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8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2012年7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定贵遗产。 2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实施兴趣性教学策略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3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有什么主要特点? 4双向细目表的“双向”指的是什么?编制双向细目表有哪些主要操作步骤? 二、仑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18分,共36分)】 5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名称变化的实质? 6具体论述口语交际教学的“动机激发”策略。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共24分) 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7在发掘和应用语文课程资原方面,该案例具有什么特点?(12分) 8该教学流程设计对于古寺教学有哪些有益的启示?(12分) 1079
试卷代号 1 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012 学期 放本科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2012 年7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0分,共 0分) 些宝贵 在综 兴趣性教 最重 级儿童 思维有 是什 编制 作 步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 8分,共 6分) 理解 教学 称变 实质 论述 语交 教学 策 略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共 4分) 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在发 资 掘 案例 (1 该教 程设计 于古 教学有 有 益 的 启 (1 1079
《咏柳》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一、语言积累,丰其辞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描写柳树的优美句子或段落,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出自 己的喜爱之情。 (朗读描写柳树的好句佳段,感知不同季节、不同形态垂柳的柔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为下一步深刻领会古诗意境做好语言的积累与铺垫。) 二、读画结合,感其形 1承上启下,导人新课 导语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不同作家笔下的柳树,那么,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又是怎样描 写柳树的呢? 教师悬挂撰写在卷轴上的古诗,学生自由朗读。 2借助板画,整体把握 (1)学生以寺句来描述柳树形象,教师辅以板画。 虽有前面感知柳树形态语言的铺垫,但理解此寺意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 度。不要强求学生一下子将诗意说准,只要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来描述,如“高”“万条” “绿”“细叶”“二月”等。 (2)学生图文对照完整描述贺知章所表现的柳树姿容。 (以上采用学生边叙述,教师边绘画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贺知章笔下的垂柳之 形,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整体把握与深入理解。此外,一幅古色古香的寺卷、一株焖娜多姿的 垂柳,一寺一画更使学生体味古诗的无穷韵味。) 三、进入情境,悟其情 1抓住题眼,领悟情感 理解“咏”的含义。朗读课题,读出赞美之情。 2进入角色,体悟情感 (1)教师启发如果你就是贺知章,你当时会怎样吟诵这首寺呢?(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教 室的空间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坐、或立、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地吟通诗句。) (2)教师随机采访小寺人此时的所思所想,止学生在动情的诵读中感悟作者此时赞美柳 树、赞美春天的情感。 1080
〈咏柳〉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一、语言积累,丰其辞 学生交流1果前搜集到的描写柳树的优美句子或段落,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出自 己的喜爱之情。 (朗读描写柳树的好句佳段,感知不同季节、不同形态垂柳的柔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为下一步深刻领会古诗意境做好语言的积累与铺垫。) 二、 1卖画结合,感其形 入新 导语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不同作家笔下的柳树,那么,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又是怎样描 写柳树的呢? 教师悬挂撰写在卷轴上的古诗,学生自由朗读。 (1)学生以诗句来描述柳树形象,教师辅以板画。 虽有前面感知柳树形态语言的铺垫,但理解此诗意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 度。不要强求学生一下子将诗意说准,只要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来描述,如"高川万条" "绿川细叶川二月"等。 (2) 完整描述 表现 柳树姿容 (以上采用学生边叙述,教师边绘画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贺知章笔下的垂柳之 形,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整体把握与深入理解。此外,一幅古色古香的诗卷、一株炯娜多姿的 垂柳,一诗→画更使学生体味古诗的无穷韵味。) 三、进入情境,悟其情 悟情 理解"咏"的含义。朗读课题,读出赞美之情。 情感 (1)教师启发如果你就是贺知章,你当时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 (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教 室的空间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坐、或立、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地吟诵诗句。) (2) 教师 人此 所想 树、赞美春天的情感。 1080
教师小结在流传于世的许多名言佳句中,柳常常被作为吟诵的对象,成为诗人抒发情怀 的一种寄托。而此时,贺知章也正是在借咏柳而咏春啊。 (引导学生走近诗人,去亲历寺人的情感世界,达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并通过学生自 己的感悟来真切地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四、赏同吟诵,品其言 1紧扣词句,细细品味 止学生模拟角色,扮作诗人贺知章,教师向其质疑求解。 教师本人对诗同颇有几分爱好,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贺大诗人,还望赐教一二。在这首诗 中,您是怎样表达对柳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的呢? 启发学生抓住“碧玉”“绿丝绦”“妆成”“剪刀”等生动形象的比喻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并 结合朗读表达出对诗句深入的理解。 2配乐吟诵,人情想象 请学生配合音乐朗诵诗句,其他学生边听边闭眼想象,随后互相交流浮现眼前的美好画 面。 (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中,深入地赏词析句,品味作者生动的比喻,感受寺中精彩的 语句,并将品与诵、诵与思、思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与朗读能力。) 五、拓展想象,陶其性 1以一带三,引导拓展 (1)贺知章是用生机勃勃的柳树,来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的。而杜甫、白居易这几位大寺 人又是怎样来赞美春天的呢? 学生自由朗读白居易、杜甫描写春天的寺《题大理寺桃花》、《春夜喜币》。 (2)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引导学生从“盛开的桃花、润物的细而、衔泥的燕子、春睡的鸳鸯” 等寺句中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师在学生的描述过程中将黑板上的垂柳图丰富、完善 成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3)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古诗吟通。可采用先练习后比赛诵读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 机会。 (4)还有准写诗赞美过春天?介绍你所知道的赞美春天的诗人及寺同。 2即兴赋寺,情动辞发 1081
教师小结在流传于世的许多名言佳句中,柳常常被作为吟诵的对象,成为诗人抒发情怀 的一种寄托。而此时,贺知章也正是在借咏柳而咏春啊。 (引导学生走近诗人,去亲历诗人的情感世界,达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并通过学生自 己的感悟来真切地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四、赏词吟诵,晶其言 扣词 让学生模拟角色,扮作诗人贺知章,教师向其质疑求解。 教师本人对诗词颇有几分爱好,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贺大诗人,还望赐教一二。在这首诗 中,您是怎样表达对柳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的呢? 启发学生抓住"碧玉""绿丝缘''''妆戚""剪刀"等生动形象的比喻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并 结合朗读表达出对诗句深入的理解。 配乐 人情 请学生配合音乐朗诵诗句,其他学生边昕边闭眼想象,随后互相交流浮现眼前的美好画 面。 (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中,深入地赏词析句,品味作者生动的比喻,感受诗中精彩的 语句,并将品与诵、诵与思、思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与朗读能力。) 五、拓展想象,陶其性 一带三 导拓展 (1)贺知章是用生机勃勃的柳树,来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的。而杜甫、自居易这几位大诗 人又是怎样来赞美春天的呢? 学生自由朗读白居易、杜甫描写春天的诗《题大理寺桃花》、《春夜喜而》。 (2) 学生交 读体 导学生 桃花 鸳鸯 等诗句中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师在学生的描述过程中将黑板上的垂柳图丰富、完善 成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3) 择最喜欢 方式增 机会。 (4) 还有 美过 介绍你所 赞美春天 人及 情动辞发 1081
(1)春风不仅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更是剪破严冬笼罩,裁出万紫千红,为大地带 来生机一片。止我们做个真正的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赞美春天吧。小组合作运用“不知 (),二月春风似()”的句式,赋诗一首。 (2)教师巡回指导,随时介绍想象丰富、比喻贴切的作品,开启学生的思路。 (3)各小组交流寺作,评出最佳创意奖。 (补充从不同角度赞美春天的古寺,让学生从教师不断完善的春景图中感受着春的妩媚, 从首首诗同的吟诵中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在学生动情之时,让他们做一个真正的小 寺人,通过寺句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使学生情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3广泛涉猎,陶冶情感 小诗人们,中国可是一个寺的国度,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五万余首。课后,止我们继续 步入浩瀚的古诗同的海岸,去感受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吧。 1082
(1)春风不仅裁出细叶,剪好丝缘,妆成碧树,更是剪破严冬笼罩,裁出万紫干红,为大地带 来生机一片。让我们做个真正的诗人,展开丰富的智、象,来赞美春天吧。小组合作运用"不知 ( ) ,二月春风似( ) "的句式,赋诗一首。 (2) 教师巡 指导 随时 绍想象 (3)各小组交流诗作,评出最佳创意奖。 (补充从不同角度赞美春天的古诗,让学生从教师不断完善的春景图中感受着春的抚媚, 从首首诗词的吟诵中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在学生动情之时,让他们做一个真正的小 诗人,通过诗句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使学生情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情感 小诗人们,中国可是一个诗的国度,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五万余首。课后,让我们继续 步入浩瀚的古诗词的海洋,去感受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吧。 1082
试卷代号:1180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试题答题纸 2012年7月 题 号 三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10分,共 40分) 1 2 3 得 分 评卷人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18分,共36分)】 5 6 得 分 评卷人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仑,对所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24分】 7 8 1083
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012 度第二学 放本科 考试 开卷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答题纸 2012 年7 题号 -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简答题{简要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 0分,共 40 1234 得分|评卷人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间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 8分,共 6分} 56 得分|评卷人 三、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对所给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4分) 78 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