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8年初中阜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18小题,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 3.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积累与运用(30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圣火传d梦想,爱心铸就国魂!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无法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它的宽度和高度来它的容 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扩大控制B.扩大控制增加C控制增加扩大 3.修改下面的病句。(3分 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 改正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依次是()和()(只填序号)4分) 所谓“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 散”,是指文章的主题集中。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欣赏散文。阅读散文 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 A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B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学形式 C.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 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 D.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联想 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5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8分)
武汉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 18 小题,共 8 页,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 3.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圣火传 dì梦想,爱心铸就国魂!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我们无法______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______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______它的容 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 扩大 控制 B.扩大 控制 增加 C.控制 增加 扩大 3.修改下面的病句。(3 分) 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 改正: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依次是( )和( )(只填序号)(4 分) __________。所谓“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 散”,是指文章的主题集中。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欣赏散文。阅读散文,________。 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 A.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B.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学形式 C.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 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 D.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联想 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5.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8 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分) (2)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分)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0分)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 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3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 一则材料?为什么?(4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 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 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答: (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 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 做起》,灵机一动,说:“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小题。(15分)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 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2 分) (2)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2 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 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2 分)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0 分)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 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3 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 一则材料?为什么?(4 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 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 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 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 70 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 一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 做起》,灵机一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二、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7-10 小题。(15 分)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 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
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 注释]⑩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释 (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3)咨其风土 8.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译文 9.上面文段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2分) A.交友B.考察C.读书 10.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3分)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113小题。(10分)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 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 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 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 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 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个瓷 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 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
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 分)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释: (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诣: (3)咨.其风土 咨: 8.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面文段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2 分) A.交友 B.考察 C.读书 10.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 11-13 小题。(10 分)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 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 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 13 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 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 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 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 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 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 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
晚期岀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 的影响。另外—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 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 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 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 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 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 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 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 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 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 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 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 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 算来三万六干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干 场,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 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 民族文化内涵,干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 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 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 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 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 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 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 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 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 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 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 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 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 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 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 场,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 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 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1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3分) 作者从色调、口口、口口、口口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 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答 1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 信息回答。(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4-17小题。(15分) 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 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 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 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 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 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 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竞从 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 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_根秧竟能在一夜之 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 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1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3 分) 作者从色调、□□、□□、□□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 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 信息回答。(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 14 一 17 小题。(15 分) 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 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 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 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 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 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 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 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 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 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 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