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貌
第二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形成因素 形成高山、 内力作用 高原或盆地 内外力作用与地形 (主导) 共塑地表 外力作用 把高山削低 把盆地填平 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
第二节 地貌形成因素 内 外 力 作 用 与 地 形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形成高山、 高原或盆地 把高山削低 把盆地填平 共 塑 地 表 (主导) 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波浪作用等形式
中国地貌形成因素有哪些?
中国地貌形成因素有哪些?
资料 青藏高原隆起的历史 根据最近科学考察和考古发掘资料: 在第三纪中新世青藏高原开始隆起之前,我 国基本上是一个广阔的、准平原化的低平大陆, 盛行行星风系,而以东北信风为主。 到了晚上新世,青藏高原已隆升到海拔1000 米左右,现代的蒙古一西伯利亚高气压中心仍未 形成,只在拉萨附近(北纬30度)出现一个弱高压 中心
青藏高原隆起的历史 根据最近科学考察和考古发掘资料: 在第三纪中新世青藏高原开始隆起之前,我 国基本上是一个广阔的、准平原化的低平大陆, 盛行行星风系,而以东北信风为主。 到了晚上新世,青藏高原已隆升到海拔1000 米左右,现代的蒙古一西伯利亚高气压中心仍未 形成,只在拉萨附近(北纬30度)出现一个弱高压 中心。 资料
资料 青藏高原隆起的历史 第三纪末,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山地剧烈上升, 达到了3000米左右的高程,弱高压中心得到加 强,并向北推移到北纬40度左右的塔里木盆地 南部,中国现代季风系统可能开始出现。 到了全新世初,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山地再度 剧烈上升,达到了现有的4000米以上高程,现 代的蒙古一西伯利亚高气压中心(北纬55度左右) 以及我国季风气候系统全面形成,我国整个自然 地理环境也发生了三大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 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的分化
青藏高原隆起的历史 第三纪末,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山地剧烈上升, 达到了3000米左右的高程,弱高压中心得到加 强,并向北推移到北纬40度左右的塔里木盆地 南部,中国现代季风系统可能开始出现。 到了全新世初,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山地再度 剧烈上升,达到了现有的4000米以上高程,现 代的蒙古一西伯利亚高气压中心(北纬55度左右) 以及我国季风气候系统全面形成,我国整个自然 地理环境也发生了三大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 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的分化。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