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500个) 说明:1、此表按近义词组中相同语素的音序编排; 2、若无相同语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同的音素编排。 3、若无相同音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近的音素编排。 1、安置安顿 安置: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B 1、包含包涵 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不齿不耻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3、本义本意 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①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②多作定语, 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5、编辑、编撰、编纂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500 个) 说明:1、此表按近义词组中相同语素的音序编排; 2、若无相同语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同的音素编排。 3、若无相同音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近的音素编排。 A 1、安置 安顿 安置: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B 1、包含 包涵 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不齿 不耻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3、本义 本意 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 必需 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①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②多作定语, 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5、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编纂、编写。 编纂: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6、变换变幻 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7、辨正辨证辫证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8、申辨声辨 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 声辩:公开辩解。 9、个别各别 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10、甄别鉴别 甄别:审查辨别;考核鉴别。 鉴别:通过仔细观察加以辨别。 11、鉴别辨别 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用范围较小,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则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 象事物 12、不力不利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编纂、编写。 编纂: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6、变换 变幻 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7、辨正 辨证 辩证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8、 申辩 声辩 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 声辩:公开辩解 。 9、个别 各别 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10、 甄别 鉴别 甄别:审查辨别;考核鉴别。 鉴别:通过仔细观察加以辨别。 11、鉴别 辨别 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用范围较小,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则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 象事物。 12、不力 不利
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13、不止不只 不止: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14、不至[不至于]不致[不致于]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C 1、苍茫苍葬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2、善于擅长 都指某方面有特长 “善于”的宾语通常不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擅长”则可以,如“擅长水墨、丹青”。 3、成绩成就 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 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后者词义比前者重,往往指重大的收获,适用范围较窄。 4、出身出生 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側重于自然属性,如“~于20世纪初”。 5、处世处事 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和人际交往,“~稳健”、“为人”;
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13、不止 不只 不止: 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常同 “还有 ”、“甚至 ”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14、不至[不至于] 不致[不致于]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C 1、苍茫 苍莽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2、善于 擅长 都指某方面有特长。 “善于”的宾语通常不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擅长”则可以,如“擅长水墨、丹青”。 3、成绩 成就 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 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后者词义比前者重,往往指重大的收获,适用范围较窄。 4、出身 出生 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側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 20 世纪初”。 5、处世 处事 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和人际交往,“~ ~稳健”、“为人~ ~”;
处事:指处理事务。如“认真,从不马虎”。 6、创建创见 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1、宏大洪大 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2、大义大意 大义:大道理.如"微言大义" 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3、大事大势大肆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大事:①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 ②总的形势 ③大力从事;大规模从事 大肆:毫无顾忌地,多指做坏事 4、淡薄淡泊 淡薄:①不浓厚(雾逐渐淡薄了) ②因淡忘而印象模糊(印象淡薄了) ③清贫(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一一《红楼梦》) ④冷淡,不亲密(感情淡薄。 淡泊:①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 ②家道清贫(家私产业,仍是祖宗流传的,甚是淡泊。—一《梼杌闲评一明珠缘》)
处事:指处理事务。如“~ ~ 认真,从不马虎”。 6、创建 创见 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D 1、宏大 洪大 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2、大义 大意 大义:大道理.如"微言大义". 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3、大事 大势 大肆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大事∶①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 ②总的形势 ③大力从事;大规模从事 大肆:毫无顾忌地,多指做坏事。 4、淡薄 淡泊 淡薄:①不浓厚(雾逐渐淡薄了); ②因淡忘而印象模糊(印象淡薄了); ③清贫(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红楼梦》) ④冷淡,不亲密(感情淡薄。 淡泊:①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 ②家道清贫(家私产业,仍是祖宗流传的,甚是淡泊。——《梼杌闲评―明珠缘》)
5、对于对 同:都是介词。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可 以通用,凡男能用对于的地方均能改为对。例如:他对(对于)工作很负责。 异:第一,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味时,对不能换成对于; 第二,当”对”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时,不能换成“对于”;“对”多用于口 头语体;“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书面语体 1、既而继而 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2、恩惠恩赐 恩惠: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恩赐: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F 1、发奋发愤 发奋:振作起来,奋发;同“发愤” 发愤:决心努力 2、伏法服法 伏法: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认罪。(“伏罪”、“服罪”是同义词) 3、伏帖服帖伏贴 伏帖:①心里舒服;②顺从 服帖:①顺从;②妥当,常用AABB式重叠 伏贴:紧贴在上面,动词。如“在他身上
5、对于 对 同:都是介词。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可 以通用,凡男能用对于的地方均能改为对。例如:他对(对于)工作很负责。 异:第一,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味时,对不能换成对于; 第二,当”对”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时,不能换成“对于”;“对”多用于口 头语体;“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书面语体。 E 1、既而 继而 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2、恩惠 恩赐 恩惠: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恩赐: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F 1、发奋 发愤 发奋:振作起来,奋发;同“发愤” 发愤:决心努力 2、伏法 服法 伏法: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认罪。(“伏罪”、“服罪”是同义词) 3、伏帖 服帖 伏贴 伏帖:①心里舒服 ;②顺从。 服帖:①顺从; ②妥当,常用 AABB 式重叠。 伏贴:紧贴在上面,动词。如“~ ~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