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第八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植物与相关微生物之间主要有三种相互关系 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 共生 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如豆科植物 (symbiosis) 与其根瘤细菌之间 有关双方虽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 共栖关系 没有明显的益、害关系。例如在植物的根围和 (commensalism) 叶围都有许多非病原微生物。 种生物依赖另一种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的生 寄生 活方式,提供营养物质的一方称为寄主,得 (parasitism) 到营养的一方称为寄生物(parasite)
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 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如豆科植物 与其根瘤细菌之间 植物与相关微生物之间主要有三种相互关系 有关双方虽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 没有明显的益、害关系。例如在植物的根围和 叶围都有许多非病原微生物。 一种生物依赖另一种生物提供营养物质的生 活方式,提供营养物质的一方称为寄主,得 到营养的一方称为寄生物(parasite)。 共生 (symbiosis) 共栖关系 (commensalism) 寄生 (parasitism)
第一节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 致病性 病原物在寄主植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 物活体内取得营 坏寄主和引起病变 养物质而生存的 的能力。 能力
寄生性 病原物在寄主植 物活体内取得营 养物质而生存的 能力。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致病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 坏寄主和引起病变 的能力
二、 病原物的致病性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一般从寄主植物的伤口或自然孔▣ 侵入,通过它们所产生的酶或毒素等物质的作用,杀死 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以死亡的植物组织作为生活基 质,再进一步伤害周围的细胞和组织。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腐生能力一般都较强,它们能在死亡 的植物残体上生存,营腐生生活,因此都能人工培养。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较广。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等,可以寄生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植物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一般从寄主植物的伤口或自然孔口 侵入,通过它们所产生的酶或毒素等物质的作用,杀死 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以死亡的植物组织作为生活基 质,再进一步伤害周围的细胞和组织。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腐生能力一般都较强,它们能在死亡 的植物残体上生存,营腐生生活,因此都能人工培养。 ◼ 死体营养的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较广。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等,可以寄生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植物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是更高级的寄生物。这些病原物对 寄主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较小,这对它们在活细胞中 的生长繁殖是有利的。但是,一旦寄主细胞和组织死 亡,它们也随之停止生育,迅速死亡。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不能脱离寄主营腐生生活。因此不 能人工培养。 这些病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的寄生专化 性
◼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是更高级的寄生物。这些病原物对 寄主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较小,这对它们在活细胞中 的生长繁殖是有利的。但是,一旦寄主细胞和组织死 亡,它们也随之停止生育,迅速死亡。 ◼ 活体营养的病原物不能脱离寄主营腐生生活。因此不 能人工培养。 ◼ 这些病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的寄生专化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