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种子生产学实验 课程编号 CROP4312 英文名称 Seed Production Experiment 课程类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总学时 18 学分 1 实验项目数 6验证性实验个数 综合性实验个数 设计性实验个数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预修课程 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 适用对象 和农学专业选修课 种子生产学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主要农作物常规品种原种和大 田用种生产技术、杂交种亲本原种生产和一代杂种种子生产技术。内容包 课程简介 括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下1制种技术:小麦常规品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技 (200字左右》 术: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和下1制种技术:大豆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 种生产技术: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技术:马铃薯茎尖脱毒和 脱毒苗快繁技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讲授本课程后,使学生基本掌握自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 物、异花授粉作物和无性繁殖作物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基本掌握杂交种亲本 原种生产和一代杂交种制种关键技术,并加深对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的理解。 教学任务:根据作物生长季节,种植和管理实验用作物:备足实验用各种仪器用具和试 剂:以田间实际操作为主,辅之以部分室内操作,完成以下六个实验:1.杂交水稻亲本繁殖 和F1制种技术:2.小麦常规品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3.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和刊 制种技术:4大豆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5。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 技术:6.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每个实验3学时,分散在不同时段完成。学生 完成本门课程学习后,应当能够独立地进行或指导进行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玉米和马 铃薯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杂交种亲本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种子生产。 三、学时分配
1 《种子生产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种子生产学实验 课程编号 CROP4312 英文名称 Seed Production Experiment 课程类型 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总学时 18 学分 1 实验项目数 6 验证性实验个数 综合性实验个数 设计性实验个数 预修课程 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 适用对象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和农学专业选修课 课程简介 (200 字左右) 种子生产学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主要农作物常规品种原种和大 田用种生产技术、杂交种亲本原种生产和一代杂种种子生产技术。内容包 括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 F1 制种技术;小麦常规品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技 术;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和 F1 制种技术;大豆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 种生产技术;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技术;马铃薯茎尖脱毒和 脱毒苗快繁技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讲授本课程后,使学生基本掌握自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 物、异花授粉作物和无性繁殖作物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基本掌握杂交种亲本 原种生产和一代杂交种制种关键技术,并加深对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的理解。 教学任务:根据作物生长季节,种植和管理实验用作物;备足实验用各种仪器用具和试 剂;以田间实际操作为主,辅之以部分室内操作,完成以下六个实验:1.杂交水稻亲本繁殖 和 F1 制种技术;2.小麦常规品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3.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和 F1 制种技术;4.大豆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5.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 技术;6.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每个实验 3 学时,分散在不同时段完成。学生 完成本门课程学习后,应当能够独立地进行或指导进行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玉米和马 铃薯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杂交种亲本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种子生产。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一 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F1制种技术 3 实验 小麦常规品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 3 实验三 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和1制种技术 3 实验四 大豆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 实验五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技术 实验六 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 3 合计 18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1制种技术(3学时)(6月中旬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F制种的基本程序和技术环节。通过练习,初 步掌握水稻“三系法”和“两系法”种子生产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隔离区设定、父母本播差 期确定、行比行向选择、花期预测、花期调节、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和防杂保纯等 亲本繁殖的重点是保证高纯度,难点是两系法母本有性转换起点温度的控制:下,制种 的重点是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难点是花期预测和花期调节,花期调节过程中要注意以促为 主,微调为主,肥调为主,不宜断根拔穗。两系法1制种重点是培有发育整齐的群体,避 免后期分蘖遇低温自交结实。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F制种的基本程序和 技术环节:理解花期预测、花期调节、培育整齐群体的必要性和操作步骤:初步掌握“三系” 和“两系”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F,制种关键技术。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小麦常规品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3学时)(4月底5月初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小麦的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小麦常规品种和杂交小麦品种种子生产 技术,了解常规小麦品种、杂交小麦品种及温光敏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原种、大田用种种子质 2
2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一 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 F1 制种技术 3 实验二 小麦常规品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 3 实验三 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和 F1 制种技术 3 实验四 大豆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 3 实验五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技术 3 实验六 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 3 合 计 18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 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 F1 制种技术(3 学时)(6 月中旬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 F1 制种的基本程序和技术环节。通过练习,初 步掌握水稻“三系法”和“两系法”种子生产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隔离区设定、父母本播差 期确定、行比行向选择、花期预测、花期调节、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和防杂保纯等。 亲本繁殖的重点是保证高纯度,难点是两系法母本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控制;F1 制种 的重点是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难点是花期预测和花期调节,花期调节过程中要注意以促为 主,微调为主,肥调为主,不宜断根拔穗。两系法 F1 制种重点是培育发育整齐的群体,避 免后期分蘖遇低温自交结实。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 F1 制种的基本程序和 技术环节;理解花期预测、花期调节、培育整齐群体的必要性和操作步骤;初步掌握“三系” 和“两系”杂交水稻亲本繁殖和 F1 制种关键技术。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小麦常规品种和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3 学时)(4 月底 5 月初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小麦的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小麦常规品种和杂交小麦品种种子生产 技术,了解常规小麦品种、杂交小麦品种及温光敏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原种、大田用种种子质
量标准。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重点是高遗传纯度的原种生产,难点是单株选择和分析比较:F: 制种的重点是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难点是花期预测和花期调节,花期调节过程中要注意以 促为主,微调为主,肥调为主,两系法1制种重点是光敏不有系核心种的生产。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小麦的开花习性,理解常规小麦品种、杂交小麦品种及温光敏不 有系和恢复系的原种、大田用种种子质量标准。初步掌握小麦常规品种和杂交小麦品种种子 生产技术。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和F1制种技术(3学时)(6月上旬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棉花的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棉花常规品种原种生产技术和1制种 技术及种子质量鉴定主要方法。 棉花常规品种原种生产的重点是自交循环圈的建立和保持,难点是单株选择和保证自交 棉铃数量:F1制种的重点是保证母本去雄干净,难点是群体中核不育株的识别和拔除。两 系法1制种重点是高纯度不有系核心种的生产和保证种子纯度。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棉花的开花习性,理解建立自交循环圃的遗传学原理和重要性: 掌握核不有株识别技术,掌握棉花常规品种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和利用核雄性不有生产 F1种子的关键技术。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四:大豆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3学时)(5月中旬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田间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大豆常规品种“株系循环法”原种生产技术 和国标三代大田用种生产的各项技术。 本实验的重点是建立株系循环,理解采用株系循环法生产大豆原种的原理和方法。即 在三画制的基础上,经过第一轮的单株和株行选拔以后,在每个中选株系中留出一部分植株 作下年株系材料,其余混合收获、繁殖供种,以后每年从株系中选一部分单株继续种株系, 其余再混合繁殖供种。难点是第一轮的单株选择和株行选拔。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大豆常规品种“株系循环法”原种生产原理和操作步骤,理解国 标三代大豆常规品种大田用种生产的步骤和技术要求。初步掌握第一轮的单株选择和株行选
3 量标准。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的重点是高遗传纯度的原种生产,难点是单株选择和分析比较;F1 制种的重点是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难点是花期预测和花期调节,花期调节过程中要注意以 促为主,微调为主,肥调为主,两系法 F1 制种重点是光敏不育系核心种的生产。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小麦的开花习性,理解常规小麦品种、杂交小麦品种及温光敏不 育系和恢复系的原种、大田用种种子质量标准。初步掌握小麦常规品种和杂交小麦品种种子 生产技术。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和 F1 制种技术(3 学时)(6 月上旬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棉花的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棉花常规品种原种生产技术和 F1 制种 技术及种子质量鉴定主要方法。 棉花常规品种原种生产的重点是自交循环圃的建立和保持,难点是单株选择和保证自交 棉铃数量;F1 制种的重点是保证母本去雄干净,难点是群体中核不育株的识别和拔除。两 系法 F1 制种重点是高纯度不育系核心种的生产和保证种子纯度。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棉花的开花习性,理解建立自交循环圃的遗传学原理和重要性; 掌握核不育株识别技术,掌握棉花常规品种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和利用核雄性不育生产 F1 种子的关键技术。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四: 大豆常规品种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3 学时)(5 月中旬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田间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大豆常规品种“株系循环法”原种生产技术 和国标三代大田用种生产的各项技术。 本实验的重点是建立株系循环圃,理解采用株系循环法生产大豆原种的原理和方法。即 在三圃制的基础上,经过第一轮的单株和株行选拔以后,在每个中选株系中留出一部分植株 作下年株系材料,其余混合收获、繁殖供种,以后每年从株系中选一部分单株继续种株系, 其余再混合繁殖供种。难点是第一轮的单株选择和株行选拔。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大豆常规品种“株系循环法”原种生产原理和操作步骤,理解国 标三代大豆常规品种大田用种生产的步骤和技术要求。初步掌握第一轮的单株选择和株行选
拔要点,从株系循环中分两部分收获的技术要领,基础种子田和原种田的隔离要求。完成 实验报告。 实验五: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技术(3学时)(玉米开花期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技术。主要内容包 括穗行半分法和测交法生产玉米自交系原种的实际操作技术,单交种和改良单交种制种中对 母本植株去雄的实际操作技术。 本实验的重点是对自交系原种生产中自交单株雌穗授粉时机的正确选择和雌穗的规范 套袋。难点是单交种和改良单交种制种过程中对母本植株去雄时间的把握和不留残枝的拔除 技术。 本实验教学要求:熟悉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两种主要方法的遗传原理和操作程序,理解 玉米穗行半分法和测交法自交系原种生产操作要领和步骤。初步掌握玉米穗行半分法和测交 法自交系原种生产中雌穗套袋时间要求和规范套袋、适时授粉技术要领以及制种中母本植株 雄穗拔除技术要领。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六: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紫技术(3学时)(3月底4月初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练习,了解马铃薯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脱毒苗快繁的方法:通过 操作,初步掌握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 本实验的重点是马铃薯茎尖生长点的切取。切取生长点的长度一般为0.2~0.3毫米,带 1~2个叶原基。难点是马铃薯病毒准确而快速的检测。一般无病毒的茎尖苗的比例大约是 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只有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的茎尖苗,才是可靠的脱毒苗,才能进行繁 殖,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马铃薯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脱毒苗快繁的方法:通过操作, 初步掌握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理解病毒检测三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初步学 握马铃薯茎尖生长点的切取技术要领、病毒检测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完 成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4 拔要点,从株系循环圃中分两部分收获的技术要领,基础种子田和原种田的隔离要求。完成 实验报告。 实验五: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技术(3 学时)(玉米开花期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和单交种制种技术。主要内容包 括穗行半分法和测交法生产玉米自交系原种的实际操作技术,单交种和改良单交种制种中对 母本植株去雄的实际操作技术。 本实验的重点是对自交系原种生产中自交单株雌穗授粉时机的正确选择和雌穗的规范 套袋。难点是单交种和改良单交种制种过程中对母本植株去雄时间的把握和不留残枝的拔除 技术。 本实验教学要求:熟悉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两种主要方法的遗传原理和操作程序,理解 玉米穗行半分法和测交法自交系原种生产操作要领和步骤。初步掌握玉米穗行半分法和测交 法自交系原种生产中雌穗套袋时间要求和规范套袋、适时授粉技术要领以及制种中母本植株 雄穗拔除技术要领。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六: 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3 学时)(3 月底 4 月初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练习,了解马铃薯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脱毒苗快繁的方法;通过 操作,初步掌握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 本实验的重点是马铃薯茎尖生长点的切取。切取生长点的长度一般为 0.2~0.3 毫米,带 1~2 个叶原基。难点是马铃薯病毒准确而快速的检测。一般无病毒的茎尖苗的比例大约是 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只有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的茎尖苗,才是可靠的脱毒苗,才能进行繁 殖,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马铃薯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脱毒苗快繁的方法;通过操作, 初步掌握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苗快繁技术。理解病毒检测三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初步掌 握马铃薯茎尖生长点的切取技术要领、病毒检测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完 成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成绩由课堂(试验地)现场实验操作能力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综合确定。不另外 组织闭卷笔试。主要考核学生是否理解和学会了实验操作以及对自己实验结果和出现问题的 科学分析能力。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1、《种子生产学实验技术》,洪德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10894。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 参考书: 1、《作物有种学实验技术》,洪德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标准书号:1SB 978-7-03-028245-3。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 2、《种子生产学》,胡晋主编(洪德林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标准 书号:ISBN978-7-109-14106-3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3、《种子生产学》,王建华张春庆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I$BN 7-04-017743-9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 4、《作物育种学实验》,官春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W 7-109-08167-2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5、《植物有种学实验》,陈学森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4年,标准书号:1SBN 7040154315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 七、说明 本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根据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加强实训、提高专业人 才培养质量而制订。 大纲制订人:洪德林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5年12月20日 附录:《种子生产学实验》空白实验报告表
5 考核成绩由课堂(试验地)现场实验操作能力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综合确定。不另外 组织闭卷笔试。主要考核学生是否理解和学会了实验操作以及对自己实验结果和出现问题的 科学分析能力。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 1、《种子生产学实验技术》,洪德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 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1089-4。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 参考书: 1、 《作物育种学实验技术》,洪德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3-028245-3。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 2、 《种子生产学》,胡晋主编(洪德林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年,标准 书号:ISBN 978-7-109-14106-3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3、 《种子生产学》,王建华 张春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标准书号:ISBN 7-04-017743-9 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 4、 《作物育种学实验》,官春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标准书号:ISBN 7-109-08167-2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5、 《植物育种学实验》,陈学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标准书号:ISBN 7040154315 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 七、说明 本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根据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加强实训、提高专业人 才培养质量而制订。 大纲制订人:洪德林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5 年 12 月 20 日 附录:《种子生产学实验》空白实验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