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 在指定区域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科目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 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和在试题卷、草稿纸上 作答均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枯涸(he) 狡黠(xia) 相形见绌(ca) B.重荷(he 歼灭(jn)恪尽职守(ke) C.诘责(je)襁褓( qIang)面面相觑(q) D.花圃(p) 媲美(pi) 随声附和(he)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辗转吹毛求疵妇儒皆知 B.祈祷暗然失色别开生面 C.分歧格物致知大庭广众 D.拮据重峦叠峰炯乎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崇左市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优秀书画作品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B.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中考复习事倍功半。 C.小明在全校羽毛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全家人乐此不疲。 D.三年来,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关系融洽,相敬如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心里由衷地感谢父母多年来对我的默默付出。 B.我的皮包里装有身份证、银联卡、手机等其它证件
崇左市 2014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 在指定区域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科目。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 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和在试题卷、草稿纸上 作答均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 共 24 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枯涸.(hé) 狡黠.(xiá) 相形见绌.(cù) B.重荷.(hé) 歼.灭(jiān) 恪.尽职守(kè) C.诘.责(jié) 襁.褓(qiáng) 面面相觑.(qù) D.花圃.(pǔ) 媲.美(pì) 随声附和.(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辗转 吹毛求疵 妇儒皆知 B.祈祷 暗然失色 别开生面 C.分歧 格物致知 大庭广众 D.拮据 重峦叠嶂 炯乎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崇左市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优秀书画作品令参观者叹为观 ...止.。 B.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中考复习事倍功半 ....。 C.小明在全校羽毛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全家人乐此不疲 ....。 D.三年来,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关系融洽,相敬如宾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心里由衷地感谢父母多年来对我的默默付出。 B.我的皮包里装有身份证、银联卡、手机等其它证件
C.望着飞流直下的德天瀑布,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D.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呵,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星斗,马群也随着闪闪烁烁的星光时隐时现。 ②于是,马群看不清楚了,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好像整个大地都在移动 ③太阳从草原另一方沉下去,但是它那无比强烈的光芒依然照耀着苍穹,把白云染成金 黄,更增添一层画意。 ④晚霞渐渐敛容,云彩越来越红,刹那间,草原的天空像是失了火一样,颜色自红而枣 红,而绛紫,而檀棕,而深蓝,最后,忽然变得一片漆黑。 A.③②④①B.③④②①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B.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出了为文 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春水》 C.《孙权劝学》出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文章刻画了一个感人的慈父形象,表现了父亲对 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一)植物会说话吗 宣金祥 ①植物的世界是寂静的,但是科学研究却发现,植物虽然没有动物那种发音内器官,却 也有自己的“语言”:有无声的,也有有声的,更有以类似无线电波的信号形式出现的 ②农业昆虫学家研究发现,柳树的叶子遭受虫害时,就会改变吸收养分的种类,以求增 强抵抗力,同时能够分泌出一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刺激邻近未受虫害的柳树,通知它们做好 准备,作出同样的应急措施 ③更有趣的是植物生理学家的实验,证实了植物在干旱缺水时,会从茎部和根部发出声 音来。其声音来自木质部的振动,木质部有许多输送水分的导管,水分通过导管从根部往上 输送。在通常的情况下,导管内充满水分,而当受旱缺水时,植物就尽力去吸取水分,木质 部导管经受不住张力便破裂,裂口里形成的空气小泡,致使木质部导管壁振动,产生声音 ④科学研究还证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发出一种类似无线电波的信号。即当叶绿
C.望着飞流直下的德天瀑布,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D.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呵,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星斗,马群也随着闪闪烁烁的星光时隐时现。 ②于是,马群看不清楚了,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好像整个大地都在移动。 ③太阳从草原另一方沉下去,但是它那无比强烈的光芒依然照耀着苍穹,把白云染成金 黄,更增添一层画意。 ④晚霞渐渐敛容,云彩越来越红,刹那间,草原的天空像是失了火一样,颜色自红而枣 红,而绛紫,而檀棕,而深蓝,最后,忽然变得一片漆黑。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B.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出了为文 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春水》。 C.《孙权劝学》出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文章刻画了一个感人的慈父形象,表现了父亲对 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一)植物会说话吗 宣金祥 ①植物的世界是寂静的,但是科学研究却发现,植物虽然没有动物那种发音内器官,却 也有自己的“语言”:有无声的,也有有声的,更有以类似无线电波的信号形式出现的。 ②农业昆虫学家研究发现,柳树的叶子遭受虫害时,就会改变吸收养分的种类,以求增 强抵抗力,同时能够分泌出一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刺激邻近未受虫害的柳树,通知它们做好 准备,作出同样的应急措施。 ③更有趣的是植物生理学家的实验,证实了植物在干旱缺水时,会从茎部和根部发出声 音来。其声音来自木质部的振动,木质部有许多输送水分的导管,水分通过导管从根部往上 输送。在通常的情况下,导管内充满水分,而当受旱缺水时,植物就尽力去吸取水分,木质 部导管经受不住张力便破裂,裂口里形成的空气小泡,致使木质部导管壁振动,产生声音。 ④科学研究还证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发出一种类似无线电波的信号。即当叶绿
体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时,有电子传递过程。人类如能接收这种“电讯信号”,并将它破译出 来,就可以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每一过程。人们不必涉足田间就可以知道农作物什么时候需 要灌溉、施肥、治虫,以及什么时候成熟,可以收获。据文献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 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首次破译出植物的“电讯信号”,听懂 了植物的“语言”。 ⑤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听懂”植物的“语言”,实现人类和植物的“对话”。到 那时候,“农民不出门,能知田间事”,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摘自《光明日报》) 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A.植物会说话吗? B.“听懂”植物“语言”对农业的作用 C.植物的“语言”D.植物的光合作用 8.下列对本文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按“总一分一总”的逻辑顺序介绍植物也有自己的“语言”。 B.第①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植物“语言”有三种类型。 C.笫③段对“植物也有声音”这种语言现象作详细的诠释 D.第④段举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首次破译出植物“电讯信号”的例子,说明听 懂植物“语言”的重要意义。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倒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据文献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硏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人类如能接收这种“电讯信号”,并将它破译出来,就可以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每 过程。 C.水质部有许多输送水分的导管,水分通过导管从根部往上输送。在通常的情况下,导 管内充满水分 D.到那时候,“农民不出门,能知田间事”,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古诗文阅读(共16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10分) (一)古诗赏析(2分) 10.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体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时,有电子传递过程。人类如能接收这种“电讯信号”,并将它破译出 来,就可以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每一过程。人们不必涉足田间就可以知道农作物什么时候需 要灌溉、施肥、治虫,以及什么时候成熟,可以收获。据文献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 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首次破译出植物的“电讯信号”,听懂 了植物的“语言”。 ⑤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听懂”植物的“语言”,实现人类和植物的“对话”。到 那时候,“农民不出门,能知田间事”,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摘自《光明日报》) 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A.植物会说话吗? B.“听懂”植物“语言”对农业的作用 C.植物的“语言” D.植物的光合作用 8.下列对本文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按“总一分一总”的逻辑顺序介绍植物也有自己的“语言”。 B.第①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植物“语言”有三种类型。 C.笫③段对“植物也有声音”这种语言现象作详细的诠释。 D.第④段举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首次破译出植物“电讯信号”的例子,说明听 懂植物“语言”的重要意义。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倒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据文献报道 .....,俄罗斯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人类如能接收这种“电讯信号”,并将它破译出来,就可以..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每一 过程。 C.水质部有许多输送水分的导管,水分通过导管从根部往上输送。在通常的情况下 .......,导 管内充满水分。 D.到那时候,“农民不出门,能知田间事”,人们可以最大限度 ....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三、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其中第 10-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 10 分) (一)古诗赏析(2 分) 10.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本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所作。全诗感情真挚,浓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B.颔联运用了一个典故“闻笛赋”,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诗句 富含哲理,具有普遍意义。 D.尾联是本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二)古文阅读(10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 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 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 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 1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轻寡人与 陈太丘与友期行 B.仓鹰击于殿上 请广于君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君为长者 D.长跪而谢之曰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最终保全安陵国土的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本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所作。全诗感情真挚,浓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 染力。 B.颔联运用了一个典故“闻笛赋”,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诗句 富含哲理,具有普遍意义。 D.尾联是本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二)古文阅读(10 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 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 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 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 1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轻寡人与. 陈太丘与.友期行 B.仓鹰击于.殿上 请广于.君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 D.长跪而谢之.曰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最终保全安陵国土的故
事 B.文章主要采用人物对话以及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 C.秦王“长跪而谢之”,并明确提出取消“易安陵”的计划,唐雎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 D.唐雎与《完璧归赵》中识破秦王騙局的蔺相如一样,爱国患君、临危不惧,机智勇 敢,不辱使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 14.唐雎举“专诸之刺王僚、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三个事例的用意是什么?(2 (三)古文阅读(4分)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⑤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 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屦(j):古代的一种麻鞋。②缟(gao):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10):穿。④跣(xian):光脚。⑤冠:帽子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鲁人身善织屦( )而越人被发( 16.从“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这句话中,你看出鲁人是个什 么样的人?(2分) 四、默写填空(共8分,每空1分) 7.古诗文积累。 (1)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壮士十年归。(乐府民歌《木兰诗》)
事。 B.文章主要采用人物对话以及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 C.秦王“长跪而谢之”,并明确提出取消“易安陵”的计划,唐雎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 D.唐雎与《完璧归赵》中识破秦王骗局的蔺相如一样,爱国患君、临危不惧,机智勇 敢,不辱使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6 分)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 分)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 分) 14.唐雎举“专诸之刺王僚、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三个事例的用意是什么?(2 分) (三)古文阅读(4 分)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⑤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 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 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屦(jù):古代的一种麻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lǚ):穿。 ④跣(xiǎn):光脚。 ⑤冠:帽子。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鲁人身善.织屦( ) 而越人被.发( ) 16.从“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这句话中,你看出鲁人是个什 么样的人?(2 分) 四、默写填空(共 8 分,每空 1 分) 17.古诗文积累。 (1)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3) ,壮士十年归。(乐府民歌《木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