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新工艺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材料新工艺学概论面向专业:农机化,农机师,水利工程,环境工程课程代码:课程性质:选修学分:2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32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4学时大纲执笔人:宋月鹏大纲审定人:一、说明(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或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是研究零件制造工艺及其选材方法的综合技术性学科,对于机械类或近机类专业来说,是一门实用性专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其对加工方法的影响,各种工艺方法本身的规律性及其相互联系与比较,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结构工艺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机械制造过程中对材料的选用及加工工艺的设计原则,同时对现代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有一个总体了解。(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一些相关基础理论2、掌握各种新型加工工艺加工过程和工作原理;3、掌握零件的选材原则及制定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方法4、掌握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分析及其改进。(三)课程教学改革《新材料新工艺学概论》是一门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的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学》、《机械制造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后续综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验、课堂讨论、现场参观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进行授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该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设备匮乏等缺点,必须改革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大量图片,影像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同时通过加强实习实验的管理水平和更新实验内容等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1
1 《新材料新工艺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新材料新工艺学概论 面向专业:农机化,农机师,水利工程,环境工程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选修 学 分: 2 总学时: 36 学时 理论学时: 32 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4 学时 大纲执笔人:宋月鹏 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或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是研究零件制造工 艺及其选材方法的综合技术性学科,对于机械类或近机类专业来说,是一门实用性专用性 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其对加工方法的影响,各种工 艺方法本身的规律性及其相互联系与比较,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结构工艺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机械制造过程中对材料的选用及加工工艺的设计 原则,同时对现代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一些相关基础理论; 2、掌握各种新型加工工艺加工过程和工作原理; 3、掌握零件的选材原则及制定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方法; 4、掌握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分析及其改进。 (三)课程教学改革 《新材料新工艺学概论》是一门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的选修课程,要求学生 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学》、《机械制造 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后续综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验、课堂讨论、现场参观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辅助 手段进行授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该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设备匮 乏等缺点,必须改革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大量图片,影像等多媒体现 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同时通过加强实习实验的管理水平和更新 实验内容等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大纲的内容(一)课程的理论教学(32学时)第一章绪论(1学时)s1-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1、新材料的内涵与外延2、现代制造技术的内容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重点:现代新材料和新工艺相互结合的问题。建议教学方法:联系实际问题提出课程学习的重点。思考题:概述新材料新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钢铁材料(5学时)S2-1工业用钢概述1、常用的工业用钢: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及铸铁。2、其他专用钢材:农业机械用钢(如收割机刀片、粉碎机锤片等)、建筑用钢、石油化工用钢等。S2-2各种工业用钢的热处理工艺1、热处理工艺原理2、热处理工艺简介3、热处理工艺应用重点:钢铁材料的分类及其选用。建议教学方法:对概念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利用实验课程对各类材料不同状态下的组织性能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与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的相互衔接。思考题:设计农业机械、化工建筑机械零件时选择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的原则。第三章有色金属材料(2学时)S3-1铝、钛及其合金1、铝及其合金的加工工艺及其热处理2、钛及其合金s3-2铜及轴承合金1、铜及其合金2、轴承合金重点:铝合金的选用及其加工工艺选择。建议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影像、实物等实际的教具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生动教学。思考题:有色金属的选用及其加工工艺与钢铁材料的差别。(4学时)第四章非金属材料s4-1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1、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2、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2
2 二、大纲的内容 (一)课程的理论教学(32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1 学时) §1-1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1、 新材料的内涵与外延 2、 现代制造技术的内容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重点:现代新材料和新工艺相互结合的问题 。 建议教学方法:联系实际问题提出课程学习的重点。 思考题:概述新材料新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钢铁材料 (5 学时) §2-1 工业用钢概述 1、常用的工业用钢: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及铸铁。 2、其他专用钢材:农业机械用钢(如收割机刀片、粉碎机锤片等)、建筑用钢、 石油化工用钢等。 §2-2 各种工业用钢的热处理工艺 1、热处理工艺原理 2、热处理工艺简介 3、热处理工艺应用 重点:钢铁材料的分类及其选用。 建议教学方法:对概念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利用实验课程对各类材料不同状态下 的组织性能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与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的相互衔接。 思考题:设计农业机械、化工建筑机械零件时选择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的原则。 第三章 有色金属材料 (2 学时) §3-1 铝、钛及其合金 1、铝及其合金的加工工艺及其热处理 2、钛及其合金 §3-2 铜及轴承合金 1、铜及其合金 2、轴承合金 重点:铝合金的选用及其加工工艺选择 。 建议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影像、实物等实际的教具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 生动教学。 思考题:有色金属的选用及其加工工艺与钢铁材料的差别。 第四章 非金属材料 (4 学时) §4-1 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 1、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2、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状态
3、高分子材料的其他性能及其改性S4-2塑料及橡胶1、塑料概述2、常用塑料3、橡胶及其选用S4-3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1、陶瓷性能及其选用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选用原则S4-4其他新型工程材料1、光导纤维和微晶玻璃2、超导材料3、形状记忆材料4、低温材料5、磁性材料6、贮氢材料重点: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选用原则。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点分析讲解,通过视频资料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掌握该重点和难点内容。思考题:非金属材料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潜在用途。(5学时)第五章材料及其热处理的选用S5-1材料选用原则及其步骤1、选材与实用性能的关系2、选材与加工工艺性能的关系3、选材对经济性的考虑S5-2零件的失效分析1、概述2、零件失效的原因3、失效分析的方法4、失效分析与选材的关系S5-3热处理工艺设计1、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步骤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3、常见热处理缺陷及其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改进重点: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及其材料选择。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示范性较强的授课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同时安排课堂讨论。思考题:针对一个失效的机械零件,从其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两方面进行失效分析。第六章现代设计技术(4学时)s6-1优良性能设计基础技术1、可靠性设计2、系统动态设计3
3 3、高分子材料的其他性能及其改性 §4-2 塑料及橡胶 1、塑料概述 2、常用塑料 3、橡胶及其选用 §4-3 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 1、陶瓷性能及其选用 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选用原则 §4-4 其他新型工程材料 1、光导纤维和微晶玻璃 2、超导材料 3、形状记忆材料 4、低温材料 5、磁性材料 6、贮氢材料 重点: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选用原则。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 点分析讲解,通过视频资料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掌握该重点和难点内容。 思考题:非金属材料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潜在用途。 第五章 材料及其热处理的选用 (5 学时) §5-1 材料选用原则及其步骤 1、选材与实用性能的关系 2、选材与加工工艺性能的关系 3、选材对经济性的考虑 §5-2 零件的失效分析 1、概述 2、零件失效的原因 3、失效分析的方法 4、失效分析与选材的关系 §5-3 热处理工艺设计 1、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步骤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3、常见热处理缺陷及其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改进 重点: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及其材料选择。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示范性较强的授课方式,结合多 媒体课件课堂讲授,同时安排课堂讨论。 思考题:针对一个失效的机械零件,从其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两方面进行失效分析。 第六章 现代设计技术 (4 学时) §6-1 优良性能设计基础技术 1、可靠性设计 2、系统动态设计
3、摩擦学设计S6-2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1、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2、并行设计技术3、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s6-3其它现代设计技术概述1、竞争优势创建技术2、绿色产品设计技术重点:现代设计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传统设计技术的差别。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该重点和难点内容。思考题:绿色产品设计的设计思路及其工业应用第七章先进制造工艺技术(5学时)S7-1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技术构成及特点1、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2、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技术构成3、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4、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分类S7-2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1、绿色加工技术2、现代化的设计技术3、精密成型技术及净成型技术4、虚拟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5、模拟技术的原理及其工业应用重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查阅大量与之有关的资料撰写综述文章,使学生掌握该重点和难点内容。思考题: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6学时)第八章先进制造工艺技术$8-1精密加工技术1、精密洁净铸造技术2、精密高效金属塑性成型技术3、超精密加工技术S8-2高速加工技术1、焊接及其切割技术2、超高速加工技术3、微型机械加工技术4、非传统加工技术5、虚拟成型加工技术6、其他先进制造技术概述S8-3制造自动化技术1、数控技术2、工业机器人4
4 3、摩擦学设计 §6-2 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 1、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 2、并行设计技术 3、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 §6-3 其它现代设计技术概述 1、竞争优势创建技术 2、绿色产品设计技术 重点:现代设计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传统设计技术的差别。 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该重点和难点内容。 思考题:绿色产品设计的设计思路及其工业应用 第七章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5 学时) §7-1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技术构成及特点 1、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2、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技术构成 3、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4、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分类 §7-2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1、绿色加工技术 2、现代化的设计技术 3、精密成型技术及净成型技术 4、虚拟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5、模拟技术的原理及其工业应用 重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查阅大量与之有关的资料撰 写综述文章,使学生掌握该重点和难点内容。 思考题: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第八章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6 学时) §8-1 精密加工技术 1、精密洁净铸造技术 2、精密高效金属塑性成型技术 3、超精密加工技术 §8-2 高速加工技术 1、焊接及其切割技术 2、超高速加工技术 3、微型机械加工技术 4、非传统加工技术 5、虚拟成型加工技术 6、其他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8-3 制造自动化技术 1、数控技术 2、工业机器人
3、柔性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4、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检测与监控技术S8-3先进制造生产模式1、先进制造工业管理模式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3、综合管理的自动化技术重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特点及其工业应用。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工厂现场参观,使学生掌握该重点和难点内容。思考题:其它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5
5 3、柔性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 4、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检测与监控技术 §8-3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1、先进制造工业管理模式 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3、综合管理的自动化技术 重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特点及其工业应用。 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工厂现场参观,使学生掌握 该重点和难点内容。 思考题:其它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