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4.4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1.定义:地基土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断产生压缩,直至 压缩稳定后地基表面的沉降量称为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2原因:其外因主要是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内 因是土的碎散性,孔隙发生压缩变形,引起地基沉降。 3.目的:判断地基变形值是否超出允许的范围,以便在建筑物 设计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4.方法:有关地基沉降量的方法很多,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见 的有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还有弹性理论法和数值计算 法
4.4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1.定义:地基土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断产生压缩,直至 压缩稳定后地基表面的沉降量称为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2.原因:其外因主要是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内 因是土的碎散性,孔隙发生压缩变形,引起地基沉降。 3.目的:判断地基变形值是否超出允许的范围,以便在建筑物 设计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4.方法:有关地基沉降量的方法很多,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见 的有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还有弹性理论法和数值计算 法
1(-)分层总和法 1.计算原理:一般取基底中心点下地基附加应力来计算各分层 土的竖向压缩量,认为基础的平均沉降量s为各分层上竖向 压缩量△S之和 2几点假设地基土为一均匀的、等向的半无限空间弹性体; 计算部位为基础中心点0下土柱所受附加应力o2进行计算; 地基土的变形条件为侧限条件;计算深度因工程上附加应力 扩散随深度而减少,计算到某一深度(受压层)即可 3方法与步骤: ①绘制地基和基础的剖面图;②划分若干薄层;③计算各层 的自重应力a与附加应力a2,分别绘制其中心线左侧和右侧; ④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⑤计算各薄层的压缩量S:;⑥计算 地基最终沉降量S
(一) 分层总和法 1.计算原理:一般取基底中心点下地基附加应力来计算各分层 土的竖向压缩量,认为基础的平均沉降量s为各分层上竖向 压缩量Dsi之和。 2.几点假设:地基土为一均匀的、等向的半无限空间弹性体; 计算部位为基础中心点O下土柱所受附加应力σ z进行计算; 地基土的变形条件为侧限条件;计算深度因工程上附加应力 扩散随深度而减少,计算到某一深度(受压层)即可。 3.方法与步骤: ①绘制地基和基础的剖面图;②划分若干薄层;③计算各层 的自重应力sc 与附加应力sz ,分别绘制其中心线左侧和右侧; ④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⑤计算各薄层的压缩量Si;⑥计算 地基最终沉降量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