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 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 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 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 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 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 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 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 “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 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 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 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 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 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 地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三、“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 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 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的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 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 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 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 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 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 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 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 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 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 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 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 “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 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 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 6 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 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 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 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 地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三、“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 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 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的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 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 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 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 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 心弦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 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 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 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如《西湖的“绿”》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通过自学,学生能_迅速无误地读出5个生 条件对象程度 行为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绿的喜爱 条件 对象程度 行为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准确 西湖的‘绿’”的特点,深入体 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条件对象程度 行为 三)教学内容的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 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西湖的“绿”》的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再深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1、课文写了几处的绿,每 处的绿有什么特点?2、作者用了那么多的“绿”,阅读时我们为什么不会觉 得重复?第一个问题就是着眼于整体,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概括,抓主 要信息;第二个问题就是着眼于细节,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比较,又 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 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 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 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 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 心弦。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 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 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 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如《西湖的“绿”》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通过自学,学生 能 迅速无误 地 读出 5 个生字。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 深入 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绿的喜爱。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 准 确 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深入体 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三)教学内容的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 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西湖的“绿” 》的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再深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1、课文写了几处的绿,每 处的绿有什么特点?2、作者用了那么多的“绿”,阅读时我们为什么不会觉 得重复?第一个问题就是着眼于整体,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概括,抓主 要信息;第二个问题就是着眼于细节,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比较,又 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 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 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 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 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