲永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2、 顺畅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 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一、 沙滩拾贝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代著名 家 家、 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文题“伤”的意思是 。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世隶.( )耕 日扳.( )仲永环谒.( ) 环谒于邑.人( ) 不能称.( )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 二、 浪里串珠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自:并自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⑵书:即书诗四句( ) 未尝识书具( ) ⑶然:父利其然也( ) 泯然众人矣( ) ⑷去:一狼径去( ) 西蜀之去南海( ) ⑸之: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 吾欲之南海( ) 其邻人之父亦云( ) 忽啼求之( ) 5、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 ⑵忽啼求之(啼: ) ⑶父异焉(异: ) ⑷父利其然也(利: ) ⑸稍稍客宾其父(宾客: ) ⑹从先人还家(先人: ) ⑺或以钱币乞之(或: )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B、忽啼求之 C、余闻之也久 D、或以钱币乞之 7、下列“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 8、火眼金睛!下面句子谁被翻译错了?选出来() A、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译:又过了七年,我回到扬州,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B、余闻之也久 译: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了。 稍稍宾客其父 译:渐渐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9、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粗的词的意思。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0、在下面各句横线上补上原句省略的成分 (1)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深海探宝 仔细阅读下列选段,完成练习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忽啼求之 C、余闻之也久 D、或以钱币乞之 7、下列“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8、火眼金睛!下面句子谁被翻译错了?选出来( ) A、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译:又过了七年,我回到扬州,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B、余闻之也久 译: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了。 C、稍稍宾客其父 译:渐渐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9、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粗的词的意思。 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下面各句横线上补上原句省略的成分。 ⑴ 明道中,____从先人还家,____于舅家见之,________十二三矣。 ⑵ ______借旁近与之,_______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三、 深海探宝 仔细阅读下列选段,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