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的发展 1974年: Intel8080用了6m生产工艺,集成度为6000个 晶体管,主频为2MHz 1976年: Intel8085nte公司生产的最后一种8位通 微处理器,8085的工作频率提高到5MHz,指令系统的指令 数上升到246条。 可使用汇编语言及高级语 言编程,广泛应用于数据 处理,工业控制智能仪器 仪表及家电等各个领域
11 •1974年:Intel 8080采用了6m生产工艺,集成度为6000个 晶体管,主频为2MHz。 •1976年:Intel 8085——Intel公司生产的最后一种8位通用 微处理器,8085的工作频率提高到5MHz,指令系统的指令 数上升到246条。 可使用汇编语言及高级语 言编程,广泛应用于数据 处理,工业控制智能仪器 仪表及家电等各个领域。 微处理器的发展
微处理器的发展 第三代:(1978年-1983年)16位微处理器时代 1978年-8086 采用了3m7艺,集成了29,000个体管,工作频率 为477MH。它的寄存器和数据总线均为16位,地 址总线为20位,从历使寻址空达MB。同的 CPU的内部结构也有很大的改进,采用了流水线结 构,并设置了6字艺的指令预取队列
12 第三代:(1978年-1983年)16位微处理器时代 •1978年--8086 采用了3m工艺,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工作频率 为4.77 MHz。它的寄存器和数据总线均为16位,地 址总线为20位,从而使寻址空间达1MB。同时, CPU的内部结构也有很大的改进,采用了流水线结 构,并设置了6字节的指令预取队列 微处理器的发展
1979年8088(准16位机) 除了它的数据总线为8位以外,其余均与 8086相同。8088采用8位数据总线是为了利 用当时现有的8位设备控制芯片。由于8088 内部支持16位运算,而与ⅣO之间传输为8位 ,故8088称为准16位微处理器。 1981年8月,IBM公司推出以8088为CPU的世 界上第一台16位微型计算机IBM5150 Personal Computer,即著名的 IBM PO。 8088 ⊙NTEL7883
13 •1979年—8088(准16位机) 除了它的数据总线为8位以外,其余均与 8086相同。8088采用8位数据总线是为了利 用当时现有的8位设备控制芯片。由于8088 内部支持16位运算,而与I/O之间传输为8位 ,故8088称为准16位微处理器。 •1981年8月,IBM公司推出以8088为CPU的世 界上第一台16位微型计算机IBM 5150 Personal Computer,即著名的IBM PC
微处理器的发展 80286(1982年-1984年) 用15μm工艺,集成了134,000个晶体管,工作频 率为6MHz。80286的数据总线仍然为16位,但是地 址总线增加到24位,使存储器寻址空间达到16MB 1985年IBM公司推出以80286为CPU的微型计算机 IBM PC/AT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80286一直是微型计算机的主 流CPU。 es
14 80286(1982年-1984年) •采用1.5m工艺,集成了134,000个晶体管,工作频 率为6MHz。80286的数据总线仍然为16位,但是地 址总线增加到24位,使存储器寻址空间达到16MB。 •1985年IBM公司推出以80286为CPU的微型计算机 IBM PC/AT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80286一直是微型计算机的主 流CPU。 微处理器的发展
微处理器的发展 第四代:(1983年-1993年)32位微处理器时代 intel 80386 第一个实用的32位微处理器, i380 采用了15um工艺,集成了 275,000个晶体管,工作频率达 A88386DX-331 到16MHz。80386的内部寄存 SX366 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都是 1293719 INTELGO 85 32位的。通过32位的地址总线 ,80386的可寻址空间达到4GB 。这时由32位微处理器组成的 微型计算机已经达到超级小型 机的水平
15 第四代:(1983年-1993年)32位微处理器时代 80386 •第一个实用的32位微处理器, 采用了1.5m工艺,集成了 275,000个晶体管,工作频率达 到16MHz。80386的内部寄存 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都是 32位的。通过32位的地址总线 ,80386的可寻址空间达到4GB 。这时由32位微处理器组成的 微型计算机已经达到超级小型 机的水平。 微处理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