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上年纪的领工员也许是有些夸张地说,在一个共产主义星期六干的活,等 于不自觉的疲沓的工人一个星期干的。 鉴于一些真心拥护苏维埃政权的人也来参加了工作,而且今后还会有大 批这样的人来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同时其他地区也会要求学习莫斯科—喀 山铁路的共产党员的榜样,现在我根据来自各个现场的消息较详细地谈谈组 织方面的情况。 参加工作的约有10%是经常在现场工作的共产党员。其余的则是负责 工作人员和选任的人员,其中有路局的政治委员,也有各企业的政治委员,以 及工会人员、管理局和交通人员委员部的工作人员。 大家干活时非常努力并密切合作。当工人、办事员、管理人员齐心协力地 把住40普特重的客运机车轮箍,象勤劳的蚂蚁似的把它滚往目的地的时候, 人们心中油然产生一种来自集体劳动的强烈的愉快感觉,坚定了工人阶级必 胜的信心。世界上的掠夺者扼杀不了胜利的工人,国内的怠工者也盼不到高 尔察克。 工作完结时,在场的人都亲眼看到这一空前未有的情景:上百个身体疲 乏但眼中闪烁着愉快光芒的共产党员,唱起庄严的《国际歌》来庆祝工作的胜 利,这胜利的凯歌的声浪仿佛越过墙壁,涌向工人的莫斯科,象投右激起的水 波一样荡漾在整个工人的俄罗斯,激励着疲惫、懒散的人们。 阿·日· 5月20日《真理报》刊登的恩·尔·同志的《值得学习的榜 样》一文,在评价这个出色的榜样时写道: “共产党员做这样的工作并不是罕见的事情。我知道电站和各铁路线都 有这样的事例。在尼古拉铁路上,共产党员加班干了几个晚上,把陷在转盘坑 里的机车起了出来;冬季,北方铁路上的全体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用了好几 个星期天去清除铁路上的积雪;许多货运站的支部为了同盗窃货物作斗争, 在站上进行夜间巡逻,—— 不过这种工作都是偶然进行的,而不是经常性的。 莫斯科—喀山线的同志们提供的新的东西是,他们把这一工作变成了有系统 的经常的工作。他们决定‘一直干到完全战胜高尔察克’,工作的全部意义正 在于此。他们决定在整个战争状态时期把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的工作日延长 一小时;同时他们作出工作高效率的榜样。 这个榜样已经引起而且今后一定会进一步引起大家的效法。亚历山德罗 6 伟 大 的 创 举
位上年纪的领工员也许是有些夸张地说,在一个共产主义星期六干的活,等 于不自觉的疲沓的工人一个星期干的。 鉴于一些真心拥护苏维埃政权的人也来参加了工作,而且今后还会有大 批这样的人来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同时其他地区也会要求学习莫斯科—喀 山铁路的共产党员的榜样,现在我根据来自各个现场的消息较详细地谈谈组 织方面的情况。 参加工作的约有10%是经常在现场工作的共产党员。其余的则是负责 工作人员和选任的人员,其中有路局的政治委员,也有各企业的政治委员,以 及工会人员、管理局和交通人员委员部的工作人员。 大家干活时非常努力并密切合作。当工人、办事员、管理人员齐心协力地 把住40普特重的客运机车轮箍,象勤劳的蚂蚁似的把它滚往目的地的时候, 人们心中油然产生一种来自集体劳动的强烈的愉快感觉,坚定了工人阶级必 胜的信心。世界上的掠夺者扼杀不了胜利的工人,国内的怠工者也盼不到高 尔察克。 工作完结时,在场的人都亲眼看到这一空前未有的情景:上百个身体疲 乏但眼中闪烁着愉快光芒的共产党员,唱起庄严的《国际歌》来庆祝工作的胜 利,这胜利的凯歌的声浪仿佛越过墙壁,涌向工人的莫斯科,象投右激起的水 波一样荡漾在整个工人的俄罗斯,激励着疲惫、懒散的人们。 阿·日· 5月20日《真理报》刊登的恩·尔·同志的《值得学习的榜 样》一文,在评价这个出色的榜样时写道: “共产党员做这样的工作并不是罕见的事情。我知道电站和各铁路线都 有这样的事例。在尼古拉铁路上,共产党员加班干了几个晚上,把陷在转盘坑 里的机车起了出来;冬季,北方铁路上的全体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用了好几 个星期天去清除铁路上的积雪;许多货运站的支部为了同盗窃货物作斗争, 在站上进行夜间巡逻,—— 不过这种工作都是偶然进行的,而不是经常性的。 莫斯科—喀山线的同志们提供的新的东西是,他们把这一工作变成了有系统 的经常的工作。他们决定‘一直干到完全战胜高尔察克’,工作的全部意义正 在于此。他们决定在整个战争状态时期把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的工作日延长 一小时;同时他们作出工作高效率的榜样。 这个榜样已经引起而且今后一定会进一步引起大家的效法。亚历山德罗 6 伟 大 的 创 举
夫铁路的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大会,讨论了军事形势和莫斯科—喀山线的同 志们的决议之后通过了如下的决议:(1)亚历山德罗夫铁路的共产党员和同 情分子决定实行‘星期六义务劳动’。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定于5月17日 进行。(2)把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组织成示范队,向工人表明,应当怎样工作, 在现有的材料、工具和伙食的情况下实际上能够做到什么。 据莫斯科—喀山线的同志们说,他们的榜样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预料下一个星期六将有大量的非党工人参加工作。作者写此文时,亚历 山德罗夫铁路修配厂的共产党员还没有开始做加班工作,但是要组织义务劳 动的消息刚一传出,非党群众就激动地谈论起来了。到处都有人说:‘昨天我 们不知道,不然我们也会做好准备干它一场’,‘下星期六我一定来’。这项工 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 后方的所有共产党支部都应当向莫斯科—喀山线的同志们学习。不仅莫 斯科枢纽站上的各共产党支部应当如此,全俄罗斯的党组织都应当效法这个 榜样。乡村中的共产党支部,首先应当帮助红军家属,实行代耕。 莫斯科—喀山线的同志们高唱《国际歌》结束了第一次共产主义星期六 劳动。如果全俄罗斯的共产党组织都学习他们的榜样,而且坚持不懈地贯彻 下去,那么,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就会在共和国全体劳动者的洪亮的《国际 歌》声中度过今后一段艰苦的岁月…… 共产党员同志们,动手干吧!” 1919年5月23日《真理报》报道说: “5月17日在亚历山德罗夫铁路举行了第一次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 动’。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共98人根据大会决议在班后做了5小时无报酬的 工作,他们不过有权再买一顿饭,而这顿饭同一般体力劳动工人的一样,也是 每人半俄磅面包。” 尽管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组织得也差,但· 劳· 动· 生· 产· 率还是· 比 · 平· 常· 高1—2· 倍。 例如: 5个旋工在4小时内做了80根小轴。生产率等于平常的 213%。 伟 大 的 创 举 7
夫铁路的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大会,讨论了军事形势和莫斯科—喀山线的同 志们的决议之后通过了如下的决议:(1)亚历山德罗夫铁路的共产党员和同 情分子决定实行‘星期六义务劳动’。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定于5月17日 进行。(2)把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组织成示范队,向工人表明,应当怎样工作, 在现有的材料、工具和伙食的情况下实际上能够做到什么。 据莫斯科—喀山线的同志们说,他们的榜样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预料下一个星期六将有大量的非党工人参加工作。作者写此文时,亚历 山德罗夫铁路修配厂的共产党员还没有开始做加班工作,但是要组织义务劳 动的消息刚一传出,非党群众就激动地谈论起来了。到处都有人说:‘昨天我 们不知道,不然我们也会做好准备干它一场’,‘下星期六我一定来’。这项工 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 后方的所有共产党支部都应当向莫斯科—喀山线的同志们学习。不仅莫 斯科枢纽站上的各共产党支部应当如此,全俄罗斯的党组织都应当效法这个 榜样。乡村中的共产党支部,首先应当帮助红军家属,实行代耕。 莫斯科—喀山线的同志们高唱《国际歌》结束了第一次共产主义星期六 劳动。如果全俄罗斯的共产党组织都学习他们的榜样,而且坚持不懈地贯彻 下去,那么,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就会在共和国全体劳动者的洪亮的《国际 歌》声中度过今后一段艰苦的岁月…… 共产党员同志们,动手干吧!” 1919年5月23日《真理报》报道说: “5月17日在亚历山德罗夫铁路举行了第一次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 动’。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共98人根据大会决议在班后做了5小时无报酬的 工作,他们不过有权再买一顿饭,而这顿饭同一般体力劳动工人的一样,也是 每人半俄磅面包。” 尽管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组织得也差,但· 劳· 动· 生· 产· 率还是· 比 · 平· 常· 高1—2· 倍。 例如: 5个旋工在4小时内做了80根小轴。生产率等于平常的 213%。 伟 大 的 创 举 7
20个粗工在4小时内收集了600普特旧材料和70个各重3. 5普特的车底弹簧,共重850普特。生产率等于平常的300%。 “同志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平时干活枯燥乏味,在这里,大家干活都兴高 采烈。可是今后,平时干活比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干得少,那就太丢脸 了。” “现在有许多非党工人都表示愿意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各机车修理队 都自告奋勇要在星期六义务劳动时间内把机车从‘坟堆’里弄出来,修好使 用。 有消息说,维亚济马铁路上也在组织这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A.嘉琴科同志在6月7日《真理报》上谈到了共产主义星期 六义务劳动的情形,现在把他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记》一文的主要 部分摘引如下: “我和一个同志怀着极愉快的心情,遵照铁路分局党委员会的决定,去上 星期六义务劳动‘课’,让脑子暂且休息几个小时,让肌肉发挥一下作用…… 我们的工作是在铁路局的木工厂。到那里后,看到自己人,彼此问好,开一会 儿玩笑,查点了人数—— 总共30人……我们面前躺着一个‘怪物’—— 一个 相当有份量的蒸汽锅炉,足有600—700普特重,要我们把它‘搬家’,就是说, 要把它滚到大约14或13俄里以外的一个平车那里。我们心里不由得产生 了一些疑虑……但我们动手干起来了:同志们把木滚就那么往锅炉下面一 垫,系上两根绳子,工作就开始了……锅炉还有点不情愿挪动,但终于还是移 动了。我们很高兴,要知道,我们人是这样少……就是这台锅炉,比我们多两 倍的非党工人几乎拖了两个星期,在我们到来之前它还躺在原地不动……我 们在一位领班同志有节奏的‘一、二、三’口令声中,齐心协力地卖劲地干了一 个小时,锅炉慢慢地向前移动着。忽然,出了岔子!一长串同志突然狼狈不堪 地倒了下去,—— 原来我们手里的一根绳子‘叛变了’……但是没有多大一会 儿,就换上了一根粗缆绳……到了傍晚,天色已经明显地暗下来,但我们还得 拖过一个小岗子,那时很快就会完工了。我们胳膊酸痛,手掌发烧,周身火热, 还是拼命地往前拉,——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旁边站着一位‘管理人’,他被我 们的成绩弄得不好意思了,也不由自主地拉起缆绳。帮着干吧!你早就该过来 8 伟 大 的 创 举
20个粗工在4小时内收集了600普特旧材料和70个各重3. 5普特的车底弹簧,共重850普特。生产率等于平常的300%。 “同志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平时干活枯燥乏味,在这里,大家干活都兴高 采烈。可是今后,平时干活比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干得少,那就太丢脸 了。” “现在有许多非党工人都表示愿意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各机车修理队 都自告奋勇要在星期六义务劳动时间内把机车从‘坟堆’里弄出来,修好使 用。 有消息说,维亚济马铁路上也在组织这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A.嘉琴科同志在6月7日《真理报》上谈到了共产主义星期 六义务劳动的情形,现在把他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记》一文的主要 部分摘引如下: “我和一个同志怀着极愉快的心情,遵照铁路分局党委员会的决定,去上 星期六义务劳动‘课’,让脑子暂且休息几个小时,让肌肉发挥一下作用…… 我们的工作是在铁路局的木工厂。到那里后,看到自己人,彼此问好,开一会 儿玩笑,查点了人数—— 总共30人……我们面前躺着一个‘怪物’—— 一个 相当有份量的蒸汽锅炉,足有600—700普特重,要我们把它‘搬家’,就是说, 要把它滚到大约14或13俄里以外的一个平车那里。我们心里不由得产生 了一些疑虑……但我们动手干起来了:同志们把木滚就那么往锅炉下面一 垫,系上两根绳子,工作就开始了……锅炉还有点不情愿挪动,但终于还是移 动了。我们很高兴,要知道,我们人是这样少……就是这台锅炉,比我们多两 倍的非党工人几乎拖了两个星期,在我们到来之前它还躺在原地不动……我 们在一位领班同志有节奏的‘一、二、三’口令声中,齐心协力地卖劲地干了一 个小时,锅炉慢慢地向前移动着。忽然,出了岔子!一长串同志突然狼狈不堪 地倒了下去,—— 原来我们手里的一根绳子‘叛变了’……但是没有多大一会 儿,就换上了一根粗缆绳……到了傍晚,天色已经明显地暗下来,但我们还得 拖过一个小岗子,那时很快就会完工了。我们胳膊酸痛,手掌发烧,周身火热, 还是拼命地往前拉,——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旁边站着一位‘管理人’,他被我 们的成绩弄得不好意思了,也不由自主地拉起缆绳。帮着干吧!你早就该过来 8 伟 大 的 创 举
了!一个红军战士出神地瞧着我们工作。他拿着手风琴。他在想什么?也许 他想:这是些什么人?大家都回家去过星期六,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我打破他 的疑团说:‘同志!给我们奏一个快乐的曲子吧,我们可不是什么来随便凑数 干活的,我们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你看,这手里的活干得多欢,咱们可没 有偷懒,是在拼命地干。’红军战士轻轻地放下手风琴,赶快跑过来抓住缆绳 …… ——‘英国人真机灵!’—— 响起了乌·同志动听的男高音。我们和着他 的歌声,高唱起工人歌曲:‘唉嗨,杜宾努什卡,嗨哟,拉呀,拉呀……’ 干这活不习惯,累得要死,肩酸背痛,但是……明天就是假日,可以好好 休息,有时间睡个够。目的地快到了,经过一番小小的周折,我们的‘怪物’已 差不多靠近平车了:只要垫上木板,滚到平车上,这锅炉就能干人们早就等着 它干的工作了。我们一窝蜂涌进屋里,这是地方支部的‘俱乐部’,屋里挂满标 语,摆着步枪,灯光明亮,我们很好地唱完了《国际歌》,享受了加‘甜酒’的茶, 还吃了面包。干完重活以后,当地同志这样款待我们,真是再惬意不过了。和 同志们亲热地告别之后,我们列成纵队。夜阑人静,革命歌声响彻了沉睡的街 道,整齐的步伐声应和着歌声。‘同志们,勇敢地齐步前进。’‘起来,饥寒交迫 的奴隶’—— 我们唱起劳动歌和《国际歌》。 过了一个星期。胳膊和肩膀都歇过来了,这回我们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是到9俄里以外去修理车辆。目的地是佩罗沃。同志们爬到叫作‘美国人’的 车厢顶上,嘹亮动听地唱起《国际歌》。乘客们带着惊异的神情静静听着。车轮 有节奏地响着;我们没有来得及爬到上面去的人就蹬在‘美国人’车厢的梯子 上,象是一些‘玩命的’乘客。转眼就到了车站。我们到达目的地,又走过一个 长长的院子,见到了亲热的政治委员格·同志。 —— 工作有的是,就是人太少了!总共才30个人,6小时内要完成13辆 车的中修!面前就是划了记号的轮对,不光有空车,还有装得满满的一辆油罐 车……不过没问题,同志们咱们‘对付得了’! 工作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我和五位同志用吊杆,也就是用杠杆干活。按 照‘领头’同志的指挥,这些重六七十普特的轮对,在我们的肩膀和两个吊杆 的推压下,轻快地从一条线路跳到另一条线路上。一对车轮撤掉之后,就换上 一对新的。放好所有的轮对,我们就把那些磨损了的旧家伙顺着轨道迅速地 ‘打发到’棚子里去……一、二、三,—— 它们被一台旋转式铁吊杆吊到空中, 轨道就腾出来了。那边,在黑暗中,响着手锤声,同志们在自己的‘病’车跟前 伟 大 的 创 举 9
了!一个红军战士出神地瞧着我们工作。他拿着手风琴。他在想什么?也许 他想:这是些什么人?大家都回家去过星期六,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我打破他 的疑团说:‘同志!给我们奏一个快乐的曲子吧,我们可不是什么来随便凑数 干活的,我们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你看,这手里的活干得多欢,咱们可没 有偷懒,是在拼命地干。’红军战士轻轻地放下手风琴,赶快跑过来抓住缆绳 …… ——‘英国人真机灵!’—— 响起了乌·同志动听的男高音。我们和着他 的歌声,高唱起工人歌曲:‘唉嗨,杜宾努什卡,嗨哟,拉呀,拉呀……’ 干这活不习惯,累得要死,肩酸背痛,但是……明天就是假日,可以好好 休息,有时间睡个够。目的地快到了,经过一番小小的周折,我们的‘怪物’已 差不多靠近平车了:只要垫上木板,滚到平车上,这锅炉就能干人们早就等着 它干的工作了。我们一窝蜂涌进屋里,这是地方支部的‘俱乐部’,屋里挂满标 语,摆着步枪,灯光明亮,我们很好地唱完了《国际歌》,享受了加‘甜酒’的茶, 还吃了面包。干完重活以后,当地同志这样款待我们,真是再惬意不过了。和 同志们亲热地告别之后,我们列成纵队。夜阑人静,革命歌声响彻了沉睡的街 道,整齐的步伐声应和着歌声。‘同志们,勇敢地齐步前进。’‘起来,饥寒交迫 的奴隶’—— 我们唱起劳动歌和《国际歌》。 过了一个星期。胳膊和肩膀都歇过来了,这回我们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是到9俄里以外去修理车辆。目的地是佩罗沃。同志们爬到叫作‘美国人’的 车厢顶上,嘹亮动听地唱起《国际歌》。乘客们带着惊异的神情静静听着。车轮 有节奏地响着;我们没有来得及爬到上面去的人就蹬在‘美国人’车厢的梯子 上,象是一些‘玩命的’乘客。转眼就到了车站。我们到达目的地,又走过一个 长长的院子,见到了亲热的政治委员格·同志。 —— 工作有的是,就是人太少了!总共才30个人,6小时内要完成13辆 车的中修!面前就是划了记号的轮对,不光有空车,还有装得满满的一辆油罐 车……不过没问题,同志们咱们‘对付得了’! 工作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我和五位同志用吊杆,也就是用杠杆干活。按 照‘领头’同志的指挥,这些重六七十普特的轮对,在我们的肩膀和两个吊杆 的推压下,轻快地从一条线路跳到另一条线路上。一对车轮撤掉之后,就换上 一对新的。放好所有的轮对,我们就把那些磨损了的旧家伙顺着轨道迅速地 ‘打发到’棚子里去……一、二、三,—— 它们被一台旋转式铁吊杆吊到空中, 轨道就腾出来了。那边,在黑暗中,响着手锤声,同志们在自己的‘病’车跟前 伟 大 的 创 举 9
象蜜蜂般地忙碌着。既做木工,又上油漆,还盖车顶,工作干得热火朝天,我们 和政治委员同志都很高兴。那里的锻工们也需要我们帮忙。在一座移动锻工 炉上放着一根烧红了的‘导杆’,也就是车辆上用的钩杆,钩已经撞弯。白热的 钩杆被钳到砧子上,直冒火花,在经验丰富的同志的指导下,我们灵巧的锤击 使它渐渐恢复了原状。它还放着红光就被我们迅速地抬去,冒着火花安进铁 孔里,—— 锤了几下,就把它安好了。我们爬到车厢底下。这些车钩和导杆的 构造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那里有一整套东西,有铆钉、弹簧…… 工作热火朝天,夜幕降临了,炉火烧得更亮。很快就完工了。一部分同志 靠着一堆轮箍在‘憩息’,慢慢地‘品’着热茶。清凉的5月之夜,一钩美妙的新 月悬在天空。人们有说有笑,互相开着玩笑。 —— 格·同志,收工吧,修好13辆不少了! 但格·同志还没有心满意足。 喝完了茶,我们唱着庆祝胜利的歌曲,向出口走去……” 开展“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运动的地方,不只是莫斯科。 6月6日《真理报》报道: “5月31日在特维尔进行了第一次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有128名 共产党员到铁路上劳动。三个半小时装卸了14辆车,修好了3台机车,锯了 10立方俄丈木柴,还做了别的工作。熟练的工人党员的工作效率比一般效率 高12倍。” 接着,6月8日《真理报》又写道: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萨拉托夫6月5日讯。铁路上的共产党员职工响应莫斯科的同志们 的号召,在党员大会上决定:为了支援国民经济,每星期六无报酬地加班劳动 5小时。” 我详尽无遗地援引了关于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消息, 因为我们从这里无疑地可以看到共产主义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 10 伟 大 的 创 举
象蜜蜂般地忙碌着。既做木工,又上油漆,还盖车顶,工作干得热火朝天,我们 和政治委员同志都很高兴。那里的锻工们也需要我们帮忙。在一座移动锻工 炉上放着一根烧红了的‘导杆’,也就是车辆上用的钩杆,钩已经撞弯。白热的 钩杆被钳到砧子上,直冒火花,在经验丰富的同志的指导下,我们灵巧的锤击 使它渐渐恢复了原状。它还放着红光就被我们迅速地抬去,冒着火花安进铁 孔里,—— 锤了几下,就把它安好了。我们爬到车厢底下。这些车钩和导杆的 构造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那里有一整套东西,有铆钉、弹簧…… 工作热火朝天,夜幕降临了,炉火烧得更亮。很快就完工了。一部分同志 靠着一堆轮箍在‘憩息’,慢慢地‘品’着热茶。清凉的5月之夜,一钩美妙的新 月悬在天空。人们有说有笑,互相开着玩笑。 —— 格·同志,收工吧,修好13辆不少了! 但格·同志还没有心满意足。 喝完了茶,我们唱着庆祝胜利的歌曲,向出口走去……” 开展“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运动的地方,不只是莫斯科。 6月6日《真理报》报道: “5月31日在特维尔进行了第一次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有128名 共产党员到铁路上劳动。三个半小时装卸了14辆车,修好了3台机车,锯了 10立方俄丈木柴,还做了别的工作。熟练的工人党员的工作效率比一般效率 高12倍。” 接着,6月8日《真理报》又写道: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萨拉托夫6月5日讯。铁路上的共产党员职工响应莫斯科的同志们 的号召,在党员大会上决定:为了支援国民经济,每星期六无报酬地加班劳动 5小时。” 我详尽无遗地援引了关于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消息, 因为我们从这里无疑地可以看到共产主义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 10 伟 大 的 创 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