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地貌学》教案 地质与地貌学是为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后继课程土壤学、土 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该课程主要包括地质学、地貌学两大部分的内容,它们既独立又联系。其中地质学部 分,主要涉及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风化情况、构造运动以及地下水的特点等:地貌部分主 要是关于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理、形态特征,以及与各种地貌类型相关的沉积物特征。 重点讲授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风化特点,地下水各种类型的特征,流水地貌、岩溶地貌 黄土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理及形态特征。 课程总学时72,讲课56学时,实验16学时,讨论6-8学时。 [方法]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包括PPT文档、动画、视频短片、影碟等介绍课程的 内容,指出需重点掌握和一般性了解的内容。 一、课堂讲授部分(56学时) 首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个整体印象。让学生了解地质学与地 貌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以及地质学、地貌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等,了解地 学的最新动态及某些新概念如数字地球等。重点: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分类:地质学、地貌 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一、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说明地质学、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分别由不同的分支学科承担。 [方法]PPT介绍地质学、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二、地质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 《地质与地貌学》教案 地质与地貌学是为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后继课程土壤学、土 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该课程主要包括地质学、地貌学两大部分的内容,它们既独立又联系。其中地质学部 分,主要涉及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风化情况、构造运动以及地下水的特点等;地貌部分主 要是关于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理、形态特征,以及与各种地貌类型相关的沉积物特征。 重点讲授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风化特点,地下水各种类型的特征,流水地貌、岩溶地貌、 黄土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理及形态特征。 课程总学时72,讲课56学时,实验16学时,讨论6-8学时。 [方法]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包括PPT文档、动画、视频短片、影碟等介绍课程的 内容,指出需重点掌握和一般性了解的内容。 一、课堂讲授部分(56学时) 首章 绪论 2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个整体印象。让学生了解地质学与地 貌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以及地质学、地貌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等,了解地 学的最新动态及某些新概念如数字地球等。重点: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分类;地质学、地貌 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一、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说明地质学、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分别由不同的分支学科承担。 [方法]PPT介绍地质学、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二、地质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一)解释地质作用的概念,并详细说明其分类, (二)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 2.室内分析、实验手段 3.提出假说 [方法]PPT给出地质作用的定义、分类,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地质 学的思维方法。 三、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关系 [方法]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方法]PPT介绍地质学、地貌学的发展历史:介绍地质学及地貌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尤 其强调新技术、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介绍某些新概念如数字地球等。介绍地 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其展望情况。 五、地质学及地貌学在农业各方面的应用 此内容为绪论的重点之一。 (一)地质学为农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说明在进行农业规划、土壤区划时,要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其中地质地貌条件是 自然条件的基本内容之一。有的农业生产问题(如土壤盐碱化问题)直接就是地质问题(与 地下水有关的问题)。 (二)土壤的形成发育方面 首先说明土壤的形成发育离不开母质,母质是指与土壤直接发生联系的母岩的风化产 物,而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岩石:其次说明地形因素也影响到土壤的形成。 2
2 (一) 解释地质作用的概念,并详细说明其分类, (二) 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 1.野外调查 2.室内分析、实验手段 3.提出假说 [方法]PPT给出地质作用的定义、分类,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地质 学的思维方法。 三、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关系 [方法]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方法]PPT介绍地质学、地貌学的发展历史;介绍地质学及地貌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尤 其强调新技术、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介绍某些新概念如数字地球等。介绍地 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其展望情况。 五、地质学及地貌学在农业各方面的应用 此内容为绪论的重点之一。 (一)地质学为农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说明在进行农业规划、土壤区划时,要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其中地质地貌条件是 自然条件的基本内容之一。有的农业生产问题(如土壤盐碱化问题)直接就是地质问题(与 地下水有关的问题)。 (二)土壤的形成发育方面 首先说明土壤的形成发育离不开母质,母质是指与土壤直接发生联系的母岩的风化产 物,而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岩石;其次说明地形因素也影响到土壤的形成
(三)农业用水方面 说明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如果能掌握地表水、地下水的各种地质作用规律,根据地 质条件兴修水利工程,就能控制地表水、地下水,为农业服务。 (四)农肥矿产方面 说明许多化肥所用矿石是地质作用的天然产物,在地壳内分布有一定规律。掌握其分布 规律,开发这些矿产,为农业生产服务。 [方法]PPT介绍在上述四个方面,地质学、地貌学与农业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3 (三)农业用水方面 说明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如果能掌握地表水、地下水的各种地质作用规律,根据地 质条件兴修水利工程,就能控制地表水、地下水,为农业服务。 (四)农肥矿产方面 说明许多化肥所用矿石是地质作用的天然产物,在地壳内分布有一定规律。掌握其分布 规律,开发这些矿产,为农业生产服务。 [方法]PPT介绍在上述四个方面,地质学、地貌学与农业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第一章矿物3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为第三章“岩石”的学习做准备,要求学生掌握“矿物” 的概念,并了解常见矿物的基本特征,掌握野外对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方法,对主要的粘 土矿物特征有基本了解。 第一节矿物的概念 一、矿物的定义 先说明矿物的起源,再给出矿物的定义,然后从五个方面进一步说明矿物的特征。 [方法](1)采用PPT文字介绍矿物的定义,并将之分解说明: (2)采用PPT图示说明矿物晶格、晶胞及晶系划分等: (3)给学生观看一些实物手标本,并比较黄铁矿和褐铁矿说明一定条件下矿物的转 化。 二、矿物的成因分类 先说明矿物的成因分类是按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划分的,再分别介绍各类的概念及特性, 并举例。 [方法]采用PPT文字介绍三种成因类型的矿物。 第二节矿物的化学成分 一、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它的内部构造和外部形状 先说明矿物的化学成分(如质点的种类及数量、质点相对大小等)是决定矿物晶格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外界条件),再说明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它的外部形状如形态、颜 色、解理、硬度等。 1.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它的内部构造 矿物的内部构造是指矿物的晶体结构
4 第一章 矿物 3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为第三章“岩石”的学习做准备,要求学生掌握“矿物” 的概念,并了解常见矿物的基本特征,掌握野外对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方法,对主要的粘 土矿物特征有基本了解。 第一节 矿物的概念 一、 矿物的定义 先说明矿物的起源,再给出矿物的定义,然后从五个方面进一步说明矿物的特征。 [方法](1)采用PPT文字介绍矿物的定义,并将之分解说明; (2)采用PPT图示说明矿物晶格、晶胞及晶系划分等; (3)给学生观看一些实物手标本,并比较黄铁矿和褐铁矿说明一定条件下矿物的转 化。 二、矿物的成因分类 先说明矿物的成因分类是按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划分的,再分别介绍各类的概念及特性, 并举例。 [方法]采用PPT文字介绍三种成因类型的矿物。 第二节 矿物的化学成分 一、 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它的内部构造和外部形状 先说明矿物的化学成分(如质点的种类及数量、质点相对大小等)是决定矿物晶格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外界条件),再说明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它的外部形状如形态、颜 色、解理、硬度等。 1.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它的内部构造 矿物的内部构造是指矿物的晶体结构
[方法](1)PPT说明矿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地决定其内部构造的原因;介绍同质多象体的概 念: (2)PPT图示说明不同矿旷物的晶格。 2.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它的外部形状 矿物的外部形状是指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方法]举例说明矿物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关系。 二、引起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 1.类质同象(同晶置换) 类质同象是指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质点所顶替而能保持原有晶体构造类型,只稍微改变 其品格常数的现象。 [方法](1)先由PPT展示闪锌矿晶格中的质点替换情况: (2)再由PPT给出类质同象的概念,并说明其在粘土矿物中常发生。 2.胶体吸附作用 胶体是一种物质的微细质点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组成的细分散系。 [方法]PPT列出带正、负电荷的胶体种类,说明其吸附作用。 三、矿物中的水 说明矿物中存在的水类型,并说明水对矿物性质的影响。 [方法]PPT介绍矿物中的水的类型及其性质。 四、矿物中的化学式 主要说明矿物的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并强调类质同象的写法。 [方法]举例说明矿物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5
5 [方法](1)PPT说明矿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地决定其内部构造的原因;介绍同质多象体的概 念; (2)PPT图示说明不同矿物的晶格。 2.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它的外部形状 矿物的外部形状是指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方法]举例说明矿物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关系。 二、引起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 1.类质同象(同晶置换) 类质同象是指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质点所顶替而能保持原有晶体构造类型,只稍微改变 其晶格常数的现象。 [方法](1)先由PPT展示闪锌矿晶格中的质点替换情况; (2)再由PPT给出类质同象的概念,并说明其在粘土矿物中常发生。 2.胶体吸附作用 胶体是一种物质的微细质点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组成的细分散系。 [方法]PPT列出带正、负电荷的胶体种类,说明其吸附作用。 三、矿物中的水 说明矿物中存在的水类型,并说明水对矿物性质的影响。 [方法]PPT介绍矿物中的水的类型及其性质。 四、矿物中的化学式 主要说明矿物的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并强调类质同象的写法。 [方法]举例说明矿物化学式的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