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的发展 80486(1989年-1992年) 用1um工艺,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工作频率为 25MHz。80486微处理器由三个部件组成:一个80386体系结 构的主处理器,一个与80387相兼容的数学协处理器和一个 8KB容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80486把80386的内部结构做了 修改,大约有一半的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而不是原 来的两个,这样80486的处理速度一般比80386快2到3倍。 i480D2 486DX2-66 X807 EL@8992
16 80486(1989年-1992年) •采 用 1m 工 艺 , 集成了 120 万 个 晶 体 管 , 工作频率为 25MHz。80486微处理器由三个部件组成:一个80386体系结 构的主处理器,一个与80387相兼容的数学协处理器和一个 8KB容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80486把80386的内部结构做了 修改,大约有一半的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而不是原 来的两个,这样80486的处理速度一般比80386快2到3倍。 微处理器的发展
微处理器的发展 第五代: Pentium(1993年—) pentium PF∴=:三 第1代 Pentium处理器(以P5代称,1993年)采用 0.8m工艺技术,集成了310万个晶体管,工作频率为 60MHz66MHz。 第2代 Pentium处理器(以P54C代称,1994年)果用 0.6um工艺,工作频率为90MHz100MHz
17 •第1代Pentium处理器(以P5代称,1993年)采用 0.8m工艺技术,集成了310万个晶体管,工作频率为 60MHz/66MHz。 •第2代Pentium处理器(以P54C代称,1994年)采用 0.6m工艺,工作频率为90MHz/100MHz。 微处理器的发展
第3代 Pentium MMX(以P55C代称1997年)增加了 57条多媒体指令 在体系结构上, Pentium在内核中采用了RISC技术 ,可以说它是CSC和RISC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tel pentium tmy ∴
18 •第3代Pentium MMX(以P55C代称1997年)增加了 57条多媒体指令 •在体系结构上, Pentium在内核中采用了RISC技术 ,可以说它是CISC和RISC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表1-1各代微处理器的特点 代 主要特点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比较项 1971-1973年1973-1978年1978~1983年1983~1993年1993年至今 Intel Intel 80386 Intel 8080 Intel 4004 Pentium 586 典型芯片 MC6800 8086/8088,80286 Intel80486 Intel 8008 Pentium Pro MC68000 MC68020 z-80 Pentium I等 z-8000 z-80000 字长 4/8位 8位 16位 32 位 32位 芯片集成度 1~2千 5~9千 2~7万 15万以上 310万以上 晶体管/片 晶体管/片 晶体管/片 晶体管/片 晶体管/片 时钟频率 0.5~0.8MHz2~4MHz 5-10 MHZ 16MHz以上|60~300MHz 数据总线 4/8位 8位 16位 32位 64位 地址总线 4/8位 16位 20~24位 32位 32/36位 存储器容量 ≤16KB ≤64KB IB 4GB实存 1~16MH 1GB实存 64TB虚存 64TB虚存 指令平均 执行时间 10~15Hs 1~2以s 0.5s 0. 1 us <0.02s 除常规软 汇编语言 软件水平 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件外,操作系 机器语言 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统功能更强,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部分软件固化应用软件工 具丰富
19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微处理器可以处理的字长分类: 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机 4位机 多做成单片机形式: 14 KB ROM64—256BRAM IO接口 时钟发生器 特点:运算能力弱,存储能力小,无软件开发能 力,价格低,使用方便,广泛用于各类袖珍或 台式计算器、家用电器、娱乐产品或简单过程 控制
20 • 计算机的分类 按照微处理器可以处理的字长分类: 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机 • 4位机 多做成单片机形式: 1—4KB ROM 64—256B RAM I/O接口 时钟发生器 特点:运算能力弱,存储能力小,无软件开发能 力,价格低,使用方便,广泛用于各类袖珍或 台式计算器、家用电器、娱乐产品或简单过程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