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专政必然有一些不同于先进国家的特点。但在俄国的基本力量 和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却是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列宁在论述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思想时写道,推翻地主和资本家并不 是最困难的任务,但是在一个农民国家里,要消灭工农差别,对农 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却是一个无比困难和非常长久的任务。他告 诫说,采用急躁轻率的行政和立法手段,只会延缓小商品经济向公 共的大经济的过渡,只会给这种过渡造成困难,而“只有帮助农民 大大改进以至根本改造全部农业技术,才能加速这种过渡”(本卷 第273页)。列宁还指出,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支配着已经 公有化的生产资料,领导着动摇不定的中间分子和中间阶级,镇压 着剥削者的日益强烈的反抗。这些都是阶级斗争的特殊任务,是无 产阶级以前不曾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的任务”(本卷第275页)。 《苏维埃政权成立两周年》一文和《十月革命两周年》的讲话, 阐述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两年所取得的两条重要的经验教训:只有 让工人参加国家的整个管理工作,苏维埃政权才能在难以置信的 困难条件下坚持下去;只有正确地对待千百万农民群众,才能顺利 地克服各种困难并不断地取得胜利。 列宁十分重视苏维埃政权的民族政策和俄国东部各民族的解 放运动问题。列宁在《致土耳其斯坦共产党员同志们》的信中指出, 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对以前受压迫的弱小民族的态度,不仅对苏维 埃政权本身,而且对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因此共产党员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真心想要根除大俄罗斯帝 国主义的一切残余。列宁在他起草的《俄共(布)中央关于乌克兰苏 维埃政权的决议》中再次肯定乌克兰共和国的独立,指出乌克兰共 和国和苏维埃共和国的联盟形式问题最后应由马克兰工人和劳动 前 言
级专政必然有一些不同于先进国家的特点。但在俄国的基本力量 和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却是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列宁在论述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思想时写道,推翻地主和资本家并不 是最困难的任务,但是在一个农民国家里,要消灭工农差别,对农 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却是一个无比困难和非常长久的任务。他告 诫说,采用急躁轻率的行政和立法手段,只会延缓小商品经济向公 共的大经济的过渡,只会给这种过渡造成困难,而“只有帮助农民 大大改进以至根本改造全部农业技术,才能加速这种过渡”(本卷 第273页)。列宁还指出,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支配着已经 公有化的生产资料,领导着动摇不定的中间分子和中间阶级,镇压 着剥削者的日益强烈的反抗。这些都是阶级斗争的特殊任务,是无 产阶级以前不曾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的任务”(本卷第275页)。 《苏维埃政权成立两周年》一文和《十月革命两周年》的讲话, 阐述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两年所取得的两条重要的经验教训:只有 让工人参加国家的整个管理工作,苏维埃政权才能在难以置信的 困难条件下坚持下去;只有正确地对待千百万农民群众,才能顺利 地克服各种困难并不断地取得胜利。 列宁十分重视苏维埃政权的民族政策和俄国东部各民族的解 放运动问题。列宁在《致土耳其斯坦共产党员同志们》的信中指出, 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对以前受压迫的弱小民族的态度,不仅对苏维 埃政权本身,而且对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因此共产党员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真心想要根除大俄罗斯帝 国主义的一切残余。列宁在他起草的《俄共(布)中央关于乌克兰苏 维埃政权的决议》中再次肯定乌克兰共和国的独立,指出乌克兰共 和国和苏维埃共和国的联盟形式问题最后应由马克兰工人和劳动 前 言
农民决定,指示乌克兰苏维埃政权要更广泛地吸收贫苦农民和中 农参加管理工作,铲除妨碍乌克兰语言和文化自由发展的一切障 碍。 列宁《在全俄东部各民族共产党组织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中深刻论述了东部各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问题,高度评价了俄 国东部各族人民的觉醒。列宁说道,东方的人民群众将作为独立的 斗争参加者和新生活的创造者参与决定世界的命运。他指出,东部 各民族共产党组织面临着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 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 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 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 残余这样的条件”(本卷第323页)。 本卷中的一些文献表明,列宁很重视妇女的解放问题。在《伟 大的创举》和《论女工运动的任务》两文中,列宁指出,要使妇女和 男子真正平等,必须创办食堂、托儿所等公共设施,让妇女摆脱繁 重琐碎的家务,减少和消除妇女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上同男子 的不平等,此外还要使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在《苏维埃政权和妇女 的地位》一文中,列宁就妇女的地位清楚地说明了资产阶级民主和 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 《致美国工人》、《答美国记者问》、《答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 报〉记者问》等文献,评论了国际形势,阐明了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 策。列宁申明,苏维埃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社会制 度国家和平共处,尊重他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支持各国 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列宁指出,苏维埃政府愿意保证不干 涉别国内政,力求同其他国家友好和合作,因为持久和平会大大改 列 宁 全 集 第 三 十 七 集
农民决定,指示乌克兰苏维埃政权要更广泛地吸收贫苦农民和中 农参加管理工作,铲除妨碍乌克兰语言和文化自由发展的一切障 碍。 列宁《在全俄东部各民族共产党组织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中深刻论述了东部各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问题,高度评价了俄 国东部各族人民的觉醒。列宁说道,东方的人民群众将作为独立的 斗争参加者和新生活的创造者参与决定世界的命运。他指出,东部 各民族共产党组织面临着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 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 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 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 残余这样的条件”(本卷第323页)。 本卷中的一些文献表明,列宁很重视妇女的解放问题。在《伟 大的创举》和《论女工运动的任务》两文中,列宁指出,要使妇女和 男子真正平等,必须创办食堂、托儿所等公共设施,让妇女摆脱繁 重琐碎的家务,减少和消除妇女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上同男子 的不平等,此外还要使妇女参加政治活动。在《苏维埃政权和妇女 的地位》一文中,列宁就妇女的地位清楚地说明了资产阶级民主和 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 《致美国工人》、《答美国记者问》、《答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 报〉记者问》等文献,评论了国际形势,阐明了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 策。列宁申明,苏维埃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社会制 度国家和平共处,尊重他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支持各国 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列宁指出,苏维埃政府愿意保证不干 涉别国内政,力求同其他国家友好和合作,因为持久和平会大大改 列 宁 全 集 第 三 十 七 集
善俄国劳动群众的境况。有些美国人(主要是资产者)不赞成同俄 国打仗,希望缔结和约后,不仅同俄国恢复贸易关系,而且能够从 俄国获得一定的承租权。列宁答复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 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 俄国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本卷第 188页) 《论第三国际的任务(拉姆赛·麦克唐纳论第三国际)》、《给西 尔维娅·潘克赫斯特的信》、《资产阶级如何利用叛徒》、《向意大 利、法国和德国的共产党人致敬》、《关于分裂问题给德国共产党中 央委员会的信》、《致加入过统一的“德国共产党”而现在组成新党 的共产党员同志们》、《致塞拉蒂同志和全体意大利共产党员》等文 献,反映了列宁在国内战争十分激烈的日子里依然密切注视着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列宁揭露了第二国际领袖们的机会主义路线,斥 责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叛徒,指出不同他们进行斗争、不同他们 分裂就谈不上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但是列宁认为,同机会主义斗 争不要在赞成或反对参加资产阶级议会和反动工会这一方面进 行,那样做是绝对错误的,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实践路线 而走向工团主义的思想和实践,那错误就更加严重了。列宁教导 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是复杂的、困难的、长期的,应当竭力 参加资产阶级议会和反动工会,进到一切可以向工人讲话和能够 影响工人群众的地方去,要善于经常地在群众中进行革命宣传,要 善于把合法的和不合法的活动结合起来。 《俄共(布)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文献》和《全俄苏维埃第七次 代表大会文献》收载了列宁在1919年12月上旬先后召开的这两 次会议上的报告和讲话以及列宁草拟的决议草案。此时,国内战争 前 言
善俄国劳动群众的境况。有些美国人(主要是资产者)不赞成同俄 国打仗,希望缔结和约后,不仅同俄国恢复贸易关系,而且能够从 俄国获得一定的承租权。列宁答复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 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 俄国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本卷第 188页) 《论第三国际的任务(拉姆赛·麦克唐纳论第三国际)》、《给西 尔维娅·潘克赫斯特的信》、《资产阶级如何利用叛徒》、《向意大 利、法国和德国的共产党人致敬》、《关于分裂问题给德国共产党中 央委员会的信》、《致加入过统一的“德国共产党”而现在组成新党 的共产党员同志们》、《致塞拉蒂同志和全体意大利共产党员》等文 献,反映了列宁在国内战争十分激烈的日子里依然密切注视着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列宁揭露了第二国际领袖们的机会主义路线,斥 责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叛徒,指出不同他们进行斗争、不同他们 分裂就谈不上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但是列宁认为,同机会主义斗 争不要在赞成或反对参加资产阶级议会和反动工会这一方面进 行,那样做是绝对错误的,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实践路线 而走向工团主义的思想和实践,那错误就更加严重了。列宁教导 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是复杂的、困难的、长期的,应当竭力 参加资产阶级议会和反动工会,进到一切可以向工人讲话和能够 影响工人群众的地方去,要善于经常地在群众中进行革命宣传,要 善于把合法的和不合法的活动结合起来。 《俄共(布)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文献》和《全俄苏维埃第七次 代表大会文献》收载了列宁在1919年12月上旬先后召开的这两 次会议上的报告和讲话以及列宁草拟的决议草案。此时,国内战争 前 言
的局势急转直下,红军的攻势已经锐不可挡,反革命武装力量已经 望风披靡。红军从10月中旬开始反攻,经过一番鏖战,使得邓尼金 军队节节败退。到12月,邓尼金已临近覆灭的边缘。高尔察克的 军队在11月被全歼,尤登尼奇的军队在12月被击溃。苏维埃共和 国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都显著好转。列宁在两次会议上的报告 和讲话中分析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总结了苏维埃共和国两年来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粉碎协约国两次进攻的经验教训,阐述了苏 维埃政府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论述了政权建设问题、经济建设 问题和军事问题。列宁起草的《关于国际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表 明了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一贯要求和平的愿望,再次向英国、法 国、美国、意大利和日本建议共同地或单独地立刻开始和平谈判。 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高兴地说道:“第七 次代表大会是第一次能用这么多的时间来讨论实际的建设任务, 第一次开始直接根据经验来实际讨论如何更好地组织苏维埃经济 和苏维埃管理工作的任务”(本卷第412页)。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的文献增加26篇,其 中有《给人民委员会秘书处的指示》、《中央政治局关于同马蒙托夫 作斗争的措施的决议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中央纺织工业委员 会由集体管理制改行个人管理制的决定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 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之间争执的决定草 案》、《中央消费合作总社俄共(布)党团和粮食人民委员部俄共 (布)党团会议关于食品收购总结的决定草案》、《合作社问题上的 要求》、《同阿富汗特命大使穆罕默德·瓦利·汗的谈话》、《对开赴 前线的伊万诺沃- 沃兹涅先斯克工人共产党员的讲话》、《对开赴 前线的社会教育训练班学员的讲话》、《关于统一林业机构问题的 列 宁 全 集 第 三 十 七 集
的局势急转直下,红军的攻势已经锐不可挡,反革命武装力量已经 望风披靡。红军从10月中旬开始反攻,经过一番鏖战,使得邓尼金 军队节节败退。到12月,邓尼金已临近覆灭的边缘。高尔察克的 军队在11月被全歼,尤登尼奇的军队在12月被击溃。苏维埃共和 国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都显著好转。列宁在两次会议上的报告 和讲话中分析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总结了苏维埃共和国两年来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粉碎协约国两次进攻的经验教训,阐述了苏 维埃政府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论述了政权建设问题、经济建设 问题和军事问题。列宁起草的《关于国际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表 明了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一贯要求和平的愿望,再次向英国、法 国、美国、意大利和日本建议共同地或单独地立刻开始和平谈判。 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高兴地说道:“第七 次代表大会是第一次能用这么多的时间来讨论实际的建设任务, 第一次开始直接根据经验来实际讨论如何更好地组织苏维埃经济 和苏维埃管理工作的任务”(本卷第412页)。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的文献增加26篇,其 中有《给人民委员会秘书处的指示》、《中央政治局关于同马蒙托夫 作斗争的措施的决议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中央纺织工业委员 会由集体管理制改行个人管理制的决定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 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之间争执的决定草 案》、《中央消费合作总社俄共(布)党团和粮食人民委员部俄共 (布)党团会议关于食品收购总结的决定草案》、《合作社问题上的 要求》、《同阿富汗特命大使穆罕默德·瓦利·汗的谈话》、《对开赴 前线的伊万诺沃- 沃兹涅先斯克工人共产党员的讲话》、《对开赴 前线的社会教育训练班学员的讲话》、《关于统一林业机构问题的 列 宁 全 集 第 三 十 七 集
建议》、《人民委员会关于收购马铃薯的决定草案》、《俄共(布)中央 全会决定草案》、《俄共(布)中央全会关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 组成的决定草案》、《对人民委员会关于改善铁路运输管理的法令 草案的补充》、《关于粮食部门工作的决议草案》等等以及《附录》中 的全部文献。 前 言
建议》、《人民委员会关于收购马铃薯的决定草案》、《俄共(布)中央 全会决定草案》、《俄共(布)中央全会关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 组成的决定草案》、《对人民委员会关于改善铁路运输管理的法令 草案的补充》、《关于粮食部门工作的决议草案》等等以及《附录》中 的全部文献。 前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