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综合布线系统梗概 本讲概述了智能化建筑中综合布线的发展情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智能化建筑和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范围、特点及适 用场合作了较明确的介绍。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今后现代化的房屋建筑将会不断涌现,作为现代 化房屋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拟就综 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指标参数、对外配合、产品选用、信息预测、总体方案、子系 统设计和施工安装等内容,分别简要撰述,成为系列性的介绍,供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及使用中参考。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科学技术涉及面广、发展较快, 且尚在继续完善和不断提高之中,因此,所述内容难以完善无缺,请读者及时掌握和 解国内外标准变化和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并结合工程实际予以考虑,以满足现代化 房屋建筑高度信息化的需要。 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化建筑的关系 1.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概况 50年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城市中兴建新式大型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和提高建筑的 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内装有各种仪表、控制 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采用集中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因此, 这些设备都需分别设有独立的传输线路,将分散设置在建筑内的设备相连,组成各自独 立的集中监控系统,这种线路一般称为专业布线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基本采用人工手动 或初步的自动控制方式,科技水平较低,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品种繁多而复杂,线路数量 很多,平均长度也长,不但增加工程造价,而且不利于施工和维护 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 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服务功能的增加和客观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专 业布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80年代 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引入我国。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新 型高层建筑和现代化公共建筑不断建成,尤其是作为信息化社会象征之一的智能化建筑 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筑工程和通信工程中设 计和施工相互结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2.智能化建筑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智能化建筑具有多门学科融合集成的综合特点,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 快,国内外对它的定义有各种描述和不同理解,尚无统一的确切概念和标准。应该说智 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 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 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在 国内有些场合把智能化建筑统称为“智能大
第一讲 综合布线系统梗概 ----本讲概述了智能化建筑中综合布线的发展情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智能化建筑和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范围、特点及适 用场合作了较明确的介绍。 ——人类已进入 21 世纪的信息化社会,今后现代化的房屋建筑将会不断涌现,作为现代 化房屋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拟就综 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指标参数、对外配合、产品选用、信息预测、总体方案、子系 统设计和施工安装等内容,分别简要撰述,成为系列性的介绍,供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及使用中参考。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科学技术涉及面广、发展较快, 且尚在继续完善和不断提高之中,因此,所述内容难以完善无缺,请读者及时掌握和了 解国内外标准变化和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并结合工程实际予以考虑,以满足现代化 房屋建筑高度信息化的需要。 一、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化建筑的关系 ——1.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概况 ——50 年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城市中兴建新式大型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和提高建筑的 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内装有各种仪表、控制 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采用集中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因此, 这些设备都需分别设有独立的传输线路,将分散设置在建筑内的设备相连,组成各自独 立的集中监控系统,这种线路一般称为专业布线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基本采用人工手动 或初步的自动控制方式,科技水平较低,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品种繁多而复杂,线路数量 很多,平均长度也长,不但增加工程造价,而且不利于施工和维护。 ——8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 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服务功能的增加和客观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专 业布线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和推出综合布线系统,80 年代 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引入我国。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新 型高层建筑和现代化公共建筑不断建成,尤其是作为信息化社会象征之一的智能化建筑 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筑工程和通信工程中设 计和施工相互结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2.智能化建筑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智能化建筑具有多门学科融合集成的综合特点,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 快,国内外对它的定义有各种描述和不同理解,尚无统一的确切概念和标准。应该说智 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 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 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在 国内有些场合把智能化建筑统称为“智能大
厦”,从实际工程分析,这一名词定义不太确切,因为高楼大厦不一定需要高度智能化 相反, 不是高层建筑却需要高度智能化,例如航空港、火车站、江海客货运港区和智能化居住 小区等房屋建筑。目前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只是在某些领域具备一定智能化,其程度也是 深浅不一,没有统一标准,且智能化本身的内容是随着人们的要求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而延伸拓宽的。我国有关部门已在文件中明确称为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建筑,其名称较确 切,含义也较广泛,与我国具体情况是相适应的。 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大楼自动化(又称建筑自动化或楼 宇自动化 (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0A),这3个自动化通常称为“3A”,它 们是智能化建筑中最基本的,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目前有些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公 司为了突出某项功能,以提高建筑等级和工程造价,又提出防火自动化(FA)和信息管 理自动化(MA),形成“5A”智能化建筑,甚至有的文件又提出保安自动化(SA),出 现“6A”智能化建筑,甚至还有 提出“8A”、“9A”的。但从国际惯例来看,FA和SA等均放在BA中,MA已包含在CA 内,通常只采用“3A”的提法,为此,建议今后应以“3A“智能化建筑提法为宜 3.智能化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 由于智能化建筑是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科技之大成 所以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极为广泛,作为智能化建筑中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系 统)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因此,不应将智能化建筑和综合布线系 统相互等同,否则是容易错误理解。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内和其它设施一样,都是附属 于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为智能化建筑的主人或用户服务。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和房屋建筑 彼此结合形成不可分离的整体,但要看到它们是不同类型和工程性质的建设项目。它们 从规划、设计直到施工及使用的全过程中,其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时,既不完全看建筑物的体积是否高大巍峨和造型 是否新型壮观,也不会看装修是否宏伟华丽和设备是否配备齐全,主要是看综合布线系 统配线能力,如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 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因为智能化建筑能 否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综合布线系统使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智能化效能,它是智能化建筑中必备的基 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把智能化建筑内的通信、计算机和各种设备及设施,在一定的条件下 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配套的整体,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要求。由于综 合布线系统能适应各种设施当前需要和今后发展,具有兼容性、可靠性、使用灵活性和 管理科学性等特点,所以它是智能化建筑能够保证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智 能化建筑中如没有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施和设备因无信息传输媒质连接而无法相互联 系、正常运行,智能化也难以实现,这时智能化建筑是一幢只有空壳躯体的、实用价值
厦”,从实际工程分析,这一名词定义不太确切,因为高楼大厦不一定需要高度智能化, 相反, 不是高层建筑却需要高度智能化,例如航空港、火车站、江海客货运港区和智能化居住 小区等房屋建筑。目前所述的智能化建筑只是在某些领域具备一定智能化,其程度也是 深浅不一,没有统一标准,且智能化本身的内容是随着人们的要求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而延伸拓宽的。我国有关部门已在文件中明确称为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建筑,其名称较确 切,含义也较广泛,与我国具体情况是相适应的。 ——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大楼自动化(又称建筑自动化或楼 宇自动化 (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这 3 个自动化通常称为“3A”,它 们是智能化建筑中最基本的,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目前有些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公 司为了突出某项功能,以提高建筑等级和工程造价,又提出防火自动化(FA)和信息管 理自动化(MA),形成“5A”智能化建筑,甚至有的文件又提出保安自动化(SA),出 现“6A”智能化建筑,甚至还有 提出“8A”、“9A”的。但从国际惯例来看,FA 和 SA 等均放在 BA 中,MA 已包含在 CA 内,通常只采用“3A”的提法,为此,建议今后应以“3A“智能化建筑提法为宜。 ——3.智能化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 ——由于智能化建筑是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科技之大成, 所以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极为广泛,作为智能化建筑中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系 统)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因此,不应将智能化建筑和综合布线系 统相互等同,否则是容易错误理解。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内和其它设施一样,都是附属 于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为智能化建筑的主人或用户服务。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和房屋建筑 彼此结合形成不可分离的整体,但要看到它们是不同类型和工程性质的建设项目。它们 从规划、设计直到施工及使用的全过程中,其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时,既不完全看建筑物的体积是否高大巍峨和造型 是否新型壮观,也不会看装修是否宏伟华丽和设备是否配备齐全,主要是看综合布线系 统配线能力,如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 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因为智能化建筑能 否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综合布线系统使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智能化效能,它是智能化建筑中必备的基 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把智能化建筑内的通信、计算机和各种设备及设施,在一定的条件下 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配套的整体,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要求。由于综 合布线系统能适应各种设施当前需要和今后发展,具有兼容性、可靠性、使用灵活性和 管理科学性等特点,所以它是智能化建筑能够保证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智 能化建筑中如没有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施和设备因无信息传输媒质连接而无法相互联 系、正常运行,智能化也难以实现,这时智能化建筑是一幢只有空壳躯体的、实用价值
不高的土木建筑,也就不能称为智能化建筑。在建筑物中只有配备了综合布线系统时, 才有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这是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关键内容 (3)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今后智能化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较长,大都在几十年以上,甚至近百年。因此,目 前在规划和设计新的建筑时,应考虑如何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具有 很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客观发展需要,为此,在新建的 高层或重要的智能化建筑,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今后发展等各种因素,积极采用 综合布线系统。对于近期不拟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应在工程中考虑今后设置综合 布线系统的可能性,在主要部位、通道或路由等关键地方,适当预留房间(或空间) 洞孔和线槽,以便今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时,避免打洞穿孔或拆卸地板及吊顶等装置, 有利于扩建和改建。 总之,综合布线系统分布于智能化建筑中,必然会有相互融合的需要,同时又可能 发生彼此矛盾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都应与负责建筑工程等有关单位密切联系、配合协调,采取妥善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以 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綜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点及其落国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综合布线系统引入我国,由于各国产品类型不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是有差异的 我国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发布的Y/T926.1-1997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 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为:“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 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 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的各种 设备。” 目前所说的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综合布线系统。它是指一幢建筑物 内(或综合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质系统。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缆线(如 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连接硬件组合在一套标准的且通用的、按一定秩序和内部 关系而集成为整体,因此,目前它是以CA为主的综合布线系统。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会逐步提高和完善,形成能真正充分满足智能化建筑所需的要求 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比较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兼容性好 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它器材,技术性能 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用,彼此不能兼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
不高的土木建筑,也就不能称为智能化建筑。在建筑物中只有配备了综合布线系统时, 才有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这是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关键内容。 ——(3)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今后智能化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较长,大都在几十年以上,甚至近百年。因此,目 前在规划和设计新的建筑时,应考虑如何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具有 很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客观发展需要,为此,在新建的 高层或重要的智能化建筑,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今后发展等各种因素,积极采用 综合布线系统。对于近期不拟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应在工程中考虑今后设置综合 布线系统的可能性,在主要部位、通道或路由等关键地方,适当预留房间(或空间)、 洞孔和线槽,以便今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时,避免打洞穿孔或拆卸地板及吊顶等装置, 有利于扩建和改建。 ——总之,综合布线系统分布于智能化建筑中,必然会有相互融合的需要,同时又可能 发生彼此矛盾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都应与负责建筑工程等有关单位密切联系、配合协调,采取妥善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以 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特点及其范围 ——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综合布线系统引入我国,由于各国产品类型不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是有差异的。 我国原邮电部于 1997 年 9 月发布的 YD/T 926.1-1997 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 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为:“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 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 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的各种 设备。” ——目前所说的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综合布线系统。它是指一幢建筑物 内(或综合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质系统。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缆线(如 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连接硬件组合在一套标准的且通用的、按一定秩序和内部 关系而集成为整体,因此,目前它是以 CA 为主的综合布线系统。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会逐步提高和完善,形成能真正充分满足智能化建筑所需的要求。 ——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比较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兼容性好 ——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它器材,技术性能 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用,彼此不能兼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
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布线部件和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 信号的需要 (2)灵活性、适应性强 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需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敷设新的缆线 和安装新的设备,且在施工中有可能发生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资和施 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差。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 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 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且节省工程投资。 (3)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 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 建时互相不会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 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 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4)技术经济合理 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 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 工作,节省管理费用。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次投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的 3.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 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应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范围来定,一般有两种范围,即单幢建筑 和建筑群体。单幢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范围,一般指在整幢建筑内部敷设的管槽系统 电缆竖井、专用房间(如设备间等)和通信缆线及连接硬件等。建筑群体因建筑幢数不 规模不同,有时可能扩大成为街坊式的范围(如高等学校校园式),其范围难以统 一划分,但不论其规模如何,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范围除上述每幢建筑内的通信线路和 其它辅助设施外,还需包括各幢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的通信管道和线路,这时,综合布 线系统较为庞大而复杂 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T926)的适用范围规定是跨越 距离不超过3000m、建筑总面积不超过100万m2的布线区域,其人数为50人~50万人 如布线区域超出上述范围时可参照使用。上述范围是从基建工程管理的要求考虑的,与 今后的业务管理和维护职责等的划分范围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 范围应根据网络结构、设备布置和维护办法等因素来划分相应范围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和适用场合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布线部件和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 信号的需要。 ——(2)灵活性、适应性强 ——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需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敷设新的缆线 和安装新的设备,且在施工中有可能发生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资和施 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差。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 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 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且节省工程投资。 ——(3)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 建时互相不会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 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 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4)技术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 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 工作,节省管理费用。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次投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的。 ——3.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 ——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应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范围来定,一般有两种范围,即单幢建筑 和建筑群体。单幢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范围,一般指在整幢建筑内部敷设的管槽系统、 电缆竖井、专用房间(如设备间等)和通信缆线及连接硬件等。建筑群体因建筑幢数不 一、规模不同,有时可能扩大成为街坊式的范围(如高等学校校园式),其范围难以统 一划分,但不论其规模如何,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范围除上述每幢建筑内的通信线路和 其它辅助设施外,还需包括各幢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的通信管道和线路,这时,综合布 线系统较为庞大而复杂。 ——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的适用范围规定是跨越 距离不超过 3000m、建筑总面积不超过 100 万 m 2的布线区域,其人数为 50 人~50 万人。 如布线区域超出上述范围时可参照使用。上述范围是从基建工程管理的要求考虑的,与 今后的业务管理和维护职责等的划分范围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 范围应根据网络结构、设备布置和维护办法等因素来划分相应范围。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和适用场合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目前,各国生产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较多,其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中 所遵循的基本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标准ANSI/EIA/TIA568A:1995《商务建 筑电信布线标准》:另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11801 1995《信息技术一一用户房屋综合布线》。上述两种标准有极为明显的差别,如从综合 布线系统的组成来看,美国标准把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 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6个独立的子 系统。国际标准则将其划分为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 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3部分,并规定工作区布线为非永久性部分,工程 设计和施工也不涉足为用户使用时临时连接的这部分。当综合布线系统刚刚引入我国之 际,因为都采用美国产品,所以国内书籍、杂志和资料,甚至有些标准一般都以美国标 准为基础介绍综合布线系统的有关技术,但上述系统组成与国际标准规定不符,且与我 国国情和习惯做法并不一致,在具体工作时感到不便,主要是设备间子系统和管理子系 统与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分离另立,造成系统性不够明确,界限划分不清、子系统 过多,出现支离破碎的情况,与我国过去通常将通信线路和接续设备组成整体的系统概 念不一致,在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工作中都极不方便。因此,建议不以美国 标准为准绳,从长远发展来看,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应向国际标准靠拢,不 以某个国家标准为主,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我国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发布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T 926.1-3),该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0/IECl1801 1995《信息技术—一用户房屋综合布线》。在制定行业标准时,对国际标准中收录的产 品品种系列进行优化筛选,同时参考了美国ANSI/EIA/TIA568A:1995《商务建筑电信 布线标准》,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予以吸收和完善,它的组成和子系统划分与国际标准 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既密切结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标准,它是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必须执行的权威性法规。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 筑物 转接点 (选用) 通信引出确 端设备 建筑群主子布线子系统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子系 工作区布候 综合布线 图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组成 2.综合布线系统的运用场合 由于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和建筑群体的不断涌现,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场合和服务对 象逐渐增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 (1)商业贸易类型:如商务贸易中心、金融机构(如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高级宾 馆饭店、股票证券市场和高级商城大厦等高层建筑 (2)综合办公类型:如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公司总部等办公大厦,办公、贸易和 商业兼有的综合业务楼和租赁大厦等
——目前,各国生产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较多,其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中 所遵循的基本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标准 ANSI/EIA/TIA 568A:1995《商务建 筑电信布线标准》;另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SO/IEC 11801: 1995《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上述两种标准有极为明显的差别,如从综合 布线系统的组成来看,美国标准把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 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6 个独立的子 系统。国际标准则将其划分为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 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 3 部分,并规定工作区布线为非永久性部分,工程 设计和施工也不涉足为用户使用时临时连接的这部分。当综合布线系统刚刚引入我国之 际,因为都采用美国产品,所以国内书籍、杂志和资料,甚至有些标准一般都以美国标 准为基础介绍综合布线系统的有关技术,但上述系统组成与国际标准规定不符,且与我 国国情和习惯做法并不一致,在具体工作时感到不便,主要是设备间子系统和管理子系 统与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分离另立,造成系统性不够明确,界限划分不清、子系统 过多,出现支离破碎的情况,与我国过去通常将通信线路和接续设备组成整体的系统概 念不一致,在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工作中都极不方便。因此,建议不以美国 标准为准绳,从长远发展来看,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应向国际标准靠拢,不 以某个国家标准为主,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我国原邮电部于 1997 年 9 月发布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1-3),该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SO/IEC 11801: 1995《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在制定行业标准时,对国际标准中收录的产 品品种系列进行优化筛选,同时参考了美国 ANSI/EIA/TIA568A:1995《商务建筑电信 布线标准》,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予以吸收和完善,它的组成和子系统划分与国际标准 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国通信行业标准既密切结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标准,它是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必须执行的权威性法规。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组成如图 1 所示。 ——2.综合布线系统的运用场合 ——由于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和建筑群体的不断涌现,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场合和服务对 象逐渐增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 ——(1)商业贸易类型:如商务贸易中心、金融机构(如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高级宾 馆饭店、股票证券市场和高级商城大厦等高层建筑。 ——(2)综合办公类型:如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公司总部等办公大厦,办公、贸易和 商业兼有的综合业务楼和租赁大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