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写在雪地上的书教案 20写在雪地上的书 一、教学目标 1.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想象性的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 2.在理解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中,感受科学小品文集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于一体 的特点 3.学习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热情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在自主、合作中探究、交流文章的内容,感受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2、理解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难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三、教法与建议 课时完成教学 四、学法与要求 阅读课文过程中要仔细理清叙述内容,最后能辅之以图示 2.阅读全文后,以“兔子的故事”或者“狐狸的故事”为题,从不同角度讲述文章内 容 3.仔细阅读并发挥想像补充内容,丰富情景,使故事更清晰更生动。 五、教学过程 【活动1】预习导学 1.整体感悟 这是一篇非同一般的科学小品文,文中没有一句是纯科学知识的介绍,但介绍的又 无一不是科学知识,无一不透露出作者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 仅凭留在雪地上的几串脚印和—个雪坑,俄罗斯大作家比安基读岀了两个故事:免 子作为食草的小个子动物,是森林的弱者,它用它的机敏,摆脱了两种凶猛的食肉动物 狐狸和大雕的迫猎构成了—个较长的故事,摆脱狐狸的追猎构成了一个较长的故事,摆 脱大雕的追猎构成一个较短的故事。森林里的事实是兔子数量很多,这就说明,兔子求 生存的本领很强。一般读者只知道“狡兔三窟”,但是兔子到底有多大本事,这个“狡 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读过比安基创作的这个动物文学作品就会有更形象的认识和记
20 写在雪地上的书教案 1 20 写在雪地上的书 一、教学目标 1. 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想象性的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 力 2. 在理解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中,感受科学小品文集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于一体 的特点 3. 学习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在自主、合作中探究、交流文章的内容,感受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2、理解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难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三、教法与建议 一课时完成教学。 四、学法与要求 1. 阅读课文过程中要仔细理清叙述内容,最后能辅之以图示。 2. 阅读全文后,以“兔子的故事”或者“狐狸的故事”为题,从不同角度讲述文章内 容。 3. 仔细阅读并发挥想像补充内容,丰富情景,使故事更清晰更生动。 五、教学过程 【活动 1】预习导学 1.整体感悟 这是一篇非同一般的科学小品文,文中没有一句是纯科学知识的介绍,但介绍的又 无一不是科学知识,无一不透露出作者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 仅凭留在雪地上的几串脚印和一个雪坑,俄罗斯大作家比安基读出了两个故事:免 子作为食草的小个子动物,是森林的弱者,它用它的机敏,摆脱了两种凶猛的食肉动物 狐狸和大雕的追猎构成了一个较长的故事,摆脱狐狸的追猎构成了一个较长的故事,摆 脱大雕的追猎构成一个较短的故事。森林里的事实是兔子数量很多,这就说明,兔子求 生存的本领很强。一般读者只知道“狡兔三窟”,但是兔子到底有多大本事,这个“狡” 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读过比安基创作的这个动物文学作品就会有更形象的认识和记 忆
0写在雪地上的书 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达尔文在著名的《进化论》中提出了—个重要的理论 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大自然中这一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弱小 的动物往往会成为强大动物的口中之食。可是,别担心,事实上在大森林里,除了老虎 狮子这些猛兽外,还有很多的兔子、松鼠、猴子等小动物生活,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 下来的呢?它们是凭什么生存下来的呢?让我们追随俄罗斯大作家比安基的脚步,去看 那些在雪地上的书,从中获得解答吧 2.作家相关资料: 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才会热爱大自然”。著名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维比 安基正是抱着这种美好的愿望,为孩子们创作了《森林报》和《少年哥伦布》。1894 年维比安基出生在一个养着许多飞禽走兽的家庭里。他父亲是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 他从小喜欢到科学院动物博物馆去看标本,跟随父亲上山打猎,跟家人到郊外、乡村或 海边去住。在那里,父亲教会他怎样根据飞行的模样识别鸟儿,根据脚印识别野兽.… 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怎样观察、积累和记录大自然的全部印象。比安基27岁时已记下一 大堆日记,他决心要用艺术的语言,让那些奇妙、美丽、珍奇的小动物永远活在他的书 里。比安基从事创作30多年,他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轻快的笔触、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森林报》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书自1927年出版后, 连续再版,深受少年朋友的喜爱。 3.生词积累 从从容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蒙meng骗:用虚假的语言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 拂扇:扇动 旷 kuang野:空旷的原野。 觉察:发觉;看出来 步态:走路的形态。 响鼻: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 追踪:按踪迹或线索追寻
20 写在雪地上的书 - 2 - “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达尔文在著名的《进化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 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大自然中这一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弱小 的动物往往会成为强大动物的口中之食。可是,别担心,事实上在大森林里,除了老虎、 狮子这些猛兽外,还有很多的兔子、松鼠、猴子等小动物生活,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 下来的呢?它们是凭什么生存下来的呢?让我们追随俄罗斯大作家比安基的脚步,去看 那些在雪地上的书,从中获得解答吧。 2.作家相关资料: “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才会热爱大自然”。著名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维·比 安基正是抱着这种美好的愿望,为孩子们创作了《森林报》和《少年哥伦布》。 1894 年,维·比安基出生在一个养着许多飞禽走兽的家庭里。他父亲是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 他从小喜欢到科学院动物博物馆去看标本,跟随父亲上山打猎,跟家人到郊外、乡村或 海边去住。在那里,父亲教会他怎样根据飞行的模样识别鸟儿,根据脚印识别野兽…… 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怎样观察、积累和记录大自然的全部印象。比安基 27 岁时已记下一 大堆日记,他决心要用艺术的语言,让那些奇妙、美丽、珍奇的小动物永远活在他的书 里。 比安基从事创作 30 多年,他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轻快的笔触、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森林报》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书自 1927 年出版后, 连续再版,深受少年朋友的喜爱。 3.生词积累 从从容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蒙 mēng 骗:用虚假的语言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 拂扇:扇动。 旷 kuàng 野:空旷的原野。 觉察:发觉;看出来。 步态:走路的形态。 响鼻: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 追踪:按踪迹或线索追寻
0写在雪地上的书 循xun着:沿着。 4.文章脉络 本文共有36段,根据雪地上的动物脚印和痕迹叙述两个故事。围绕这两个故事, 可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以“脚印”入题,表明雪地上动物们留下的脚印有着丰富的内涵,引 出下文的特写镜头 第二部分(第2——5段)介绍了雪地上留下的由兔子和狐狸的脚印构成以及由不明物体 留下的痕迹构成的一组特写镜头。为下文构思出来,也是根据科学推理出来的精彩故事 情节作铺垫 第三部分(第6——36段)讲述雪地上兔子巧妙机智地躲开狐狸和大雕追捕的故事 第一层(6——29段)兔子与狐狸巧妙周旋,机智地躲开了狐狸的追踪 第一小层(6-—8)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故事 第二小层(9——17)兔子与狐狸周旋,躲开狐狸的追踪的过程描述 第三小层( 26)揭示兔子甩脱狐狸的追踪所用的一个绝妙的花招 第四小层(27——29)兔子躲躺在一推干树枝底下,等到狐狸悻悻而去 后,逃进了密密的树林。引出下文与大雕狭路相逢的情节 第二层(30——36段)兔子在逃命的过程中又机敏地躲过大雕的追捕 【活动2】学习研讨 、漫谈动物生存智慧 学生自由说说动物们在生存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 朗读课文,感知动物生存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写在雪地上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一句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细读段落,理解动物生存智慧 1、阅读文章9——29段,找出体现兔子聪明的段落 2、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画出兔子迷惑狐狸的线路图 关键词:左边、右边、另一边、往前、往后等表方位的词或短语。 关键句:“左边,那矮树林下面出现的是兔子的脚印。”(第二段 右边,是另一种动物的脚印,要略大一点,雪地上留下它锋利爪子的深痕,这是狐狸 的脚印。”(第二段) “兔子把自己的脚印搞得乱乱的。它在旷野里一蹦一跳,拐了个弯,兜了个大圈,然后 穿过自己的脚印,往一边跑了。”(第14段) “兔子兜了个圈,穿过自己的脚印,往前走一段,又顺着自己的脚印往后走。……每一 步都踩着原来自己留下的脚印。”(第19段)
20 写在雪地上的书 - 3 - 循 xún 着:沿着。 4.文章脉络 本文共有 36 段,根据雪地上的动物脚印和痕迹叙述两个故事。围绕这两个故事, 可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以“脚印”入题,表明雪地上动物们留下的脚印有着丰富的内涵,引 出下文的特写镜头 第二部分(第 2——5 段)介绍了雪地上留下的由兔子和狐狸的脚印构成以及由不明物体 留下的痕迹构成的一组特写镜头。为下文构思出来,也是根据科学推理出来的精彩故事 情节作铺垫 第三部分(第 6——36 段)讲述雪地上兔子巧妙机智地躲开狐狸和大雕追捕的故事 第一层(6——29 段)兔子与狐狸巧妙周旋,机智地躲开了狐狸的追踪 第一小层(6——8)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故事 第二小层(9——17)兔子与狐狸周旋,躲开狐狸的追踪的过程描述 第三小层(18——26)揭示兔子甩脱狐狸的追踪所用的一个绝妙的花招 第四小层(27——29)兔子躲躺在一推干树枝底下,等到狐狸悻悻而去 后,逃进了密密的树林。引出下文与大雕狭路相逢的情节 第二层(30——36 段)兔子在逃命的过程中又机敏地躲过大雕的追捕 【活动 2】学习研讨 一、漫谈动物生存智慧 学生自由说说动物们在生存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 二、朗读课文,感知动物生存故事 1、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写在雪地上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 一句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段落,理解动物生存智慧 1、 阅读文章 9——29 段,找出体现兔子聪明的段落 2、 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画出兔子迷惑狐狸的线路图 关键词:左边、右边、另一边、往前、往后等表方位的词或短语。 关键句:“左边,那矮树林下面出现的是兔子的脚印。”(第二段) “右边,是另一种动物的脚印,要略大一点,雪地上留下它锋利爪子的深痕,这是狐狸 的脚印。”(第二段) “兔子把自己的脚印搞得乱乱的。它在旷野里一蹦一跳,拐了个弯,兜了个大圈,然后 穿过自己的脚印,往一边跑了。”(第 14 段) “兔子兜了个圈,穿过自己的脚印,往前走一段,又顺着自己的脚印往后走。……每一 步都踩着原来自己留下的脚印。”(第 19 段)
0写在雪地上的书 它在没有兜完个圈的时候,就钻进并穿过一个雪堆,从另—个方向跑掉了。”(第 26段) 线路图: 3、对着线路图,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兔子迷惑狐狸的过程 4、找出狐狸追踪兔子的段落,画出线路图,也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狐狸追踪兔子的 过程 5、根据阅读体验,说一句赞美兔子的话 6、俗话说“狡兔三窟”,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认识 课文中兔子的“狡”主要体现在对脚印的处理上,为了逃避嗅觉灵敏的狐狸的追踪,兔 故意在雪地上来回转圈,把自己的脚印弄得乱乱的,并且在同一脚印上走两次,一次 向前,一次往后,并在转圈途中突然改变方向,钻进并穿过一个雪堆,从另一个方向跑 掉了,使狐狸掉迸迷魂阵。弱小的兔子以胜过狡猾的狐狸的智慧保全了自己,因此“狡 兔三窟”实际上是对兔子生存智慧的赞赏,是带褒义的 四、精读句子,了解动物主要特征 1、读作者相关资料 2、边找边交流从文章中了解到的小动物的特点 3、比较文章和生物书介绍小动物特点的不同之处 课文对动物的叙述描写,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和趣味性(课后三 4、讨论交流作者写出《森林报》的原因,感受作者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交流观察体验,激发探索热情 1、“写在雪地上的书”是一本什么书? 书″有三层含义:1是指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如脚印、翅膀拂扇雪地擦过的 痕迹等,2是指兔子的脚印中所蕴藏着的动物的生存智慧,3是指大自然中无限丰富而 又无字无声的“语言”。“写”在雪地上的“书”又启发、呼唤读者去热爱自然探索 自然,破解自然中更多的其他无字的“书”与学问 2、自由说说生活中读到的大自然的书 3、在交流中感受观察、思考、探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谋篇立意 根据雪地上的动物的脚印和痕迹,作者叙述了两个故事:狐狸追踪兔子,大雕捕捉 兔子,但兔子都机智脱险了,表现了兔子的聪明机灵。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激 发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20 写在雪地上的书 - 4 - “它在没有兜完一个圈的时候,就钻进并穿过一个雪堆,从另一个方向跑掉了。”(第 26 段) 线路图: 3、 对着线路图,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兔子迷惑狐狸的过程 4、 找出狐狸追踪兔子的段落,画出线路图,也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狐狸追踪兔子的 过程 5、 根据阅读体验,说一句赞美兔子的话 6、 俗话说“狡兔三窟”,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认识 课文中兔子的“狡”主要体现在对脚印的处理上,为了逃避嗅觉灵敏的狐狸的追踪,兔 子故意在雪地上来回转圈,把自己的脚印弄得乱乱的,并且在同一脚印上走两次,一次 向前,一次往后,并在转圈途中突然改变方向,钻进并穿过一个雪堆,从另一个方向跑 掉了,使狐狸掉进迷魂阵。弱小的兔子以胜过狡猾的狐狸的智慧保全了自己,因此“狡 兔三窟”实际上是对兔子生存智慧的赞赏,是带褒义的。 四、精读句子,了解动物主要特征 1、 读作者相关资料 2、 边找边交流从文章中了解到的小动物的特点 3、 比较文章和生物书介绍小动物特点的不同之处 课文对动物的叙述描写,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和趣味性(课后三) 4、 讨论交流作者写出《森林报》的原因,感受作者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交流观察体验,激发探索热情 1、 “写在雪地上的书”是一本什么书? “书”有三层含义:1 是指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如脚印、翅膀拂扇雪地擦过的 痕迹等,2 是指兔子的脚印中所蕴藏着的动物的生存智慧,3 是指大自然中无限丰富而 又无字无声的“语言”。“写”在雪地上的“书”又启发、呼唤读者去热爱自然、探索 自然,破解自然中更多的其他无字的“书”与学问 2、 自由说说生活中读到的大自然的书 3、 在交流中感受观察、思考、探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谋篇立意 根据雪地上的动物的脚印和痕迹,作者叙述了两个故事:狐狸追踪兔子,大雕捕捉 兔子,但兔子都机智脱险了,表现了兔子的聪明机灵。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激 发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0写在雪地上的书 板书设计 线路图 脚印—一生动故事一一生存智慧一一自然奥秘 科学性 通俗性文学性 观察 思考 探索 【活动3】拓展延伸 1、关于“兔”的成语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指军队耒行动时像未岀嫁的姑娘那样持重;-行动就像飞跑的兔 子那样敏捷 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 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筋。 见兔放鹰: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见兔顾犬: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 来得及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藏的地方或方法多 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 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 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兔起鹘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电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诎捷流 兔丝燕麦:兔丝不是丝(不可以织),燕麦不是麦(不可以食)。比喻有名无实。 兔死狗烹: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2、写作方法
20 写在雪地上的书 - 5 - 板书设计 线路图 脚印——生动故事——生存智慧——自然奥秘 科学性 通俗性 文学性 观察 思考 探索 【活动 3】拓展延伸 1、 关于“兔”的成语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 子那样敏捷。 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 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筋。 见兔放鹰: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见兔顾犬: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 来得及。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藏的地方或方法多。 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 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 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兔起鹘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电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 畅。 兔丝燕麦:兔丝不是丝(不可以织),燕麦不是麦(不可以食)。比喻有名无实。 兔死狗烹: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2、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