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1)古代思想 儒家思想 a.孔子主张“和为贵 的霾壬老以及人之老,幼幼以及人之幼 不独子子,使老听终壮有所用,幼有 鳏、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1)古代思想 A. 儒家思想 a. 孔子主张“和为贵” b. 孟子描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社会状态 。 c.《礼记·礼运》记载儒家社会主张:“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1)古代思想 B.墨家社会主张 仔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 社会方案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1)古代思想 B. 墨家社会主张 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 社会方案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2)近代思想 A.天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务使 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 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2)近代思想 A. 天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务使 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 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 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2)近代思想 B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要建立一个“人 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2)近代思想 B.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要建立一个“人 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1)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 世界和谐》一文。 2)1824年,英国空想 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 产主义试验,以“新和 3)1842年,德国空想基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 与自电的保证》一书中 称苕 ,并指出新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 (1)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 世界和谐》一文。 ◼ (2)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 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 ◼ (3)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 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 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