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作物育种学实验1 课程编号 CR0P4206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I of Crop Breeding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 18 学分 实验项目数 8验证性实验个数综合性实验个数0设计性实验个数 预修课程 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有种学 适用对象农强,种子 作物有种学实验I主要学习水稻三种去雄方法的有性杂交技术:棉花三种 去雄方法的有性杂交技术和2种方法的自交技术:玉米人工套袋的自交技 术和有性杂交技术: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三系及下1植株形态、花药形态和 课程简介 花粉有性特征的观察:水稻配子体雄性不育三系及F1植株形态、花药形态 (200字左右》 和花粉有性特征的观察:不同亚种的稻米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 量测定技术:育种实验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作物有种学实验【(1学分)是农学专业植物实验班、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 课程,对于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学 习本课程后,应当能够独立地进行水稻、棉花、玉米的有性杂交和自交操作,从花粉败育特 征鉴别实验材料是属于孢子体雄性不有还是配子体雄性不有,掌握两类雄性不有的遗传特 点:能够利用配子体雄性不有花粉败有特征鉴别真假F:杂种:能够独立地分析精米蒸煮食 用品质的3项指标:初步掌握育种实验计划的制订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 三、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说明各实验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1 《作物育种学实验 I》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作物育种学实验 I 课程编号 CROP4206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I of Crop Breeding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 18 学分 1 实验项目数 8 验证性实验个数 综合性实验个数 0 设计性实验个数 预修课程 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 适用对象 农强,种子 课程简介 (200 字左右) 作物育种学实验 I 主要学习水稻三种去雄方法的有性杂交技术;棉花三种 去雄方法的有性杂交技术和 2 种方法的自交技术;玉米人工套袋的自交技 术和有性杂交技术;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三系及 F1 植株形态、花药形态和 花粉育性特征的观察;水稻配子体雄性不育三系及 F1 植株形态、花药形态 和花粉育性特征的观察;不同亚种的稻米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 量测定技术;育种实验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 述。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作物育种学实验 I(1 学分)是农学专业植物实验班、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 课程,对于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学 习本课程后,应当能够独立地进行水稻、棉花、玉米的有性杂交和自交操作,从花粉败育特 征鉴别实验材料是属于孢子体雄性不育还是配子体雄性不育,掌握两类雄性不育的遗传特 点;能够利用配子体雄性不育花粉败育特征鉴别真假 F1 杂种;能够独立地分析精米蒸煮食 用品质的 3 项指标;初步掌握育种实验计划的制订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 三、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说明各实验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一 水稻有性杂交技术 实验二 棉花有性杂交和自交技术 2 实验三 玉米自交和杂交技术 2 实验四 水稻三系的识别和有性鉴定 实验五 稻米糊化温度胶稠度测定 2 实验六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3 实验七 有种实验计划书的制订和实施 2 实验八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 2 合计18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水稻有性杂交技术(3学时)(9月初抓紧尾花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水稻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通过练习,初步掌握水稻有性杂交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水稻剪颖去雄、温汤去雄、真空泵去雄、抖粉授粉、套袋和挂牌以及检查杂交 成功率(碘碘化钾染色法),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剪颗去雄重点是保证将每个颖花内的6个花药去除干净,难点是不使柱头受伤:温汤去 雄的重点是保证所调节的杀雄温度符合要求(籼稻43℃,粳稻45℃),掌握好稻穗在温水中 的持续时间,难点是使水温在水瓶内分布均匀,操作过程中不要折断幼嫩的稻穗。真空泵去 雄的重点是掌握好吸头的吸力,保证把每个花药都吸干净。抖粉授粉的重点是保证用来授粉 的父本稻穗要有足够的正在开放的花朵,难点是保证父本穗的花粉不被风刮掉。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水稻花器的基本构造、开花习性和选穗的基本原则:理解温汤去 雄、人工剪颖去雄、真空泵去雄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初步掌握3种去雄方法的有性杂交技术 和鉴别真假杂种的方法。 实验二:棉花有性杂交和自交技术(2学时)(9月初抓紧尾花做) 2
2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一 水稻有性杂交技术 3 实验二 棉花有性杂交和自交技术 2 实验三 玉米自交和杂交技术 2 实验四 水稻三系的识别和育性鉴定 2 实验五 稻米糊化温度胶稠度测定 2 实验六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3 实验七 育种实验计划书的制订和实施 2 实验八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 2 合计 18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 水稻有性杂交技术(3 学时)(9 月初抓紧尾花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水稻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通过练习,初步掌握水稻有性杂交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水稻剪颖去雄、温汤去雄、真空泵去雄、抖粉授粉、套袋和挂牌以及检查杂交 成功率(碘-碘化钾染色法),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剪颖去雄重点是保证将每个颖花内的 6 个花药去除干净,难点是不使柱头受伤;温汤去 雄的重点是保证所调节的杀雄温度符合要求(籼稻 43℃,粳稻 45℃),掌握好稻穗在温水中 的持续时间,难点是使水温在水瓶内分布均匀,操作过程中不要折断幼嫩的稻穗。真空泵去 雄的重点是掌握好吸头的吸力,保证把每个花药都吸干净。抖粉授粉的重点是保证用来授粉 的父本稻穗要有足够的正在开放的花朵,难点是保证父本穗的花粉不被风刮掉。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水稻花器的基本构造、开花习性和选穗的基本原则;理解温汤去 雄、人工剪颖去雄、真空泵去雄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初步掌握 3 种去雄方法的有性杂交技术 和鉴别真假杂种的方法。 实验二:棉花有性杂交和自交技术(2 学时)(9 月初抓紧尾花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棉花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通过练习,初步掌握棉花有性杂交和自交 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棉花剥冠去雄、剪镊去雄、麦管去雄的有性杂交技术和线束法、钳夹法 的自交技术。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三种去雄方法的重点都是保证将每个雄蕊管的花药剥除干净,难点是不使柱头受伤。授 粉时要保证父本花朵有充足的花粉并且在柱头上涂抹均匀。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棉花的花器基本构造、开花习性,选蕾的基本要求:理解剥冠去 雄、剪镊去雄、麦管去雄的原理和操作要领:初步掌握适于自交和杂交的花蕾发育阶段以及 3种去雄方法的有性杂交技术和2种自交的方法。 实验三:玉米自交和杂交技术(2学时)(9月初抓紧尾花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玉米有性杂交和自 交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正确选择适于自交和杂交的玉米雌穗,雄穗和雌穗的套袋要领,花粉 收集技术,母本剪花丝技术,授粉技术,母本套袋和提袋技术等。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 问题。 人工自交和人工去雄杂交方法的重点都是保证父本花粉不被污染,母本穗不被串粉,套 牢母本穗纸袋并及时将其提升以防迅速发育的母本穗穿破纸袋。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玉米花器的基本构造、开花习性,选穗的基本要求:理解套雄穗 和剪去母本过长花丝的作用。初步掌握适于自交和杂交的雌雄穗发有阶段以及人工自交和有 性杂交的关键技术。 实验四:水稻三系的识别和花粉育性鉴定(2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对水稻三系植株和花粉的观察,了解水稻三系的形态特征及其区别, 掌握鉴定花粉育性的方法,加深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原理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和制片 观察孢子体雄性不有体系的籼相不有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一代的植株形态和花粉有性 特征:观察和制片观察配子体雄性不育体系的梗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一代的植 株形态和花粉有性特征。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向题。 本实验的重点是区分典败花粉、圆败花粉、染败花粉和正常可有花粉,难点是在同一视 野中区分深染花粉粒和浅染花粉粒
3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棉花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通过练习,初步掌握棉花有性杂交和自交 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棉花剥冠去雄、剪镊去雄、麦管去雄的有性杂交技术和线束法、钳夹法 的自交技术。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三种去雄方法的重点都是保证将每个雄蕊管的花药剥除干净,难点是不使柱头受伤。授 粉时要保证父本花朵有充足的花粉并且在柱头上涂抹均匀。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棉花的花器基本构造、开花习性,选蕾的基本要求;理解剥冠去 雄、剪镊去雄、麦管去雄的原理和操作要领;初步掌握适于自交和杂交的花蕾发育阶段以及 3 种去雄方法的有性杂交技术和 2 种自交的方法。 实验三:玉米自交和杂交技术(2 学时)(9 月初抓紧尾花做)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玉米有性杂交和自 交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正确选择适于自交和杂交的玉米雌穗,雄穗和雌穗的套袋要领,花粉 收集技术,母本剪花丝技术,授粉技术,母本套袋和提袋技术等。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 问题。 人工自交和人工去雄杂交方法的重点都是保证父本花粉不被污染,母本穗不被串粉,套 牢母本穗纸袋并及时将其提升以防迅速发育的母本穗穿破纸袋。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玉米花器的基本构造、开花习性,选穗的基本要求;理解套雄穗 和剪去母本过长花丝的作用。初步掌握适于自交和杂交的雌雄穗发育阶段以及人工自交和有 性杂交的关键技术。 实验四: 水稻三系的识别和花粉育性鉴定(2 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对水稻三系植株和花粉的观察,了解水稻三系的形态特征及其区别, 掌握鉴定花粉育性的方法,加深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原理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和制片 观察孢子体雄性不育体系的籼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一代的植株形态和花粉育性 特征;观察和制片观察配子体雄性不育体系的粳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一代的植 株形态和花粉育性特征。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验的重点是区分典败花粉、圆败花粉、染败花粉和正常可育花粉,难点是在同一视 野中区分深染花粉粒和浅染花粉粒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孢子体雄性不育系和配子体雄性不有系稻穗抽出度的特征,不育 系和可育系的花药特征。理解孢子体雄性不育和配子体雄性不育的遗传原理和A、F1、F2 的株间和穗上育性分离特点。初步掌握从植株形态、花药形态识别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要点, 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识别典败、圆败、染败和可有花粉,根据下1植株花粉育性表现判断雄性 不有类型。 实验五:稻米糊化温度胶稠度测定(2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稻米蒸煮品质中的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理化分析测定 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对籼稻精米、粳稻精米、籼精精米、粳精精米的糊化温度(碱消值)和 胶稠度进行测定分析。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验的重点是要根据所用培养皿的直径大小确定每个样品所加的1.7%KOH的毫升数 和处理23小时后对稻米散裂度级别和清晰度级别的正确判断,以及测定胶稠度过程中防止 米粉沉淀。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稻米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含义及其对稻米蒸煮品质所产生的影 响。理解稻米糊化温度和胶稠度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初步掌握稻米糊化温度和胶稠度测定的 技术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实验六: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3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稻米燕煮品质中的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技术。主要内 容包括对直链淀粉含量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对籼稻精米、粳稻精米、籼糯精米、粳精精米的 直链淀粉含量的进行测定分析。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验的重点是要使米粉样品充分湿润分散,不要粘附于容量瓶的瓶壁上。用来制作标 准曲线的标准样品直链淀粉含量变异幅度要大。难点是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含义及其对稻米蒸煮品质所产生的影响。理 解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初步掌握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技术和实际操作 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实验七:育种试验计划书的制订和实施(2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4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孢子体雄性不育系和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稻穗抽出度的特征,不育 系和可育系的花药特征。理解孢子体雄性不育和配子体雄性不育的遗传原理和 A、F1、F2 的株间和穗上育性分离特点。初步掌握从植株形态、花药形态识别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要点, 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识别典败、圆败、染败和可育花粉,根据 F1 植株花粉育性表现判断雄性 不育类型。 实验五: 稻米糊化温度胶稠度测定(2 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稻米蒸煮品质中的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理化分析测定 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对籼稻精米、粳稻精米、籼糯精米、粳糯精米的糊化温度(碱消值)和 胶稠度进行测定分析。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验的重点是要根据所用培养皿的直径大小确定每个样品所加的1.7%KOH的毫升数 和处理 23 小时后对稻米散裂度级别和清晰度级别的正确判断,以及测定胶稠度过程中防止 米粉沉淀。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稻米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含义及其对稻米蒸煮品质所产生的影 响。理解稻米糊化温度和胶稠度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初步掌握稻米糊化温度和胶稠度测定的 技术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实验六: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3 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稻米蒸煮品质中的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技术。主要内 容包括对直链淀粉含量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及对籼稻精米、粳稻精米、籼糯精米、粳糯精米的 直链淀粉含量的进行测定分析。回答实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验的重点是要使米粉样品充分湿润分散,不要粘附于容量瓶的瓶壁上。用来制作标 准曲线的标准样品直链淀粉含量变异幅度要大。难点是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含义及其对稻米蒸煮品质所产生的影响。理 解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步骤。初步掌握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技术和实际操作 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实验七: 育种试验计划书的制订和实施(2 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和初步掌握作物有种试验计划书的制订:通过参加或了解水稻、小麦 或棉花等某一个作物育种试验的播种前后准备工作,熟悉和掌捉作物育种工作计划的实施。 主要内容包括年度的田间试验计划书的制订及播种前试验材料的准备和田间实施。完成实验 报告中所提出的作业。 本实验的重点是田间试验计划书的制订、田间试验总体安排和规划、育种试验的播前准 备和田间播种,特别是在试验材料较多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出差错的措施。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有种试验计划书制订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步骤。理解田间试验计划 书所包括的内容以及各项内容背后所涉及到原理和技术。初步掌握作物有种试验计划书的制 订和实施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实验八: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2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日的是学习和初步掌握一般品种比较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及试验总结报告的写 作。主要内容包括对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取得的产量、品质及其他经济性状的数据,运用生物 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分析结果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按照通用的格式写出总结 报告。完成实验报告中所给数据的评价和试验总结。 本实验的重点是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的数据,根据统计推断的原理,做 出客观的评价,给出明确的结论,并整理成书面总结报告。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一年一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理解方差分析的意 义和原理,以及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步骤。初步掌握单年单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统计分 析技术和试验总结报告的写作。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成绩由课堂(试验地)现场实验操作能力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综合确定。不另外 组织闭卷笔试。主要考核学生是否理解和学会了实验操作以及对自己实验结果和出现问题的 科学分析能力。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5
5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和初步掌握作物育种试验计划书的制订;通过参加或了解水稻、小麦 或棉花等某一个作物育种试验的播种前后准备工作,熟悉和掌握作物育种工作计划的实施。 主要内容包括年度的田间试验计划书的制订及播种前试验材料的准备和田间实施。完成实验 报告中所提出的作业。 本实验的重点是田间试验计划书的制订、田间试验总体安排和规划、育种试验的播前准 备和田间播种,特别是在试验材料较多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出差错的措施。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育种试验计划书制订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步骤。理解田间试验计划 书所包括的内容以及各项内容背后所涉及到原理和技术。初步掌握作物育种试验计划书的制 订和实施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实验八: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2 学时)(按课程表时间做)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和初步掌握一般品种比较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及试验总结报告的写 作。主要内容包括对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取得的产量、品质及其他经济性状的数据,运用生物 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分析结果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按照通用的格式写出总结 报告。完成实验报告中所给数据的评价和试验总结。 本实验的重点是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的数据,根据统计推断的原理,做 出客观的评价,给出明确的结论,并整理成书面总结报告。 本实验教学要求:了解一年一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理解方差分析的意 义和原理,以及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步骤。初步掌握单年单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统计分 析技术和试验总结报告的写作。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成绩由课堂(试验地)现场实验操作能力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综合确定。不另外 组织闭卷笔试。主要考核学生是否理解和学会了实验操作以及对自己实验结果和出现问题的 科学分析能力。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