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3 2、弯曲变形过程的特点 (1)变形区主要处在弯曲件的圆角部分,而在远离圆角区的两段则不发生变形 (2)在弯曲变形区内,其外区的切向金属受拉伸长,其内区的切向金属受压缩短。在这两个变形区 内,有一层金属层长度不变,即应变中性层。 3、最小弯曲半径 1)应变中性层的位置。在冲压板料时,为确定凸模的最小圆角半径及弯曲件的毛坯 尺寸,必须先确定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2)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在弯曲过程中,材1) 料外层纤维受拉应力,当材料的厚度一定时,弯曲半 径越小,则拉应力越大 4、弯曲回弹现象 (1)回弹值的计算。弯曲变形结束后不受外力 作用时,总是伴有弹性变形,使弯曲间的弯曲中心角 与弯曲半径变得同模具的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 图11-7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2)影响回弹量的因素 ①材料的机械性能 ②弯曲变形程度 ③弯曲中心角 ④弯曲方式 ⑤工件形状 ⑥模具结构 (3)减小回弹的措施 2 5、弯曲件的工艺性 弯曲间的工艺性是指弯曲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 求,材料选用及技术要求等是否合乎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 (1)弯曲件的弯曲半径 (2)弯曲件的形状 (3)弯曲件孔边距离 工艺孔 (4)弯曲件直边高度 (5)设计工艺、槽 33拉深原理 将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具制成 开口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的零件,或
2、弯曲变形过程的特点 (1)变形区主要处在弯曲件的圆角部分,而在远离圆角区的两段则不发生变形。 (2)在弯曲变形区内,其外区的切向金属受拉伸长,其内区的切向金属受压缩短。在这两个变形区 内,有一层金属层长度不变,即应变中性层。 3、最小弯曲半径 (1)应变中性层的位置。在冲压板料时,为确定凸模的最小圆角半径及弯曲件的毛坯 尺寸,必须先确定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2)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在弯曲过程中,材 料外层纤维受拉应力,当材料的厚度一定时,弯曲半 径越小,则拉应力越大。 4、弯曲回弹现象 (1)回弹值的计算。弯曲变形结束后不受外力 作用时,总是伴有弹性变形,使弯曲间的弯曲中心角 与弯曲半径变得同模具的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 回弹。 (2)影响回弹量的因素 ①材料的机械性能 ②弯曲变形程度 ③弯曲中心角 ④弯曲方式 ⑤工件形状 ⑥模具结构 (3)减小回弹的措施 5、弯曲件的工艺性 弯曲间的工艺性是指弯曲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 求,材料选用及技术要求等是否合乎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 (1)弯曲件的弯曲半径 (2)弯曲件的形状 (3)弯曲件孔边距离 (4)弯曲件直边高度 (5)设计工艺、槽 3.3 拉深原理 将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具制成 开口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的零件,或
将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毛坯再制成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的零件,这种工序成为拉深(或拉延 l、拉深变形过程 (1)凹模口凸缘部分。这部分材料在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逐渐 进入凹模。 (2)凹模圆角部分这部分材料除了上述区域那样为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以外,还承受凹模圆角处的 压力、摩擦力和弯曲作用而产生的 压应力,这是一个过渡区。 (3)筒壁部分。这部分材料已经 成为筒形,材料不会有大的变形。 (4)凸模圆角部分。这部分材料 承受着凸模圆角作用的径向和切向 拉应力。还承受凸模圆角的压力和 弯曲作用在厚度方向上的压应力。 (5)筒底部分。此外材料在拉深 过程中保持平坦,不产生大的变 形,只是由于凸模拉伸力的作用 材料承受双向拉应力而略为变薄 2、拉深过程的力学分析 (1)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 (2)起皱现象分析 (3)拉裂问题分析 (4)克服拉裂和起皱的主要措施 ①防止拉裂的主要措施 ②防止起皱的主要措施 3、拉深系数与拉深次数 在制定拉深工艺程序和设计拉深模具时,必须预先 确定零件能否用一道拉深工序或多道工序拉深 (1)拉深系数 (2)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 (3)拉深次数 (4)首次拉深后各次拉深方法 4、拉伸件工艺性和拉伸工序计算 (1)拉深件工艺性要求 (2)拉深工序计算
将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毛坯再制成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的零件,这种工序成为拉深(或拉延)。 1、拉深变形过程 (1)凹模口凸缘部分。这部分材料在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逐渐 进入凹模。 (2)凹模圆角部分这部分材料除了上述区域那样为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以外,还承受凹模圆角处的 压力、摩擦力和弯曲作用而产生的 压应力,这是一个过渡区。 (3)筒壁部分。这部分材料已经 成为筒形,材料不会有大的变形。 (4)凸模圆角部分。这部分材料 承受着凸模圆角作用的径向和切向 拉应力。还承受凸模圆角的压力和 弯曲作用在厚度方向上的压应力。 (5)筒底部分。此外材料在拉深 过程中保持平坦,不产生大的变 形,只是由于凸模拉伸力的作用, 材料承受双向拉应力而略为变薄。 2、拉深过程的力学分析 (1)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 (2)起皱现象分析 (3)拉裂问题分析 (4)克服拉裂和起皱的主要措施 ① 防止拉裂的主要措施 ② 防止起皱的主要措施 3、拉深系数与拉深次数 在制定拉深工艺程序和设计拉深模具时,必须预先 确定零件能否用一道拉深工序或多道工序拉深, (1)拉深系数 (2)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 (3)拉深次数 (4)首次拉深后各次拉深方法 4、拉伸件工艺性和拉伸工序计算 (1)拉深件工艺性要求 (2)拉深工序计算
两片罐的结构设计及制造 基本要求:掌握金属两片罐的结构特点,使用材料及工艺 教学内容: 1、二片罐结构 片罐制造工艺 3、金属罐的设计 重点与难点:金属二片罐的制造工艺 学时分配;6学时 41二片罐结构 l、二片罐组成 二片罐罐身由侧壁和罐底组成。其成型方法有浅拉伸法和多级拉伸法 2、二片罐的特点及规格尺寸 (1)二片罐的分类 ①拉深罐 ⊙罐盖上缘 ②变薄拉深罐 (2)二片罐的特点 ①外表面可全面印刷和装潢,提高包装效果 ②二片罐质轻、壁薄 罐身 ③罐身与罐底为一体且无接缝,力学强度高, 密封性好 ④与罐盖卷封作业容易 ⑤成型工艺简单、成型速度快 罐身下缘 (3)二片罐的材料 罐底 (4)二片罐的规格尺寸 3、二片罐的结构 (1)罐身罐盖 42二片罐罐身的制造工艺及质量检测 (1)罐身制造工艺 ①浅拉伸罐(浅冲罐)。其罐稿与罐径比小于1 ②拉伸深罐(深冲灌)。其罐高与罐径比大于 拉深杯 (a)双动作式 冲切 拉深 再拉深 再拉深杯 (b)三动作式 图3-48拉深加工方式
4 两片罐的结构设计及制造 基本要求:掌握金属两片罐的结构特点,使用材料及工艺 教学内容: 1、二片罐结构 2、二片罐制造工艺 3、金属罐的设计 重点与难点:金属二片罐的制造工艺 学时分配:6 学时 4.1 二片罐结构 1、二片罐组成 二片罐罐身由侧壁和罐底组成。其成型方法有浅拉伸法和多级拉伸法。 2、二片罐的特点及规格尺寸 (1)二片罐的分类 ①拉深罐 ②变薄拉深罐 (2)二片罐的特点 ①外表面可全面印刷和装潢,提高包装效果 ②二片罐质轻、壁薄 ③罐身与罐底为一体且无接缝,力学强度高, 密封性好 ④与罐盖卷封作业容易 ⑤成型工艺简单、成型速度快 (3) 二片罐的材料 (4) 二片罐的规格尺寸 3、二片罐的结构 (1) 罐身 罐盖 4.2 二片罐罐身的制造工艺及质量检测 (1) 罐身制造工艺 ①浅拉伸罐(浅冲罐)。其罐稿与罐径比小于 1 ②拉伸深罐(深冲灌)。其罐高与罐径比大于
③变薄拉伸罐 □口日 图3-46变薄拉深原理 D一初次不变薄拉深;I1,12,I3一三次变薄拉深; 2)质量检测 1一凸模;2一凹模 ①对罐体的技术要求 ②质量检验方法 43盖的制造工艺 1、圆形顶开盖的制造工艺 顶开盖即板材经冲压成形具有加强楞的圆形或异型盖,开罐时用专用工具切开。圆形顶开盖的制造 工艺路线为: ①切板 ②冲盖圆边 ③注胶和烘干 马口铁 (a)剪切 (b)冲盖 (c)卷边 (d)注胶与干燥 图322罐盖的加工工艺流程 2、易开盖制造工艺 (1)易开盖的分类 ①接开口大小分 ②接所用的材料分 ③接开启方式分 (2)对铝合金材料的性能要求
③变薄拉伸罐 (2)质量检测 ①对罐体的技术要求 ②质量检验方法 4.3 盖的制造工艺 1、 圆形顶开盖的制造工艺 顶开盖即板材经冲压成形具有加强楞的圆形或异型盖,开罐时用专用工具切开。圆形顶开盖的制造 工艺路线为: ①切板 ②冲盖圆边 ③注胶和烘干 2、易开盖制造工艺 (1)易开盖的分类 ①接开口大小分 ②接所用的材料分 ③接开启方式分 (2)对铝合金材料的性能要求
(3)易开盖的制造工艺及设备 ①拉环式易开盖生产过程 ②基盖生产 ③成品盖 (4)对易开盖的技术要求 ①基本尺寸检查 ②主要性能 ③外观质量要求 ④涂层质量要求 (5)质量检查方法 ①易开盖耐压强度试验 ②易开盖密封性试验 44确定金属罐的罐型、结构 (1)影响成本的因素 (2)应满足内包装物的包装要求罐容是指20℃时的金属罐的容积,计算时要扣除罐底和罐盖的高度。 45金属罐原材料的选择 应根据金属管的结构强度来确定材料及其厚度。金属管所用的板材厚度约为0.15~0.5Jm (1)材料厚度的确定应根据金属罐的结构强度来确定制罐材 (2)用料面积的计算 5金属三片罐的结构设计及制造 基本要求:掌握金属三片罐的结构特点,使用材料及工艺 教学内容 罐身、罐盖 2、二重卷边 片罐制造工艺 4、金属罐的设计 重点与难点:金属三片罐的制造工艺 学时分配:4学时 5.1三片罐的结构 三片罐由罐身、罐底和罐盖三部分组成。罐身的上缘和下缘分别为罐盖与罐身、罐身与罐底的结合 部,为使罐身上缘与一定规格的罐盖相封合,可设计成缩口结构
(3)易开盖的制造工艺及设备 ①拉环式易开盖生产过程 ②基盖生产 ③成品盖 (4)对易开盖的技术要求 ①基本尺寸检查 ②主要性能 ③外观质量要求 ④涂层质量要求 (5)质量检查方法 ①易开盖耐压强度试验 ②易开盖密封性试验 4.4 确定金属罐的罐型、结构 (1)影响成本的因素 (2)应满足内包装物的包装要求罐容是指 20℃时的金属罐的容积,计算时要扣除罐底和罐盖的高度。 4.5 金属罐原材料的选择 应根据金属管的结构强度来确定材料及其厚度。金属管所用的板材厚度约为 0.15~0.5mm。 (1)材料厚度的确定应根据金属罐的结构强度来确定制罐材 (2)用料面积的计算 5 金属三片罐的结构设计及制造 基本要求:掌握金属三片罐的结构特点,使用材料及工艺 教学内容: 1、罐身、罐盖 2、二重卷边 3、三片罐制造工艺 4、金属罐的设计 重点与难点:金属三片罐的制造工艺 学时分配:4 学时 5.1 三片罐的结构 三片罐由罐身、罐底和罐盖三部分组成。罐身的上缘和下缘分别为罐盖与罐身、罐身与罐底的结合 部,为使罐身上缘与一定规格的罐盖相封合,可设计成缩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